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五戒三厌(道教的三皈五戒)

道教五戒三厌(道教的三皈五戒)(1)

三皈依

三皈、五戒是道教戒律中的最基本的戒律,初入道者(出家或在家居士)必先遵依。凡初入太上正宗法门,不问道俗,必先遵依太上金科玉律、三洞戒文,表通都天纠察王天君,请析盟证,受三皈依戒。

第一皈依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第二皈依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 第三皈依玄中大法师。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道教五戒三厌(道教的三皈五戒)(2)

五戒

一者,不得杀生。按:《老君戒经》曰:一切众生,含气以上,翻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艇轴咸知避死也。(一切众生,皆不得杀,为仁)

二者,不得偷盗。按:《老君成经》曰:一钱以上,有主无主,非己之物,皆不安取。在地地宣,在水水官,在人人主,如是则无无主之物,此言无主者,谓当时无志护也。 (非己之物,皆不妄取,为义)

三者:不得邪淫。按:《老君戒》曰:戒淫者,非夫妇,若出家人不妻不娶,若男若女,皆不得犯。夫妻虽非犯戒,过亦为淫犯。(非夫妇者,皆不得犯,为礼)

四者,不得荤酒。按:《老君戒经》曰:戒酒者,非身病,非法礼,皆不得饮。身病,清己身疾,应以酒也。法礼者,明非世俗撰会及鬼神之肺;若尊卑之利,真灵之飨,则不至于失之者也。(非病非法礼,皆不得饮,为智)

五者,不得口是心非。按:《老君戒经》曰:戒妄语者,若不闻见,非心所了而向人说,皆为妄语,所说事与心相违也。复有结言、谁曲、反复、两舌。(非属实者,皆为妄语,为信)

道教规定,五戒在天为五纬,天道失戒则现灾异;在地为五岳,地道失戒则百谷不成;在数为五行,五数失戒则水火相薄,金木相伤;在治为五帝,五帝失戒则祚夭身亡;在人为五脏,五脏失戒则性发狂。道祖曰:“此五戒失一,则命不成。是故不杀者,乃至无有杀心。不盗者,乃至无有邪取。不淫者,乃至无有邪念。不酒者,乃至无有暴力。

不妄语者,乃至无有泄漏。如是可谓成也”。又曰:“祗要信士,在家或出家,奉持五戒,尽身尽命,终不毁犯。又能日夜勤诵道德经,求取经中妙义,苦行精进,仁恕布施,舍身救物,便能成真、成道、成圣”。《太上老君戒经》中说:“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子,善女人,愿乐善法,受持终身不犯,是为清信。”教民以五戒:存仁不杀,正义不盗,法礼不淫,明智不酒,德信不妄语。

五戒是入道之初门,清心之良方;持身之本,护法之根,如能持此五戒,就能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生生世世不失人身。五戒不仅能引导我们迈向解脱之道,而且能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安乐与和平。

道教五戒三厌(道教的三皈五戒)(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