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陶渊明隐居避世的古诗词(陶渊明弃官回乡写下的第一首诗)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渊明早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当官80多天就弃官归隐,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相当不容易。因为那个时候当官就意味着成为特权阶级,虽然说不见得都能够保证功成名就,但基本的生活是有保障的。

反映陶渊明隐居避世的古诗词(陶渊明弃官回乡写下的第一首诗)(1)

但是陶渊明对于官场里的那一切非常厌恶,毅然决然地辞官回家。而他的这个行为,成就了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这个称号。而他在归隐之后,对于田园生活的描绘,更让他成为了古代田园诗的创始人。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反映陶渊明隐居避世的古诗词(陶渊明弃官回乡写下的第一首诗)(2)

​这首古诗就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他弃官回乡所写下的第一首古诗。在这首古诗当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表达了自己回归田园的兴奋。尤其是诗篇当中有大量的篇幅描绘他所居住的田园风光,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能感觉到其中的美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如此评价自己回归田园。他本性就是热爱田园里的这一切,但过去的30年,自己只顾着读书只顾着做官,实在是荒废了太多的岁月。

反映陶渊明隐居避世的古诗词(陶渊明弃官回乡写下的第一首诗)(3)

​而后写自己回归田园的所作所为,就如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今天也终于有机会“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此后的诗句都是在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和官场上雕梁画栋的住宅形成鲜明对比,如此简朴的生活却也最容易放得下他的身心。“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居住之地绿树成荫桃李不言,如此美丽的田园风光,达到了诗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反映陶渊明隐居避世的古诗词(陶渊明弃官回乡写下的第一首诗)(4)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落与村落之间隔得比较远,向远方看去模糊不清。但是却能够看得出村庄里徐徐升起的炊烟。如此的景致带给人平静安详的感觉,就恰如他笔下的桃花源一般,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干涉。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和狗是农村当中最容易见到的两种生物,也出现在了诗人的笔下。而且“鸡犬不宁”也更是给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得他笔下的田园有了动态的色彩。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所谓无官一身轻,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打扫房间,也可以用充足的时间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反映陶渊明隐居避世的古诗词(陶渊明弃官回乡写下的第一首诗)(5)

​最后才是诗人充满诗意的感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在外面那个充满污浊的世界里待得太久了,现在终于有时间回归田园回归自然,回归适合我本性的生活。有什么比当前更值得高兴的呢?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名气,而他在诗歌当中所勾勒的世外桃源的精神世界,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士大夫最后的精神归宿。当后来的士大夫在朝堂当中受到排挤、受到贬谪之时,陶渊明的诗歌总是能给他们带来安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