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为什么有三秦之称(陕西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西为什么有三秦之称(陕西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1)

关中一词最早出现是先秦时代,由于有大洛一族被灭族的惨痛经历,秦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一代代秦人开始修筑长城,从甘肃岷县一直修到宁夏固原。从岷县到宝鸡,借助西秦岭的山势修筑了很多关隘,防范戎人没完没了的进攻。沿长城有很多关口,关外是游牧文明,关里是农耕文明,差别很大。

陕西还称“三秦”,这又是为什么呢?公元前206年项羽率领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关中地区确实号称八百里秦川,指的就是秦岭北麓渭河冲击平原的一个地区,八百里秦川主要是形容这里常年风调雨顺,因为土壤肥沃,农业自古以来就非常发达,更是为秦国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也叫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因为其有利军事地位,因为陕西地理位置的特殊,之所以将陕西的八百秦川称为“关中”那是因为这个地区的四大观所赋予的,可以说在陕西这个地区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而这四大关的中间便是所谓的关中平原了,这也是其关中名称的由来。这里因为四周四大关的守护,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易守难攻的险境,所以秦朝才会选择在这里建立自己的都城和自己封建王朝的首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