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词语专项训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中考语文词语专项训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的积累与运用)(1)

复习目标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

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考情透视

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的解释、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选用、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运用词语写一段话等。常考题型主要有两种:填空题、选择题。词语考查素材主要源于课文注释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题组训练一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历史________(蕴藏 蕴含 蕴蓄)着兴盛衰亡的深刻哲理,历史图片展《复兴之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

(2)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彩、结构________( 别开生面 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________在预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2)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________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3)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军已歼灭并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4)晴天又来________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着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A.溅落 繁衍 顽强 消释 B.溅落 繁殖 顽固 消融

C.降落 繁衍 顽强 消融 D.降落 繁殖 顽固 消释

3.为文段空白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

在学习中________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________不要轻言放弃。________大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题________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

A.即使 也 只要 就 B.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C.即使 也 无论 都 D.只有 才 如果 就

4.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众忍俊不禁。

老王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察,在熙熙攘攘的进站人群中能够望眼欲穿,使坏 人无法遁形。

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坐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小酌,共享 天伦之乐。

小刘待人接物和颜悦色、古道热肠,每每让老者夸她细致周到,八面玲珑。

5.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好美的景致,正是雨后的万里晴空。小草 ,小花 ,风 ,阳光 。苍穹下,菜花显得格外的黄,麦苗也格外的绿,真想躺在这绿色的硕大的地毯上,眯着眼睛,爽爽地做个绿色的日光浴。

朝我们铺洒轻拂 B、向我们弯腰招手

C、让我们漫步轻舞 D、冲我们咧嘴微笑

方法总结

辨析近义词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

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 

辨析成语的六个方法

1.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

2.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人,如“眉飞色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

3.辨清感情色彩。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明辨,看看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做褒义词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

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

5.辨析形似神异。

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改天换日”与“移天易日”,“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

6.弄清双重语义。

有的成语还具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分析成语的双重身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处之泰然”既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以指对事物无动于衷;“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新奇,也可以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

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所填关联词语要符合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实战演练

1、联想猜成语。如:最难熬的一天——度日如年。

(1)最昂贵的书籍——(    )  (2)最劣质的彩电——(    )

(3)最廉洁的清官——(    )  (4)最大型的手术——(    )

(5)最微小的邮筒——(    )  (6)最高大的瀑布——(    )

2、下面文字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视线顷刻间 了。朦胧的泪眼中,我 看到了村旁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A、迷糊 依稀 B、模糊 依稀

C、模糊 仿佛 D、迷糊 仿佛

3、请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

A、我在各位老师面前谈学习经验,实在是 。(弄巧成拙/班门弄斧)

B、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 。(启迪 / 启蒙)

C、期待已久的深圳大运会火炬传递终于在8月7日拉开了序幕。深圳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 ,期盼着大运圣火到来。(望眼欲穿 / 望梅止渴)

D、学校宣传栏里贴了一张寻物 。(启示 / 启事)。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小站很小, 当列车疾驰而过时,旅客们甚至连站名都来不及看清楚。

小站很小, 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小站很小, 布置却十分精美。

5、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择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神态或动作的话。(80字以内)

A组:怜悯,拮据,小心谨慎,瑟瑟发抖,忐忑不安,衣衫褴褛

B组:因为.....,所以.....;既....又.....

6、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生命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溪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尘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着,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文段中加点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7、将下列句子中使用有误的成语划上横线并改正。

(1)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

(2)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

(3)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起来。( )

(4)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别提多高兴。( )

8、将汉字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仿照范例找出两个形近字,发挥想象,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

范例:“心”与“必” ———— 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就往往会成为必然。

(1) (2)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贫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 B、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

C、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 D、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

答案

题组训练一

1.蕴含 别具匠心 2.A 3、A 4、A 5、BDCA

实战演练

1、(1)一本万利 (2)不露声色 (3)两袖清风 (4)脱胎换骨

难以置信 (6)一泻千里

2、B

3、班门弄斧,启迪,望眼欲穿,启事

4、(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虽然,可是

5、示例1:我怜悯的看着那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因寒风的缘故,他佝偻的身躯在地上瑟瑟发抖,显得既可怜又无奈。

示例2:他最近因为乱花钱,所以手头有点拮据。小心翼翼的找遍全身也只找到1元钱,连坐公交车都不够,他只好忐忑不安的打电话回家向父母要钱。

D

(1)漠不关心 (2) 不堪设想 (3)大张旗鼓 (4)不期而遇

人与大:人懂得了约束自己,也就真正长大了。

上与下: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

9、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