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王阳明人生心得感悟(王阳明知进退人生最难的修行)

分享一些王阳明人生心得感悟(王阳明知进退人生最难的修行)(1)

王阳明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当一个普通人在经历挫折坎坷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无外乎就是沮丧、愤怒、郁闷……真正想控制好情绪,除了内心要坚强以外,对整个世界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思想,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王阳明教会我们要“此心不动”,不能被这些所左右。鼓励我们像君子一样“无入而不自得”,但这也绝非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精神境界。

要想做到“此心不动”,自身除了要有先天的强大定力以外,还得通过后天不断地修炼来强化内心。

01

人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见识不同,所做的选择也就大相径庭。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从为己到克己再到成己,这是一个人的人生慢慢走向佳境的过程。

一个人有“为己之心”并非是让他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而是要回归本心,致良知,不论前方多么坎坷险阻,绝不能轻易放弃。

有“为己之心”的人,即使春风得意,也能淡然处之,不为所动,经得起诱惑的考验;即使低迷失意,也能保持冷静,坚守内心,待云开之后方能看见明月。

王阳明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对科举失意,他能“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大部分人在逆境面前都会自甘堕落,内心早已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他们越在乎成败和得失,就越陷入逆境无法自拔,久而久之就真的变成了失败者。

都说成功往往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正因为他们敢于面对逆境,不求他人,反求“诸己”,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将逆境扭转为顺境,走向自己的成功之道。

分享一些王阳明人生心得感悟(王阳明知进退人生最难的修行)(2)

02

一进一退,是人生最难的修行

王阳明说:“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

生活中,人总是在顺境与逆境中周旋徘徊,大部分人在大悲大喜之后,不知何去何从,他们把握不好这个方寸。

一个人若是能做到在顺境时不喜,逆境时不悲,很好地拿捏这二者之间的方寸,并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那他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处理得恰到好处。

京城做官之时,王阳明与王纯甫相处得很好。他们经常谈天阔论,互相指正对方,共同进步。但是在王阳明离开京城之后,王纯甫却诋毁王阳明,质疑他提出的“阳明心学”。

这件事情被王阳明的弟子知道了,他们很是气愤,想要为老师打抱不平,于是便立即写信告诉王阳明。

但王阳明并没有为此事动怒,反而他还安慰自己的弟子,切莫与王纯甫斤斤计较,一味地计较只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愤怒,长此以往就会陷入怨恨之中,到那时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分享一些王阳明人生心得感悟(王阳明知进退人生最难的修行)(3)

03

身处困境,反省自警

太计较的人容易心胸狭隘,与其陷入困境,倒不如反省自己,通过“进德、修业”来提升自己。

晚清大臣曾国藩就是通过这两件事来不断地提升自己,以至于他从“天下第一笨人”逆袭到“天下第一完人”。

他还劝戒子孙后代,一定得将“进德、修业”作为人生的大事,这便是曾氏家族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同样在面对逆境之时,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有的人先不思考,心急火燎地去行动,本想尽快跳出逆境,殊不知这样做适得其反,只会将自己的处境变得越来越糟。而有的人则是“致良知”,以退为进,不会贸然采取行动,最终他能够在逆境之中迅速成长,变得更加成熟。

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强大,除了看他是否在“前进”时勇往直前,更要看他能否在“后退”时耐住寂寞!

能前进,亦能后退,这才是人生中最难的修行。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