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368年正月初四,在和风煦日的钟山之阳,吴王朱元璋告祀天地,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今江苏南京市)为京师。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1)

同年闰七月二十七日,大明北伐大军进占通州(治今北京市通州区);当日夜,元帝妥欢帖睦尔率同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今北京市)。八月二日,大都为明军占领。

元帝北奔,明军占领大都,这是有天下之“大元”灭亡的标志。从此,“大明”成为新的天下共号。

1、“明王出世”:白莲教的信仰

元末割据群雄之蜂起反元,以兴复汉统或重建宋朝为政治号召;又有值得探讨者,即红巾军与白莲教的密切关系。韩林儿之被拥立为“小明王”,朱元璋之“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皆典出白莲教。

白莲教渊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陀净土法门;创始人茅子元,平江昆山(治今江苏昆山市)人。南宋绍兴初年,已为僧20多年的茅子元在淀山湖建白莲忏堂,“劝诸男女同修净业,自称白莲导师,坐受众拜。”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白莲宗,亦即白莲教。迁延至南宋乾道年间,由于太上皇赵构召见及赐封茅子元,白莲教“从此宗风大振”,逐渐传播开来。

白莲教的教义直接承袭了佛教净土宗的弥陀净土法门。按中国佛教的净土信仰,本分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门;前者礼念弥勒佛,后者礼念阿弥陀佛。两者都信仰某个净土的存在,以“往生”净土为修行宗旨。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2)

东晋以后,弥勒净土信仰渐趋衰弱,弥陀净土信仰则“郁为净土之正宗”。具体到白莲教,即崇奉阿弥陀佛,以往生净土即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行宗旨,宣扬“念念弥陀出世,处处极乐现前”。又茅子元创白莲教,发展了净土宗的结社念佛之风,而尤重师徒关系、宗门关系;这种组织方面的创新,也在白莲教日后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元朝,白莲教一派兴盛,为数众多、遍布各地的堂庵,各堂庵多则千百、少犹百人的信徒,使得白莲教“千枝万叶遍乾坤”。其间,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五月,鉴于白莲教徒接二连三的反元事件,政府曾经下令禁止白莲教;至大四年闰七月,元仁宗颁旨,又恢复了白莲教的合法地位。

及至元中后期,与白莲教有着较近亲缘关系的弥勒净土信仰之渗入白莲教,复使白莲教大为改观,白莲教徒除了信仰“弥陀出世”以外,也普遍接受了“弥勒下生”的宣传。

然则组织较为严密、流传已算长久、影响相当巨大、徒众成分复杂的白莲教,在元后期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终于成为一些反元起事的白莲教首利用的工具。而元末白莲教所宣扬的“弥勒下生”、“弥陀出世”即成极乐世界的教义,也唤醒了当时生活在黑暗统治下的广大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韩山童、刘福通组织的反元起义,宗教方面的背景正在于此。

2、“明王出世”:小明王

《元史·顺帝纪》所记略同,惟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明初史官“欲为明太祖讳,为明之国号讳”,所以官修的《元史》不及“明王出世”之说。而事实上,“明王出世”正是“大明”国号的来源,大明皇帝朱元璋也正是承小明王而起的。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3)

考元末明初之著述,韩林儿称“小明王”。韩林儿为韩山童之子,子既称“小明王”,则韩山童在世时或以“明王”、“大明王”自称。

又无论明王、大明王、小明王,都当出自韩山童所倡言的“明王出世”。韩山童为白莲教徒,元末白莲教宣扬“弥勒下生”、“弥陀出世”;如此,韩山童倡言的“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之“明王”,或即弥陀。事实也正是这样。

弥陀即阿弥陀佛。白莲教徒诵读的主要经典《大阿弥陀经》云:

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明丽快甚,绝殊无极,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而为诸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超日月光佛。其光明所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既然阿弥陀佛是“诸佛光明之王”,也就是“明王”,“弥陀出世”自然也就是“明王出世”。

明王为什么要出世呢?

因为天下大乱了,红色的明王将来到人间,拯救苍生,然后就是没有痛苦与不平,充满庄严、清净、富足、美妙的极乐世界。

再者,出身白莲教世家的韩山童,既以“弥陀佛下生”与“明王出世”并举,那么“明王出世”也只能出自其本教——白莲教的经典。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4)

韩山童起事不久即被捕遇害。1355年二月,刘福通奉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到亳州,尊为“小明王”。韩林儿之为小明王及立国号宋,显然是继承父业,即一方面以反元复宋为政权的正统基础,另一方面又以白莲教的“明王出世”为号召;其“兵以红巾为志”,则既有象征赵宋火德之意,也符合其宗教信仰,因为“明王”阿弥陀佛就属红色。

小明王韩林儿的宋龙凤政权,存在了12年: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建都亳州,十二月移驻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四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破汴梁(北宋故都,今河南开封市),自安丰迎接小明王入居,定为国都;又次年秋,汴梁失守,复退据安丰;龙凤九年,小明王所封吴国公朱元璋迎小明王与刘福通迁居滁州(今安徽滁州市);龙凤十二年(1366年)十二月,吴王朱元璋以迎赴应天为名,暗中指使大将廖永忠中途沉小明王韩林儿与刘福通于瓜洲江中,于是宋亡。

3、“明王出世”:大明朝

宋亡明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大明”国号与宋皇帝韩林儿“小明王”尊号有着明显的表面承袭关系,明孙宜《洞庭集》之《大明初略》即云:“国号大明,承林儿小明号也。”而所以如此,又与朱元璋的发迹过程联系至为密切。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5)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幼名重八,濠州钟离(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人,贫农出身。小时候为地主放牛牧羊。朱元璋17岁那年(1344年),淮北大旱,继以瘟疫,朱元璋父、母、长兄皆病死。九月,孤苦伶仃的朱元璋入皇觉寺(故址在今凤阳县西南,后移县北并赐名大龙兴寺)为行童(即僧侣的仆人)。

为行童约50天左右,皇觉寺因为灾情太重,收不到租米,僧人们纷纷出门云游,朱元璋也被打发出门,扮作和尚模样,外出游方。朱元璋在淮西游方约4年;其时,这一带正是彭莹玉潜伏活动、白莲教传播的地方,朱元璋深受影响,遂入白莲教。1348年底,朱元璋回到皇觉寺。

1351年五月,颍州白莲教首领刘福通起义,陷颍州;八月,白莲教徒芝麻李、彭大、赵均用等起义,陷徐州,又白莲教首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等起义,十月陷蕲水。次年二月,定远土豪、白莲教徒郭子兴响应刘福通红巾军起义,陷濠州,自称元帅。在这种情势下,经过小时放牛伙伴汤和从红巾军中的来信劝说、朱元璋犹豫不决中的卜卦问神,后来的大明皇帝朱元璋终于决定离开皇觉寺,参加红巾军。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6)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初一,25岁的朱元璋投入郭子兴部为步卒。朱元璋小时进过几个月私塾,识得一些字,作战又机智勇敢,于是在郭子兴军中提升颇快:先为郭子兴亲兵九夫长,再娶郭子兴养女马氏为妻,而为郭子兴女婿,回乡招兵后,更为总管,并在征得郭子兴同意后,率贴身将士外出发展。

外出发展的朱元璋,1353年略定远,下滁州;1355年克和州,并奉郭子兴命总诸将。1355年三月郭子兴病亡。五月,小明王命郭天叙(郭子兴之子)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军中文告均用宋小明王龙凤年号。九月,郭天叙和右副元帅张天祐攻集庆路(治今江苏南京市)时双双战死,于是朱元璋继任都元帅,尽有郭子兴部将。

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而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发展至1359年时,朱元璋已有今皖南、苏南、苏皖江北以及浙东等地,从而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

此时的朱元璋,仍奉韩宋龙凤政权为正朔。1356年,小明王升朱元璋为行枢密院同佥,寻升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359年,复升任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1361年,小明王更封朱元璋为吴国公。1363年,再迁中书省右丞相。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7)

又此一时期,反元复“宋”也仍是朱元璋征讨元廷的旗帜,如1359年朱元璋克婺州后,设浙东行省于金华府,省门建二大黄旗,旗上书:“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又两傍竖立二牌,牌上写:“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

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按自1356年以后,朱元璋即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应天府属吴地,又是三国孙吴的都城建业,小明王1361年封朱元璋为吴国公盖以此。

而及1363年时,朱元璋之劲敌大汉陈友谅已经败死,陈友谅之子陈理被围于武昌,指日可以肃清;又平江张士诚局促自守,不能为害。

当此形势,朱元璋自立为吴王,虽然文移布告仍用“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双重名义,但已设置百官,建中书省,并立长子朱标为世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称吴王之前,1356年三月改称周王的张士诚,已于1363年九月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市)自立为吴王;然则朱元璋仍称吴王,正表明了其摆脱龙凤政权控制、独立建国的心志。按此前若干年,民间已流行“富汉莫起楼,贫汉莫起屋,但有[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的童谣;朱元璋为了应童谣之“吴家国”,自然非得称吴王不可。

又朱元璋害死小明王(1366年十二月)、包围张士诚的1367年(丁未年,未于十二生肖属羊),为了再次应童谣,遂罢用龙凤年号,改称吴元年。

吴元年十二月,平江张士诚已被执自缢,浙东方国珍已势窘投降,进取福建的水陆两军都势如破竹,南平两广的第一路军也已出发;又北伐大军已经克定山东。在这一片捷报声中,在重建统一已经指日可待的欢庆时刻,应天的文武们奉表劝请吴王朱元璋正位皇帝。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8)

几天后,朱元璋搬进了新盖的宫殿,并祭告上帝说:

“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亦不敢不告上帝皇祇。是用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祇。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祇来临,天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

而精通天文地理的刘基刘伯温,早已看好了天象,次年正月初四那天,果然“天朗气清”,换言之,吴王朱元璋获得了“上帝皇祇”的恩准,“可为生民主”,于是就在那一天,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综上所述,“大明”国号的由来,想必已不需要再详加证。

盖朱元璋17岁入寺为行童,再为游方僧约4年,并入白莲教,又回寺为僧3年多。早年的这番经历,使得朱元璋对白莲教的主要经典《大阿弥陀经》相当熟悉,对韩山童所倡的“明王出世”口号及韩林儿身受的“小明王”尊号之出典,也应当了然。

在这样的前提下,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是意在向天下臣民表示:

经历了这场大动乱以后,新皇朝的建立,乃是光明世界的到来,从此天下“大明”,仿佛明王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再就朱元璋个人言,开国而号“大明”,也未尝不是对自己出身佛徒的一个纪念,因为自古以来,由和尚而掌有天下的仅他一人,如果真的有“诸佛光明之王”问世,那么这位“明王”舍他又能是谁?他就是佛教明王的化身!

4、大明之意的人为诠释

朱元璋自1353年始克定远、独力发展以来,即大体坚持了动员一切反元力量、争取不满蒙古贵族统治的汉族地主儒生支持的政策。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9)

首先就出自红巾军系统的武将来说,他们大多起自淮西,受了“彭祖”彭莹玉的教化;其余的不是郭子兴的部曲,就是小明王的故将,或徐寿辉大宋、陈友谅大汉的降将。总之,都是白莲教的信徒。

朱元璋以出自白莲教经典《大阿弥陀经》的“大明”作为新皇朝的国号,表示出了新皇朝是继承小明王而起的意思,所有的白莲教徒也都是一家人,应该团结在一起,在“大明”的治下,共享富贵。这在出身红巾军的人看来,无疑显示了打天下时的“主公”、坐天下时的“今上”,并没有忘本。红巾军系统对此的欣慰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其次,对于更广大的、深受宗教影响的天下臣民来说,“大明”国号有着双重的效用:

一方面,“大明”国号告诉亿兆斯民,“明王”已经出世,你们理当安心,理当老实本分地享受“明王”治下的和平安宁、幸福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大明”国号也警告那些有心效尤的后来者,“明王”已经在世,“明王”仅此一家,其余的全是假冒,你们不必再痴心妄想了,因为百姓万民不会相信,你们已经无所藉口,你们应该收敛起不轨的心思,来做大明的顺民。

再次,朱元璋重视儒生,招揽与相信儒士。名儒望族的合作,参预谋议,本来就是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脱颖而出、得取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朱元璋手下的儒生文臣集团,固然大体不信什么白莲教,且视“明王出世”为滑稽;然而,秉承着深厚的经史学术功底,对于这个起自红巾军,但是已经蜕化变质、与中国历史上传统皇朝并无多少区别的“大明”皇朝,儒生文臣们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也可以不费力气、不伤脑筋地为“大明”附会出许多的“秘义”。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10)

而且这些“秘义”,由于渊源久远,他们乐于讨论;由于冠冕堂皇,他们津津乐道。

比如说,“明”字为“日月相依”之形,有“交放光辉”、“光明”之义。在古礼有祀“大明”(即祭日)、“朝日夕月”(春分拜日于东门外,秋分拜月于西门外)的说法;而千余年来,“大明”和日月均是朝廷的正祀,无论列作郊祭或特祭,都为历代皇家所重视。如此,国号与祭典相合,自是大吉大利。

又比如说,在阴阳五行说里,南方为火、为夏、为阳、色赤,北方为水、为冬、为阴、色黑。

映证到现实政治上,“元”为玄“元”,“明”为炎“明”。所谓“玄元”,北方颜色黑,而玄即黑;又“大元”国号与《易经》“大哉乾元”有关,而“乾为天”,又“天玄地黄”。

至于炎“明”,朱元璋起自红巾军;既称吴王,统一军装为红色,树立红色旗帜;及至称帝,徐达等上奏朱元璋称“钦惟皇帝陛下,……握赤符而启运”,朱元璋《与元幼主书》称“今我朝炎运方兴之时”。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11)

明刘辰《国初事迹》即于此申绎道:“太祖以火德王,色尚赤”;明黄瑜《双槐岁钞》卷一《圣瑞火德》也胪列资料,考述明太祖“以火德王”之由。虽然事实上朱元璋即帝位后,由于形势改变,并未倡议讨论德运,推定行序,但社会上仍以“大明”为火,“炎明”也就仿佛于“炎汉”。

简而言之,“大元”建都北方大都,起自更北之蒙古草原,“大明”建都南方应天,起自南方之江淮之间;那么,以火制水,以阳消阴,以明克暗,以炎“明”压玄“元”,都是有说法的,而南方之必然平定北方,大明之必然平灭大元,也就实在是阴阳五行的天定了!

再比如说,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火神祝融是帝颛顼之子,祝融故墟则在南方的金陵(即今南京),而巧合的是,“以火德王”的朱元璋正是“帝颛顼之后”,其祖籍即“本家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明朝又正好定都在金陵;更巧的是,祝融亦名“朱明”,意其赤热光明,“朱明”且把皇帝的国姓“朱”和朝廷的国号“明”天衣无缝地联在了一起。

诸如此类,虽然可以视为巧合甚或附会,但在儒生文臣们看来,更宁愿相信这些都是多少世代前的天意!

明朝国号的由来和来历(明朝国号为何是)(12)

其他可以有说者,如历史上的中原皇朝宫殿名称,有大明宫、大明殿;《诗·大雅》有叙述三代之周开国历史而归于天意的《大明》诗篇……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