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追寻(记忆与梦想)

——访青年艺术家邓涵

斑驳的红木门、墙角的旧瓦罐、楼梯边的白漆凳、厂房里的照明灯……这些让一代人经常回忆起的旧时生活中的老物件,是青年艺术家邓涵的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元素。在他看来,明快通透的水彩画和厚重质感的建筑局部结合,会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

邓涵,1979年出生于湖北黄石,2002年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来一直从事水彩画的教学、创作、创新研究,先后创作出《阳光·土房子》《星期四的下午》《红门之二》《墙花》等作品。

记忆与追寻(记忆与梦想)(1)

邓涵近照

邓涵深爱画家安德鲁·怀斯的一句话,“我的作品与我生活的土壤深深结合,但是我并非自然地描写这些风景,而是通过它来表现自己心灵深处的记忆与情感。”这句话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画作中,就带着难以割裂的黄石记忆。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矿产丰富。位于黄石市郊、大冶市城区西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这里遗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建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看到曾经代表着理想、激情、奋进的工业建筑逐渐没落,总觉得有些可惜。”

遍布黄石的工业建筑,是地域文化里颇具代表性的符号,邓涵试图通过绘画的方式,发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和美学价值。纸本水彩画组图《记忆与梦想——湖北黄石工业历史建筑之水彩表现》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诞生的。该作品入选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参与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寿祥认为,“《记忆与梦想》对工业历史建筑遗留残缺的细节刻画,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封存的记忆被时代感极强的视觉形象激活,作品的感染力通过对画面细节的深刻描绘得到很好的注释。”

记忆与追寻(记忆与梦想)(2)

水彩画《记忆与梦想》组图之一

光明网:《记忆与梦想》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邓涵:2018年底,我完成了作品《记忆与梦想》,整组作品共六张。作品的表现内容都是我自2004年开始的地方工业绘画研究的延续,题材多来自于湖北黄石及周边的一些老工业区。

为什么我会选择创作这样的题材呢?主要还是因为个体的经历和观念可能更多来自于所在的文化环境、意识形态以及历史背景。集体主义时代贯穿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初期,儿时的记忆深刻又模糊,温暖且具安全感。在外求学和工作多年后,为了唤醒那份记忆和感觉,我多次回家乡寻找这些痕迹,最终完成了《记忆与梦想》。这六张作品的内容均是“寻来的痕迹”,是逝去的风景。

虽然水彩是一个舶来画种,但在中国已有300多年历史。这段时间里,从“水彩”到“中国水彩”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水彩的文化特质和语言特征。而且,水彩画中建筑题材一直都比较常见,《记忆与梦想》又是以表现集体主义工业时代的一些局部,或者是厂房,或者是一些工业场景为主。用水彩材质来表现这个题材,我觉得可以再现出那种工业遗产庄严肃穆、不可再生的独一性。

光明网:《记忆与梦想》这样一组作品表达怎样的内容?

邓涵:如果将国家比作生命体的话,那么工业应是其中最重要的血管。近现代以来,国家命运的数次波澜都与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工业在历史的图景中留下了不可抹灭的痕迹。近几十年,中国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世界瞩目。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遗憾,例如历史记忆的碎片化和断续性。这幅作品正是以这样的契机,来探讨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将工业遗产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记忆与梦想》主要是从专业和人文的角度进行诠释,希望能在特定的时间点唤醒人们的回忆。某种程度上说,艺术的社会功效也正在于此。

如果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应是创作者本人基于“自我认知”而演化成的“文化表达”。而这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真诚。

光明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您的艺术创作、职业生涯有何积极意义?可否为想要申请基金项目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些建议?

邓涵:国家艺术基金不仅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还在精神上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艺术家努力发光发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年轻人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和方向,但创作的灵魂是不变的,希望大家真诚对待每一件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从不同的领域里汲取经验和灵感,尽可能地完善和提升自我的知识结构。

(光明网记者孙晓采访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