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

文/曹达华

一段朗诵鸡汤的视频,突然间就刷爆了朋友圈。

视频中的主角是个自称为“前浪”的大叔,鼓励“后浪”们奋发向上。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

鸡汤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没什么可讨论的。

倒是这位大叔,我挺想聊聊。

怎么都没想到,何冰以这样的方式出圈了。

演了一辈子戏,何冰红过,但从来没这么火过。

虽然,朋友圈里转发这条视频的人,可能至少有一半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何冰。

十五年前,一部《大宋提刑官》在央视黄金档播出,从那以后,他在我心里就是国内男演员的顶咖了。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2)

导演阚卫平筹备《大宋提刑官》的时候,男主角宋慈,一开始找的并不是何冰。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等国内电视剧界的一线大腕儿,都曾是备选。

导演没想到何冰,原因有两个。

一是何冰名气不够,05年的时候,在话剧界何冰是好人物,但在影视圈,他只是演过一些配角,混了个脸儿熟,却没几个人能记得他的名字。

而呢,则是何冰从出道开始,演的都是小人物。

不是市井流氓,就是穷酸百姓。

演宋慈这么个朝廷命官、断案神探,如此“伟光正”的形象,何冰想都没想过。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3)

但机缘巧合下,阚卫平导演相中的几位大腕儿,都没档期,于是就找到了何冰。何冰老师勉为其难地演了,就制造了惊喜。

很多人没想到,何冰演正角儿,也能演出彩。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4)

其实“伟光正”的主角,最难演。

因为难演出彩,难演的让观众们喜欢。

TVB版《碧血剑》,林家栋演袁承志,江华演夏雪宜,很显然江华的夏雪宜风采无限,成为经典,林家栋的袁承志却被许多人遗忘。不是东莞仔演技不好,而是相比于亦正亦邪的金蛇郎君,“伟光正”的袁承志确实没多少发挥空间。

《人民的名义》里,陆毅饰演的主角侯亮平人气比不上达康书记甚至祁厅长,就有这个原因。

怎样能把形象高大的主角演的生动,就成了成功与否的关键。

何冰完成得非常出色。

宋慈这个角色,书生气里有英雄气,英雄气外又混着烟火气,这就不得了。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5)

要演好宋慈,不只要找对感觉,台词也是一个难点。

《大宋提刑官》里大段大段文白夹杂的念白,非常考验演员。

所幸,论台词功底,小剧场里磨出来的何冰老师,在国内演员里是第一流。

他和杰森·郭坦森老师飚戏的片段,我看了好些遍都看不厌。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6)

太精彩。

说起何冰老师的台词功底,很多人会想起他参加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

如今这个节目已经播到第四季了,何冰还是常驻嘉宾。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7)

我当年刚开始追这个节目,是为了听信;看了几期之后,目的就成了听何冰念信。

他读信,每一句,每个音,都太讲究。

何冰在第一季里读过两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分别是郑国强写给儿子郑艺的信和蔡春猪写给儿子的信。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8)

前者诙谐幽默,后者冷静深情。

读信的时候,何冰老师仿佛把自己就变成了写信的父亲,感染力穿透无数块荧屏,感动了千家万户。

听过何冰读信,今天再看到刷屏的视频,我一点儿都不奇怪。

视频里的大叔似乎就应该是他,字正腔圆又和蔼可亲,靠的是深厚的台词功底,也是超凡的演技。

也许你会说,这是朗诵不是表演,但不妨这么去想,演员何冰在这个视频里演的是“前浪”,一个人演一群人,且能演得让无数人怒转朋友圈,那还真挺了不起。

何冰能迅速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感觉。

换句话说,就是入戏极快,且风格多变。

这是太多演员不具备的能力。

有的演员技巧都熟,但演什么角色都有拧巴的感觉。何冰不会,他演什么都举重若轻,泰然自若。

演反派,他能演出坏劲儿,演正派,他瞬间就一身正气。

他可以是提刑官,也可以是小市民。

换句话说,几十年的戏演下来,他找到窍门了。

但这窍门也得来不易。

何冰老师能有现在的演技,离不开他几十年的话剧功底,和他对演戏不忘初心的热爱。

这就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9)

在北京人艺,何冰练就的不只是演员的基本功,更是练就了和观众交流的能力。

话剧舞台上,演员不只是演戏,处处都有着和观众的互动。

何冰初到人艺,跑了四年龙套,看别人演了四年戏,何冰渐渐地就琢磨出了门道。

他演戏,永远都保持着一种松弛的状态。

这份松弛,让自己不紧张,也让观众能够很快就进入状态。

如今在人艺,何冰挑大梁演的《窝头会馆》,是经典大戏,只要开演,票必会分分钟售罄,手速慢了,就抢不到票了。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0)

看过何冰演的苑国钟的人,没人不称赞他的。

那份中国人才有的淳朴和狡黠,何冰拿捏得最为精准。

他演《甲方乙方》里的梁子,《浪漫的事》里的吴德利,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身上天然的“接地气”,把话剧表演中的夸张感又巧妙地卸了下来。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1)

这几年,他演了几部生活气息很足的电视剧,从《情满四合院》到《芝麻胡同》,观众看他的表演,都能够迅速入戏,进入主角所生活的环境之中,听他说话,就像他在身边儿似的,他在戏里的眼神,仿佛在身边叔伯朋友脸上也见过似的。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2)

演什么像什么,那不是演的多演的久就能做到的。

他身上有股子睿智劲儿,这得益于他对于演戏这个行当从未停止过的思考。

说白了,他比大多数演员都聪明。

有一年他和大学同学胡军等几个人上艺术人生,主持人玩游戏,要求最快从椅子底下穿过去,何冰矮了身子,就举起了椅子。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3)

这份反应能力,在拍戏的时候对他大有裨益。

也正是这种聪明劲儿,让我不愿意把他称作戏骨,更愿意把他叫戏精。

何冰老师,是个把戏演精了的妖孽。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4)

戏骨很多,戏精不多。

戏骨演戏,人看着舒服;戏精演戏,人看着享受。

就拿17年的《白鹿原》来说,戏中张嘉译和何冰飚戏,相当精彩。

但细琢磨,就能发现张嘉译还是绷得有点儿紧,不如何冰松弛。

可以说,张嘉译是戏骨,何冰是戏精。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5)

就拿台词来说,北京人何冰的陕普,说的竟反而比西安人张嘉译说的有韵味,这就让人不得不称赞了。

何冰老师厉害就厉害在,他对演戏这件事,永远保持着热爱。

有的演员把演戏当工作,有的演员则把演戏当生命。

何冰老师不但敬业,更加乐业。

就拿《白鹿原》里鹿子霖这个角色来说,他等了十多年。

2005年林兆华导演排话剧《白鹿原》,他就想演鹿子霖,结果失之交臂,后来终于拿到这个角色,他开心至极,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演。

他把鹿子霖演活了。鹿子霖这个角色,可以说是集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不管是朴实还是狡诈,善良还是奸邪,这个人身上都有。何冰的诠释,能让每个人在鹿子霖身上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他抓住的,从来都不只是角色的外在,而是角色的内核。

我想起那年看他和陈道明的话剧《喜剧的忧伤》,两个人一台戏,但气场完全能镇得住整个舞台。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6)

两个人就能撑起一场戏的国内男演员,扳着手指头数,也就那么几个了吧。

好多人说,影视圈有鄙视链。

演话剧的看不上演电影的,演电影的看不上演电视剧的。

真实情况是没有那么多“看不起”,但话剧演员尤其是成名的话剧演员受人尊重,那是不成文的规矩。

无他,话剧不好演还不赚钱。

演电视剧演电影多少是为了赚钱,演话剧,除了开心麻花,那可真就只是奔着艺术去的。

b站后浪献给年轻人的一场演讲(B站新短片后浪演讲人)(17)

何冰打从中戏毕业,就是北京人艺的话剧演员,演到今天,腕儿虽然已经不小了,但只要是回到人艺,他就还是勤勤恳恳地演话剧,领着基本工资。

要我说,他朗诵什么鸡汤并不重要,他早就把自己活成了“鸡汤”。

一点儿不毒,还可口美味。

这个“前浪”本身,挺值得“后浪”们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