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

作者: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18旅52团1营

营长武效贤之女 武燕平

整理:朱锦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100面战旗迎风飘扬,100个英雄番号气壯山河,浩气长存。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

我看到了“王克勤排”战旗,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名字。我从小就听父亲讲他们的故事。父亲的回忆文章《觉醒的战士王克勤》被收录在毛泽东主席唯一题名的《星火燎原》书中。

父亲给我讲他们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英勇奋战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对国军俘虏兵,我们采取了来去自由,要回家发路费。我党的统战政策赢得了军心民心。留下来的俘虏兵补充到我们的部队里叫 “ 解放战士” 他们调转枪头,打国民党。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3)

▲我军押着国军俘虏兵

1945年10月,平汉战役结束,我们俘虏了大量敌军。一眼望去,俘虏兵们东倒西歪,士气低落地缓缓前行。残酷的战争也造成我们部队的巨大伤亡,特别是来自革命老根据地、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只剩下二三成。这些老兵虽然人少,却是部队的栋梁。

我营补充来的 “解放战士” 占到全营的七成!刚刚还是两军对垒的敌人,一下子就变成了战壕里的战友!我这个当教导员的都一下子蒙了,何况其他的老战士。对这些将朝夕相处的新 “战友”,并在一起行军打仗,如何放心、如何信任、如何形成部队的战斗力,都是摆在我们基层指战员面前的新难题!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4)

▲1945年52团1营教导员武效贤

不久,我们太行一分区秦基伟、向守志支队的10团,改编成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18旅52团,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旅长肖永银、副旅长向守志、团长于振海,我仍然任1营教导员。

难搞的解放战士

一天,营里召开连干部会议,汇报、研究部队思想情况。1连指导员王玉琨向我诉苦说:“我们连里有个很难教育的解放战士叫王克勤,他是个有六年军龄的原国民党上等兵。和他一起过来的解放战士都听他的,跟在他屁股后面有样学样。可这个人牛哄哄的满脑子乱七八糟!

前几天,他生病了,党建庭副连长给他打了个病号饭,他吃完一抹嘴,背后就对其他解放战士说:“解放军的官就会收买人心,今天像亲兄弟,明天上了战场,就拿着枪逼着你去替他卖命!大家都悠着一点,枪响不要动,跟我学着点”。

上次我们部队在峭河地区剿灭土匪“杨四子”的战斗中,他就在后面躲着不动。教导员,我们连除了我们几个连排干部多是解放战士,我真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他们!这让我们怎么带兵打仗?”

听完王指导员发牢骚,我也忧心匆匆地说道:这个问题的确是咱们部队当前最大的障碍,我们一定要争取他们。王指导员很无奈地问:“我们怎么争取他们?”我想了一想说:和他们拉家常、诉诉苦。王指导员回答说:“哎!都试过了,我去找他谈话,他说他没有苦,用被子蒙着头不理我。 ”

听到这里,我想我一定得去认识一下这位 “难搞的解放战士”。

发现机枪 “圣手”

我去一连找王克勤的时候,一群兵在院子里看把戏似的围着一个大个子,他脸上蒙着一条白毛巾,双手正摆弄一挺新缴获的机枪。他一口气把机枪的机件顺序分解拆开,把这些拆下的零件整齐地放在铺在地面的白布上。他说了句:“你们看好了!” 院子里,鸦雀无声,咔嚓、咔嚓、只听到装枪的声音,一眨眼的功夫,一挺完整的机枪摆在大家面前。目瞪口呆的战士们:一齐同声喊他 “机枪圣手”。

这个一米八十的大高个就是那个 “老大难” 的解放战士王克勤!看着他一手熟练的枪械技术,我心想:他可是我军难得的人才啊!当时我们缴获了许多新式武器,还不会用。部队正缺少这样有技术的战士。我一定要争取他!他要是懂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一定是个好战士。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5)

▲刚解放过来的王克勤

于是我上前对王克勤说:“这挺机枪给你使。不过,你得明白:枪口该对准谁?” 看到我对他这么信任,王克勤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当年22岁,站在他的面前还比他矮半个头,要不是别在腰间的短枪,他绝对不相信我是他的营教导员。他半张着嘴看着我,又惊又喜,接着很快地说:“我明白,对准中央军!” 我问:“为什么要对准他们呢?” “因为……” 他结巴了,好半天说不出话。

诉苦运动

1945年12月,解放区轰轰烈烈地搞土地改革,十八旅开始政治整训。部队开展了诉苦运动,通过诉苦运动提高解放战士的阶级觉悟。我们基层指战员,不仅要帶领战士冲锋陷阵,更要掌握战士的思想动态,贯彻党的教育工作,让解放战士认清解放军和国军的区别。如何亲近这些解放战士呢?咱中国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面对面交心,交朋友。营里分工,由我重点蹲点一连。

自从我给王克勤用那挺机枪后,他接受了我,还把我当成了他的兄弟。一天他悄悄对我说:“我比你大三岁,我当你大哥,我罩着你。” 我听了愣了一下,他亲近我?我不能摆教导员的架子,就很爽快地说:“好,我们是兄弟。”

我从连里的战士那里了解到,王克勤是苦出身。在和他谈心时我对他说:“把你的苦水倒出来,你明白为谁打仗,就更会用枪。” 他低声说:“我家穷,诉苦丢人。” 问我:“你家穷吗?”我告诉他 :“我四岁那年,饿得躺在炕上站都站不起来。我父母流着眼泪把我送了人,他们哭着对我说:“留在家要饿死的!出去有口饭吃,能活下去”。我抱着母亲不放,使劲喊:‘饿不死,饿不死。’ 后来家乡的人就管我叫‘饿不死’。”王克勤听完了感叹说:“你家也穷啊!”

在第二天的诉苦会上王克勤终于站到了台上,诉说了两个多小时。他家苦啊,父亲被债主打伤致死,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到处讨饭。后来,他被抓了壯丁,不知母亲和弟弟现在何方?王克勤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这次诉苦会真把他哭醒了。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6)

▲我军开展的诉苦运动

诉完苦他找到了我,跟我说:“教导员,我错了!我不该带领解放战士和你们对着干,从今天开始我们是真正的兄弟,听你的,做一个真正的解放军战士。”

打这以后,打仗时,王克勤会对那些因为害怕趴在地上不动的解放战士们喊:“跟在我后面冲!”在他的带领下,解放战士们都勇敢起来。冲锋号一响,王克勤就紧紧地追在我后面,边跑边打,我俩配合特别默契。战后我在全营表扬了他,鼓励解放战士向王克勤学习,同时开展立功受奖活动。

对王克勤的鼓励也是对解放战士的认可,从此我们营的战斗力得以形成。

我事后很小心对他讲:“打仗时,你不能跟我太紧!”他笑着说:“我保护你。”我开玩笑地说:“我打了枪就暴露了。我打一枪换个地方,你紧跟在后面,等着吃子弹啊?机灵点。”

革命大家庭

几次战斗后,王克勤和营里的解放战士对我们这些打仗时身先士卒的干部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服口服。他们发自内心地说:国军打起仗来,当官的都在后面,赶着我们上战场。解放军打起仗来,干部都冲在前面。王克勤跑过来对我说:“教导员,你个子小,咋跑得这么快?”

我告诉他:“ 我被送给了三叔家,家有两只羊,我从小放羊,漫山遍野地跑。我发现邻乡有个私塾,每天放羊的时候找机会在屋外听课。回家后,我会把听来的内容讲给大人听。三叔见我聪明,想读书,就卖掉了家里的羊,送我上私塾。我每天翻山越岭去上学。就这样,我上了学还练出了飞毛腿。当八路通信员时,几次送信遇上日本鬼子,我跑得快,鬼子追不上我。跑慢了可能早就牺牲了。”

打这事之后王克勤对我特别崇拜,羡慕我上过学,总在我身边转悠转悠,有一次他对我说:“你训练我们打仗,也教咱认字、写字吧!”

在他的提议下,我们营不仅开展了诉苦运动,还开始了学文化活动。几个有文化的战士主动当教员,教大家认字,写自己的名字。解放战士的肺腑之言是:“在国军里,我们要伺候当官的,挨打、受骂是常事。打起仗来,当官的在后面赶着我们向前冲,是死是伤没人问。在解放军的部队里,干部关心我们,还可以学文化,我们要争取立功啊!”

我感到时机成熟了,就让王克勤当全营的枪悈技术教员。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7)

▲机枪"圣手"王克勤教战士们用枪

打仗总有伤亡,新的解放战士不断补充入伍。我营再也不用担心解放战士的融入问题。我们老兵带新兵,老解放战士带新解放战士。“解放战士”的称呼在我营日益淡化。有的解放战士当上了班长、排长。

就这样,全营通过诉苦运动、思想互助、三人体力互助小组、文化学习、军事技术交流等各项活动,营里的干部、老战士和解放战士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大家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

这期间,我欣慰地看着解放战士们的成长:当他们懂得为谁打仗后,作战都很勇敢。毕竟他们都是拿过枪、打过仗、有战斗经验的战士,经过我们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的训练,个个都是好兵。在所有解放战士中,王克勤是我的骄傲!通过他的事迹,我营做好了解放战士的工作。

解放战士都在国民党军队受过反面教育,“共党” 对他们而言是个可怕的名词,所以解放战士好奇地问我:“教导员,你是共产党吗?”

思想互助

我读私塾时的教书先生是共产党员。通过他我第一次知道,除了我们这山沟沟、平遥城、太原府,还有法国,苏联,马列主义!共产主义!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我的老师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在老师的指引下,1937年我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后来加入了我们县的武装民兵,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举着拳头在党旗面前向党宣誓,永远忠于党。过去大家喊我 “饿不死”,入党后大家握着我的手叫我 “小同志”。同志,这意味着我们志同道合,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有许多解放战士还是第一次听到 “同志” 的称呼!几个战士上来握着我的手喊着:“同志!”王克勤阻止大家说:“教导员是我们的长官。” 我纠正他说:“我们部队对领导不叫长官,我们是战友,是同志。”

那些被国民党抓丁当兵的解放战士问我:“教导员,你是怎么当兵的?”

我入党后,县党委通知,八路军主力需要壯大部队,我们地方武装部分人员要编入八路军。在我们老根据地,一人参加革命,全家参加抗日救国。跟着八路军走,就是要离开家乡!每一个民兵也在做思想斗争,是走?是留?

我在党旗前宣誓,永远忠于党,跟着党,党现在需要我加强八路军,我就去当八路。

离开县政府的那天,县妇女会的妇女们给我们送来了她们为参军战士做的鞋,我穿着这双鞋,跟着129师386旅进入太行山打鬼子。这一走就是八年,赶走了日本鬼子。我脚长大了,这鞋小了、烂了,我舍不得丢掉,我把鞋垫拿了出来,每次我想家时候,拿出鞋垫看看,鞋垫上绣了花,可美了!这是我唯一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物。

讲到这,有几个战士呜呜地哭了起来,说:“教导员,我们是被抓了壯丁当兵的,我们啥都没有!”我安慰战士们说:“打败蒋家王朝,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战士们问我:“你想家吗?”

“想!和你们一样想家。当年我们部队,人称八百‘三晋子弟兵’,见了战友不用开口,光看那脚上的鞋就知道他是咱山西兵。家乡的消息,常经过几个团的老乡传递才能到我耳朵里,我会让战友反复地讲家乡的消息,总怕漏掉什么细节。许多同乡牺牲了,部队也离家乡远了,家乡的消息越来越少。

1945年的一天,我看到延安《解放日报》专题写了《向沁源军民致敬》,我们家乡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日本鬼子,那就是全国抗战响当当的“沁源围困战”。毛主席还称赞咱家乡“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

讲到这,我好骄傲。我拿出了我收藏的鞋垫和一张报纸,给战士们看,并告诉他们:“我也想家,等打败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我请大家去我们老革命根据地看看。我家住在群山林立的绵山下,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此山,沁河源头溪水潺潺流过我们村,八路军总部在那里……

看得出来,王克勤和战士们好羡慕我这个老根据地的革命军人、共产党员。

觉醒的战士

有一天王克勤问我:“像我这样子的人也能做共产党员吗?”

我知道自从诉苦运动以来,他的进步很快,但没想到他这么快地提出了崇高的要求,我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好好学习,克服缺点,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

他用他那双深情、希望的眼睛看着我,一个劲地点头。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8)

▲觉醒的战士王克勤

1946年8月5日,我们参加了陇海战役,我营主攻兰封,这一仗打得干净利索,光我们纵队就俘虏了2500多敌军,缴获了坦克11辆,各种炮200多门。战后我去1连,连长张振华和指导员王玉琨对我讲:“王克勤在战斗中表现特别好,他那挺机关枪,筒子都打红了,也没有中断射击。”

我找到王克勤,想鼓励他一番,谁知他一见我,就紧紧抓住我的手,连连地说到:“教导员,我对不起你,对不起指导员和连长。”他伤心地哭着…… 我正要问个究竟,他却怯生生地说:“我糊涂,诉苦以后,我懂得谁是仇人,谁是亲人。但我每次打仗之前心里还嘀咕,怕打不过国民党军队。”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鼓励他说:“你不愧是机枪圣手,我们胜利了!你为人民立下了第一功!”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对我说:“教导员,我想要挺重机关枪,打敌人更来劲。”我满口答应了他:“好,我们去国民党军队拿!”

我的首长 我的兵

兰封打了大胜仗后,王近山司令员通知18旅旅长肖永银:“乘胜追击,奔袭杞县。”52团团长于振河斗志高昂,请战担任主攻。旅部将战斗命令布置下来:52团为东关主攻团,53、54团为预备队。于振河团长回到团部,打开杞县的地图。派谁去打呢?

团里异口同声地说:“1营!”

团长马上对我下达了战斗任务:“ 你营主攻东莞!”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9)

▲解放军攻城

战斗开始了,我和第一梯队1连在一起,跟着我最紧的就是大个子王克勤,他端着一挺歪把子机关枪,我营左突右冲、一路拼杀,很快就攻占了东莞,全歼了东莞守敌。打开敌人的军需仓库,我们缴获了大量的军火物资!有六零炮,还有轻重机枪,子弹、手雷整箱整箱的。这意外的惊喜一下子可让我营开了“大洋荤”了。"六零小炮"一炮能打600公尺!那比枪来劲多了,真是稀罕武器。我和战士们拖着小炮,扛着战利品,笑逐颜开,我也忘记自己是教导员了,跟着战士们一起欢呼。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0)

▲缴获了敌人战利品的战士们兴高釆烈

王克勤抱着一挺美式重机枪,乐得像一个孩子得到了宝贝不放手,跑到我面前说:“教导员,你可答应给我换一挺重机枪的啊。” 我胸有成竹地讲:“我跟军需处的战友关系好,留点好武器,这都是老套路。”到了军需处,我来了个先发制人理直气壯地说:” 我们上交六零小炮给炮兵。我们步兵就多留些美式重机枪!“

这时有个亲切的声音喊着:“武效贤!” 我听到了有人在喊我,没搭理他们。关键用小炮多换重机枪还未解决……

接着一个声音大声吼着:“好你个武效贤!”。突然两个很熟悉的身影站在我的面前。啊!王近山司令员!肖永银旅长!我得意地说:“首长来的正好,我们打了大胜仗,缴获了这么多好武器。”我迅速地从腰上取下刚刚缴获过来的一支美制左轮手枪:“司令员,这是给你弄的。”他兴高采烈地从我手中接过枪,翻来复去地看,嘴里不断地叫着:“好!好!这家伙好!”接着我马上对旅长说:“那边还有几匹好马,我专门给你弄的。”看得出王司令员和肖旅长都很开心。

大家笑得嘴还没有合拢。突然王司令员变了脸,对我严肃的吼道:“武效贤,你在这里嚷嚷什么?缴获来的武器也要给53、54团分一点。你们52团,叫你们去打东关,你们跑去打了东莞!于振河!东关、东莞分不清!话听不懂!地图也不会看吗?当什么狗屁团长!”

看上去司令员真的很生气,没有骂够。接着他手一挥,指着我的鼻子瞪着眼睛说:“武效贤,你带着你的营跑得比兔子还快!于团长发现错了,要改正,你营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结果临时将 54团调上来去主攻东关,损失很大!你们是否应该分给他们多一点武器?”

我大吃一惊!我们打错地方了?眼睛巴拉巴拉地看着司令员和旅长,感觉挺冤枉的,嘴里小声嘀咕:“团长让我们去攻东莞,我们营也有伤亡。”王近山听了,接着拉高嗓门说:“武效贤你不要打胜仗就得意,你知道吗?你们团这次打错了方向,我们还要处分你们52团呢。你也逃脱不了!于振河呢?” 王司令员用他那坚韧的眼睛四处寻找着于团长。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人顿时蔫了半截,先头那理直气壯的高昂士气一下都没了。“ 司令员,接到命令我肯定跑的比谁都快,这件事情能怪我吗?肖旅长,你得评个理!” 旅长也帮我打圆埸道:“这件事真的跟武效贤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小子打起仗来又快又机灵。看他这次缴获的战利品,比谁都多。不过你不能独吞,必须给兄弟部队也分点儿。”

听到肖旅长为我撑腰,我顿时又有了勇气。凑到王近山跟前说:“司令员,我要向你汇报一个情况,我营1连有个解放战士叫王克勤, 就是他!” 我指着站在一边的王克勤,“就是那个抱着机枪的大个子。“ 我对司令员讲,这个解放战士来队伍几个月来进步非常快,是个机枪“圣手”,也是我营解放战士的领头人。司令员你知道我们营有七成以上的解放战士。我答应他从缴获的武器中给他一挺新的重机枪。请首长无论如何要留一挺美式重机枪给我们。

首长们当然知道部队里七成的解放战士意味着什么。他们也知道自从我营营长负伤后就没有给我营配备营长的情况。两位首长一左一右拍着我的肩膀异口同声地说:“武效贤,辛苦了让你既当爹又当娘了”。肖旅长接着说:“你们就多留几挺重机枪吧。”

在一旁一直关注着这一切的王克勤,事后羡慕地对我说:“营长你跟司令员、旅长就像兄弟一样!我在国军时,长官来了,我们连头都不敢抬。司令员、旅长也根本不会下部队。”

嘿, “ 我跟着两位首长八年了,每次有大仗、硬仗他们都不会忘记我,他们信任我,我也从来不给他们丢人。这次……不过不管怎么样,你的愿望实现了!枪拿在你的手里,你要让它发挥最大作用。”

入党申请书

几天后,1946年9月3日夜,我们营夜袭攻打马庄,歼敌一个排。王克勤端着新的机关枪,身先士卒打的英勇顽强。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冲锋陷阵、作战英勇,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这一仗,我营不仅旗开得胜,还得到了上级表扬。

战后王克勤找到我:“教导员,我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了,我想入党和你做同志。我在国民党部队时间长,那是个臭水坑,我还有很多缺点,但我一定好好改,让大家监督。你教我写入党申请书吧!”

想起王克勤刚解放过来的时候,是个老兵油子,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思想混乱。他以为国军有飞机大炮和美国人撑腰,解放军几条破枪,别想打败他们。对自己的被俘,只不过是背运、倒霉。通过诉苦运动、同志们的帮助教育,他懂得了为谁打仗。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思想进步快,还学习了文化。我坐在他旁边教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入党申请书,他写得非常认真。

接着9月5日,我们就参加了定陶战役。

血战大杨湖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1)

▲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

国民党妄图以30万大军消灭我刘邓大军主力于冀鲁豫战场——大杨湖。国军调郑州整编第3师、47师、41师、开封刘汝明集团一部,从东进军。徐州的第5军、18军、88军则由徐州西进,敌中将师长赵锡田叫嚣:“我整三师,万余雄兵,对付刘邓五万溃军绰绰有余”。

刘伯承在电话里命令王近山,必须迅速攻下大杨湖。“大杨湖驻扎的国民党军59团是整3师防御的核心,只要撕开这道口子,就能消灭国民党3师。如果拿不下大杨湖,让东西两面敌人四个整编师靠拢,我们全军在鲁西南就无法立足,后退三百里不说,真的要背起背包回太行山了。”

6纵受领任务后,王近山司令员、杜义德政委立即决定由18旅担任主攻任务,16、17旅作为辅攻和预备队。王近山坚决地说:“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一定要拿下大杨湖!”

肖永银旅长和李震政委接到命令后,宣令:“恶战在即,生死一拼,18旅,打!”将指挥所设在距前沿阵地只有300米的地方。这种设置,战士们明白,首长与全体指战员共存亡。

52团由我1营担任主攻,从大杨湖村东北突破。部队连续作战疲劳至极,补充来的战士,我们还来不及做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穿着国民党的服装的解放战士,将国民党的帽徽摘掉,我们发给他们一个灰布条子捆在臂上,以便识别敌我。

我营要求每个连、排、班干部记住自己带领下的每个战士的脸。老解放战士言传身教新解放战士,帮助他们越过心灵障碍!调转枪口打国民党。老百姓参军的新战士革命觉悟高,勇敢,但连枪都不会用!新战士在老战士带领下边学边打。

我将全营分成三个梯队。1连主攻,2连、3连掩护。我率1连,先炸开鹿砦。鹿砦后有一条约2米多深的壕沟,壕沟虽然深,战士们一跃身体就跳下去。上壕沟却难上加难。我们带了木梯,但村子里的敌人在隐蔽的掩体里不断向我们扫射,我们的人一出壕沟,不是负伤,就是牺牲,伤亡惨重!全靠梯子往上爬目标太明显了。

这时王克勤挺身说:“营长,让战士们踩着我的肩膀上!”接着多名战士同样做出这个壯举。战士们高喊:“我们一起上!” 我们用衣服和帽子做了假人,在壕沟里不断地变动方位,来分散敌人的火力。战士们同时踩着战友的肩膀集体爬了上去。

村里的敌人离我们很近很近,面对密密麻麻穿着黄狗皮的敌人,我们冲上壕沟,轻重武器一齐喷射出愤怒的火焰,子弹如同暴风雨般,刹那间,敌人倒下一片。拂晓前,1连突入村庄,抢占了村边一个土围子。2、3连随之进入突破口,向纵深发展,与村里反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厮杀,战况惨烈!

我眼睁睁地看着熟悉的战士在眼前倒下,有的战士牺牲了还同敌人死死抱在一起。全营战士浴血奋战,我们一个屋子一个屋子地攻击,敌人也不断猛烈地反攻击,双方寸土必争。突然在我右翼的一班,向我呼叫着“一班长牺牲了!”我知道一班除了班长是老战士,其他的都是解放战士。我大声喊:“王克勤,你代班长。”

大杨湖在血雨火海里挣扎着,52团向旅长报告,一营占领了大杨湖村,但伤亡过半,请求增援。肖旅长急问:“武效贤在吗?”于团长响亮的回答:“在”。肖旅长缓了一口气说:“叫这个小子顶着,没有增援!”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的惨况,宗书阁团长率领49团,在我团左翼,猛打猛冲,三次突入村内,但因后备力量不足,火力单薄,都被迫撤出。全团只剩下三个连!

卢彦山团长率领54团,冲锋到村边后,敌人在村边的机枪全开了火,把前进的道路打得一片火海,后面还有国民党整3师援兵的到来。54团伤亡惨重,全团减员三分之二,剩下来的排就几个人,甚至有的班全班牺牲。

18旅的将士们决死一战,死打硬拼,大杨湖四面八方仍然响着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喊杀声,到处闪耀的火光和迸溅的火星,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掩杀过去,又被国民党整三师的炮火和坦克打下来。再冲上去。

总攻发起整整12个小时了,彻夜激战的大杨湖迎来了黎明,四周烟雾沉沉,到处冒着火苗,整个村子千疮百孔,工事炸烂,壕沟坍塌,敌人的死尸、枪支、军帽和物品甩得满地皆是。一路上也躺着许多我们英勇的战士:有的倒在鹿砦边的血泊中,手里还握着枪;有的和敌尸搅在一起,旁边扔着打断了的枪和刺刀;有的趴在炸断的木梯上,在坦克履带深深压出来的地面,可以看到血肉模糊、支离破碎的尸身……

2连长常锁柱向我报告:“营长,我们抓住了国民党59团团长”。我带着王克勤立即去了2连,只见一个俘虏蹲在地下,我们确认了他就是国民党第3师59团团长吴耀东。他抬起头翻着白眼不服气地对我说:“我们已经不要命地打了,你们比我们更不要命!” 王克勤抢先高喊:“我们是人民解放军。” 吴耀东听了灰溜溜地低下头,一切都结束了。

肖旅长马上向王近山司令汇报:武效贤带着他的1营活捉了国民党整3师59团团长吴耀东。大杨湖被攻下。

正在46团指挥所的王近山,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向刘邓首长汇报,并对身边的警卫连长吴安良说:“走,我们到武效贤的营指挥所去!” 吴安良暗暗叫:我的天呐,王“疯子”真是疯了!武效贤带的是主攻营,司令员要往那儿钻,万一主帅有个什么闪失,我吴安良岂不成了千古罪人吗?不行!紧紧抓住司令员。王近山骂娘了:“ 他妈的,吴安良你放手!你怕死就回去,我自己去!” 吴安良死死拉住他,心想:你骂!骂啥我也不放手!

这时,电话铃响了,通讯员说:“ 王司令员,刘伯承司令到纵队指挥所了,请你听电话!” “ 近山,大杨湖情况怎么样了?”“师长 ,”王近山习惯地称呼他的老首长:“ 你放心,18旅肖永银在指挥,50团在村南角攻占了一角阵地,52团占领了大杨湖村,活捉了国民党59团团长吴耀东。49团由村南角突破敌人防御。全部立住脚了!”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2)

▲大杨湖战斗胜利、战士们在缴获的坦克战车上

1946年9月6号,18旅消灭了国民党整编第3师59团。从东边和西边赶来的国民党军得到消息,感到大势已去,为了保存实力,均率领自己队伍转身逃跑了。

大杨湖战斗结束了,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战士们在打扫战场,牺牲的战友们要“归队”,被一排排的放到广场上。王克勤跪在班长身边哭着,我面对着营里牺牲的战友们,往事历历眼前过,旧日的兄弟爱、战友情、生死与共的日子。

我悲泪的目光,一个个地看着……

相依相偎的兄弟、战友!

让我最后一次向你们敬礼!

阵亡的指战员们在接受最后一次“点名”。

他们微笑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

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永垂不朽!

三大互助

“血战大扬湖”还历历在目。我们又参加了龙凤战役,也就是巨野战役。

在这些殊死的大小战斗中,王克勤的机枪班发挥了强大的火力。他带领全班灵活地利用地形地貌、挖掩体、细致周到地组织战斗,组成三人互助小组,在战斗中、体力上、思想上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大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1946年10月,组织上批准了王克勤的入党申请,王克勤入党了!王克勤他握着我的手,激动喊我:“营长同志!” 大家都笑了,因为他还是第一次这样称呼我。

11月,我营参加了纵队进行的上官村奔袭战,急行军一百多里。王克勤班刚补进了四个新战士,行军时我见他肩上除了那挺机枪,又加了两个背包、一支步枪和一条干粮带。我关心对他说:“王克勤,你团结互助的精神很好,可不要把自己累垮了,前面还等着我们打大仗呢!“ 他憨厚地笑着说:“营长,你就放心吧,我是党员了,给我一门山炮,我也驮得动。” 我真为我们营有这样的好战士而感到骄傲。

战斗打响后,王克勤带领的1班守在一个主要的阵地上。这个阵地成为敌人主要的攻击目标,飞机炸,大炮轰,敌人像狼群似的一次又一次地猛烈冲锋。王克勤班就像一个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阵地上,歼敌无数。更令人佩服的是,王克勤不仅作战勇敢、身先士卒,王克勤还肯动脑筋,他把全班组织得好,运用战斗互助好,工事修得牢,战术灵活机动,打了一天,全班无伤亡。

战斗胜利后,王克勤班被评为“模范班”,全班出了四个战斗英雄!王克勤也被评为杀敌英雄和互助英雄。

肖永银旅长和我一起向六纵司令部汇报了王克勤班的战斗经验。王近山司令员告诉我们:司令部已经向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汇报了王克勤的事迹。王克勤的“思想互助、体力互助、战斗互助 ”带兵经验, 将在全军推广。

我们18旅52团1营出了一个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王克勤!

王克勤运动

1946年12月《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在全军推广王克勤的“思想互助、体力互助、战斗互助 ”的带兵经验。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3)

▲营教导员武效贤和王克勤模范班战士合影(后排中位武效贤、他的右下位是王克勤)

12月,上级调来于永贤任我营教导员,我从政工干部教导员正式改行成了军事干部营长。王克勤任1排排长。我们带着这个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的营开展了军事学习、思想教育、单兵训练、小组战术训练、武器装备使用训练。力求每个战士都是神枪手、战斗英雄。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4)

▲52团1营连以上干部合影(后排右起:副营长蒋景洲、教导员于永贤、营长武效贤)

为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强渡黄河做准备,我们营开展了渡河训练。

我营驻地没有河流,没有水溏,没有演习渡河的条件。王克勤排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用门板作为模拟船只、以战斗小组为单位的渡江演练办法。以门板为船,在此演练小组战斗分工、配合。每个战士都都能熟练各个战斗岗位的职能以及替换。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5)

▲王克勤教战士们战斗互助

这个训练方法很快就在部队传开并得以运用。王克勤立功受奖,在18旅群英大会上当选为大会主席团主席。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这次群英大会的185名英雄模范中,解放战士占三分之一之多。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6)

▲王克勤在18旅群英大会上发言

部队文工团还来我营演出了歌剧《王克勤班》,战士们看到自己在歌剧里的形象都很激动,部队的士气更是高昂!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7)

▲全军开展的王克勤"三大互助运动"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8)

▲王克勤式的战士、班、排

全军 “王克勤运动”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许多 “解放战士” 成为了 “王克勤式的战士”,“王克勤班”、“王克勤排” 层出不穷,形成了解放军中重大的力量。

1947年4月,一个重要的新建制:部队成立了营党委会。我和教导员于永贤、副营长蒋景洲组成了党委会。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19)

▲营党委成员(左起:武效贤、蒋景洲、于永贤)

当人民的儿子 为人民打仗

我还记得这样一件事: 部队过黄河以前,一天到了一个小镇子。这里是游击区,老百姓对我军还不十分了解。三班的房东老大娘,是个摆小烟摊的,开始不让住她的房子。王克勤了解到,大娘的儿子被国民党兵抓走了,她分不清好坏军队,见到当兵的就恨。她还有一个姑娘在家,就更不敢开门 。

王克勤叫全班同志都睡在院子里,不许惊动老人家,并且把院子打扫干净,水缸装满水。他还找老大娘谈了半夜,讲他自己的经历,讲我们军队为谁打仗,把大娘感动得泪流满脸。第二天,部队开拔时,王克勤觉得自己挎包沉甸甸的,一看,装了十二个鸡蛋和一包纸烟。

他问了好久,大娘才说 : “ 同志,你不是讲了,穷人是一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你们吃了,就当我儿子吃了一样。大娘只有一个请求,你们遇到我的 儿子,一定把他带在你们身边,做一个像你们一样的人! ”王克勤推辞不下,最后写了封信,连同一块银元,悄悄放在老大娘的香烟摊上。信上写:“大娘,我们一定把你的儿子从苦难中救出来! ”

出发前,他把十二个鸡蛋和那盒纸烟分给全排同志,说: “同志们,让我们永远记下,当人民的儿子,为人民打仗,救出那些受苦受难的人!”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0)

▲王克勤和战友们

战火中永生

1947年6月25号,六纵奉命渡黄河,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壯举。

第一仗,打定陶,我深深难忘,这是王克勤最后一次向我请战突击战斗。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1)

▲挺进大别山、王克勤战前表决心

部队渡过黄河以后,正是炎暑。烈日当空,不少同志中暑昏倒。 “能驮动山炮” 的王克勤也瘦了一大圈。急行军的路上,他还是向往常一样争着为体弱的战友同志背东西。宿营的时候,仍然忙碌排里的事情。 战友们关心他,让他注意身体,他总是说: “不碍事,给我门山炮,也驮得动。”

部队包围了定陶,我营为主攻营,王克勤坚决要求担任突击任务。因王克勤身体不好,我们劝他休息。他动情地说: “ 这是打向蒋管区的第一仗,我的母亲和弟弟都在蒋管区受罪,不参加这一仗,对不起革命,也对不起我母亲,对不起送给我们鸡蛋、香烟的老乡......”

接受突击任务后,我和王克勤的目光互相注视着,他自信的微笑着……

7月10日天刚黑,王克勤细心地看了冲锋道路,先向担任突击的三班交代一阵,又把几个新战士找到一块,鼓励他们,耐心地告诉他们战斗中的注意事项。

冲锋的信号升起,攻城开始了。王克勤喊着: “冲啊!” 跳出堑壕,很快登上城墙,敌人坚固设防的城堡,被撕开一个口子。一切都是那么迅然。当我随同二梯队到突破口,1连连长张增华说:“王克勤负伤了,已被抬往包扎所”。一个战士报告说: “ 排长从云梯跌下去后,手捂着伤口,指挥全排,他不会有危险的。“ 听到这,我的心纠紧起来!

天亮时,一个沉痛的消息传来,王克勤同志因伤势严重,在转送医院途中光荣牺牲。

这消息,让我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哽咽着……,我的心被一把铁锤狠狠地砸着!

战士们告诉我,王克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念念不忘的是党对他的教育和成长,抱憾为人民做的太少。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2)

▲一级杀敌英雄、爱军爱民模范王克勤

王克勤的名字,永垂不朽! 他的笑容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3)

 王克勤排长牺牲后,52团1营1排被授予“王克勤排”英雄称号。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4)

尾声

讲到这里,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战争年代打仗就有牺牲。抗战时期一起参军的800名“三晋子弟兵”,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能活到今天的人,寥寥无几。我最亲密的战友、106团团长宋崇魁,山西和顺县人、106团参谋长关熙,山西运城人,都永远留在朝鲜那遥远的异国他乡……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5)

▲1950年12月四川涪陵合影(右起:107团团长武效贤,106团参谋长关熙、后牺牲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上甘岭战役,我接过了106团的旗帜,1营1连1排高举着“王克勤排”的战旗,血战上甘岭战场28天,我们赢得了惨胜。

幸运活下来的我,回忆那些牺牲的战友、兄弟爱、战友情、生死与共的日子,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永生难忘。

以战争赢得胜利,以胜利赢取和平,和平来之不易。

2008年我亲爱的父亲离开了我们。他给我讲的“历史和他们的故事”永远留在了我心中。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6)

▲106团参战上甘岭战役(右中排第一位:团长武效贤,后是政委于永贤)

我曾也在这个英雄的部队当兵,我看到在“三大互助”传统的滋养下,在党的领导下,新的一代军人一代一代茁壯成长。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王克勤再次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克勤和“三大互助”的军魂,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军队给予了力量。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壯大强盛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这100面用鲜血染红的战旗,是我们父辈们的三大互助,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为国为民浴血奋战的精神,赢得了战争的惨胜!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用巨大的牺牲打赢的残酷战争,为他们的后代避免了更多的硝烟——我们饱享父荫。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不仅为我们换取了珍贵的和平,更为我们打造了胜利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7)

▲2017.7.10王克勤连100名老兵们聚集在定陶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向王克勤烈士献花

王克勤烈士(觉醒的战士王克勤)(28)

▲王克勤连指战员在驻训期间举行纪念活动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力量所在,就是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样能使我们无敌于天下。

(注: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网络)

2022.4.15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