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

提示:点击上方"第一制片人"↑免费订阅本刊

『每一条微信与中国影视产业同步』

文/菱荭

从《我是特种兵》到《宜昌保卫战》,徐佳成了“军人专业户”。当他接到《宜昌保卫战》导演和制片人的电话时,本想“换种口味”的徐佳被整个剧本的架构硬生生地拽了回来。作为一个从小在炮兵部队大院长大的演员,军人于他而言,除了梦想,更多的是一种景仰。用徐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愿意拿命来拼”。

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1)

回望十年的龙套生涯:

抬头看路,低头拉车

谈及十年的龙套生涯,徐佳戏称自己是“龙套帝”。考取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后,他所梦寐以求的演员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中途多次想要放弃。 “晚上住的宿舍是很小的筒子楼,白天自己排练完后总是很迷茫。”但是,体制内的环境非常难得,徐佳也不想轻易放弃,只能不断地用“抬头看路,低头拉车,再咬咬牙”来安慰和激励自己。

刚演戏的前两年,因为演戏的时候找不到感觉,他还经常失眠。“就是简单的一句‘报告,敌人上来了!’,我经常梦到在台上把词忘了,然后突然间吓醒。”回忆起这段时光,徐佳历历在目。或许演员或多或少总要过几道坎儿,只要过去了,就会茅塞顿开。

一次针对年轻演员的年度业务考核,不仅帮他走出这段阴霾的时光,还使他对演员这一行彻底的“开了窍”。

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2)

对徐佳来说,考取了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并不意味着守住了“铁饭碗”,因为部队每年都会通过业务考核删减一批人。在这次考核中,徐佳饰演一个因部队转移,而独自留守在荒岛物资仓库的士兵。士兵在岛上坚守的苍凉感和“北漂”的孤独感相互交织,使他在一瞬间感同身受、茅塞顿开。

他们是我人生中的三个伯乐

徐佳说,自己一路走来多亏了贵人的扶持。在此前的多次采访中,他反复提及范明老师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我在一个小品里演一个山东人,范明老师给我做指导。在整个排练过程中,他就一直那么盯着看,指导完后他就问我,有没有兴趣考一下前线文工团,你是个好苗子。” 后经范明老师举荐,在大二下半学期,徐佳有了和师哥师姐竞争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名额的机会。经过整整一年的层层选拔,徐佳在全国100多个考生中脱颖而出。

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3)

如果说,范明是徐佳演员道路的领路人,那么,制片人嵇道青、编剧兼导演刘猛便是徐佳演员之路的指路人。“制片人嵇道青给了我出演《冰是睡着的水》《我的特种兵》第一、二、三部的机会,他不仅是我的领导,还是看着我长大的老师,他经常我鼓励我,告诉我适合什么样的角色,教我怎么把我角色演好。”

正如徐佳所言,每当走到一个岔路口,感到低迷、无从选择的时候,总会有个人站出来。在最低迷的时候,徐佳想从话剧转到电视剧,甚至想要离开这个团。但是,嵇道青先生的一番话打消了他的念头,“你还要把舞台上的东西打造得更加扎实一点,这样你在荧屏上塑造角色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果不其然,静下心在话剧舞台上潜心修炼的徐佳,当有电视剧出演机会的时候,愈发得驾轻就熟。

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4)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刚迈入电视剧领域,徐佳大都饰演一些配角。多部戏下来,他不禁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演电视剧?这时候,刘猛导演出现了。“先把配角演好吧,一步一步来!”,刘猛的话如醍醐灌顶,将徐佳留在了荧屏里。经过自身的努力,徐佳很快接到了《铁甲舰上的男人》,饰演了人生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男一号。

为饰演“胡宜生”,愿意拿命去拼

在多年的演艺之路中,徐佳塑造了多个深入人心的军人形象,从《我是特种兵》中的爆破手郑三炮,到《利刃出鞘》中痞气十足的小混混王艳兵,再到《火凤凰》中不苟言笑的魔鬼教官雷战 ,《激战》中的新四军指战员关鹏。随着徐佳的声名鹊起,不少导演找上门来,请他在各种戏中饰演军人。

当问及担不担心被定型,徐佳坦言曾经“非常害怕”。在后来的接戏过程中,徐佳也有意无意地避开“军人”、“硬汉”等雷同的角色,专门演反差大的角色,像《幸福照相馆》中事儿多的“腻歪男“。

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5)

当徐佳第一次接到《宜昌保卫战》的邀约时,他的第一感觉是抗拒,但是在导演齐星和制片人孟凡耀说起这部戏的初衷时,彻底激发起徐佳骨子里军人情结,“宜昌保卫战包含了被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和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大战两个扭转乾坤的转折点,但是在众多抗日题材剧中却少有涉及,作为影视工作者有义务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搬上荧屏。”

作为此剧导演,齐星选择了一条以史实为途径的严谨创作路线,力求对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作全景式的还原,剧中人物张自忠、卢作孚也皆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几乎所有的戏剧联系都以真实历史事件与真实人物遭遇做为铺垫而展开,而徐佳所饰演的“胡宜生“在这当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6)

为了还原这场战争,徐佳不仅要在60多度高温的户外穿上厚厚的大衣拍冬装戏,还要在长江湍急的水流中被冲刷。 “民生号是完全仿照原来的船重建的,穿上都是铁钉,磕磕碰碰都习以为常了。到了三峡隘口的石牌保卫战,又是肉搏,又是白刃战,还得骑马,为了再现场景,愿意拿命去拼。”

对于能够参与到这部戏中,徐佳难掩自豪。作为国内讲述局部战争耗资最大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与所有台前幕后的创作者们所付出的心血都会成为整个时代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历史意义已显厚重。

文/菱荭

— END —

徐佳10年前的经历(专访别再替徐佳遗憾了)(7)

【第一制片人服务影视创业者】

2013年6月创立,微信内创建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影视商业圈平台

关注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制片人

汇聚能够引领中国电影未来成长的商业力量

中国影视人学习、创作、 交流、宣传、交易的必要工具

传递影视人和商人们最新动向和信息

组织国内外各种培训、沙龙、论坛等行业分享

帮助影视人获得更多信息、资源并达成各种合作

我们在一起, 看看将来影视业是个什么样!

zhipianquan 微博:@第一制片人杂志

投稿QQ:2914166835

投稿17701336570(电话)

北 京 方 寸 博 宇 文 化 传 媒 有 限 公 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