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

小安东没死,他和二妞还有了八个孩子,八个儿子八个姓,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都是对牺牲战友的思念和牵挂,这样的奢望出现在《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一节的结尾,感动了无数观众。

然而,一声“唉——这怎么可能?”又不得不让我们面对残酷的现实。小安东没有牺牲,他的故事感动公安局长才破例有了八个孩子,可以有八个姓,这些都是美好的想象。因为让小安东活着回家娶二妞,这是全连所有人的渴望,为此他们都拿命护着小安东。

电视剧《功勋》第一单元写的是李延年。让我们随着历史镜头,重回那场惨烈的346.6高地争夺战,感受一下那血染的风采。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1)

1951年10月8日,23岁的李延年踏上了收复346.6高地的征程,掀开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页。

一年前的这一天,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仅仅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通过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就将“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打到了谈判桌上。

美国一开始只是想借谈判喘口气,再通过军事打击来谋求谈判桌上的利益。中朝坚持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美军却说“就凭我的飞机大炮、军船舰艇,你们必须给我后退几十公里。”

敢跨过鸭绿江揽这瓷器活,志愿军当然不给美国人面子,严词驳斥拒绝。美方干脆撕破脸,轰炸朝中代表团住所,发动了夏秋季攻势和“绞杀战”,企图以军事压力迫使朝中方面就范,使谈判中断63天。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2)

志愿军迅速发起反击,将战争切换到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以“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粉碎敌人的梦想,将狂傲的美国人打回谈判桌。

10月8日,谈判已中断一个多月,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紧要关头,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8团3营7连指导员李延年凭着勇毅和谋略给美军好好地上了一课。

李延年所在的47军1951年4月作为生力军入朝作战接替65军防务,确保临津江以东阵地安全。几个月下来,他们面对的美军、土耳其、比利时等国精锐部队,阵地寸土未丢,还大踏步前进了不少。

9月底,美韩军队发起秋季攻势,346.6高地被美骑一师一个加强连占领。346.6高地名不见经传,但却是个战略要地,有它在手,就能控制涟川至铁原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418团3营奉命夺回并坚守346.6高地。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3)

346.6高地并非是一座山,而是由五个并排山头组成的“立体墙”,最后一座是山峰。这堵“墙”的前面依次是几百米的开阔地和一条小河。就是这片开阔地,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成为志愿军通往阵地的鬼门关。

9连左翼主攻,8连为预备队,李延年的7连右翼助攻。没抢到“头攻”,战士们相当不服气,十班班长张德福更是当面批评李延年“怂”,没有积极向上要任务。

但李延年跟战士们讲:“发牢骚不算本事,有本事就把助攻打成主攻!”原来,他早就看出了其中的道道,谁能安全快速通过那300米开阔地才能触摸到那堵“墙”。

8日晚,3营发起346.6阵地抢夺战,一阵炮火攻击后,7、8、9连发起了冲锋,机炮连跟进。

敌人的炮弹不要钱似的,铺天盖地,持续不断,五座山头前面的300开阔地完全变成了“耕地”,翻了一遍又一遍,弹坑连着弹坑。要上去!更要让战士们活着走上阵地!李延年站在河边,看着敌人的炮弹,又看看手表……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4)

敌人炮火刚停,他命令部队停下,自己只身冲进开阔地。漫天炮火再次腾起,战士们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敌炮几个回合后,满身尘土的李延年安然无恙地回来了。他蹚出了一条活着穿越“炮耕地”的办法。

李延年摸清了敌人大炮打、停的时间规律,让战士们按照这个规律,轰炸时跳进弹坑隐蔽,停歇时撒开腿跑,人均间距3米,这样不停“卧倒”“跃进”,在炮火封锁区中前进。

穿过开阔地,张德福带领先头班快速冲向第一个山头,敌人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这么快穿越炮火封锁线,生龙活虎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没几个回合,山头易主,十班第一个收复失地。

紧接着,蹚过“禁区”的一班、四班、七班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扑向第二、第三、第四座山头,快速拿下。此时只剩下最后一座主峰了,担任主攻任务的9连只有一个班抵达阵地,7连已经将助攻打成了主攻。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5)

谁也没有想到,9连和8连没有顺利通过敌人炮火覆盖的开阔地。死里逃生的的9连战士告诉李延年:“九连和八连在通过开阔地时,被敌人炮火覆盖,伤亡殆尽。”

李延年听罢,怒火满腔,立即指挥部队向最后的主峰发起猛烈进攻。誓要打主攻的十班班长张德福又一马当先,率全班从右翼摸到了距敌仅30米的地方,遭遇敌人机枪疯狂扫射,他头部负伤。

一时间,张德福头上鲜血直流,他却不顾痛疼,让战士朱协甫帮他拧开手榴弹,拧一颗,他扔一颗,直到他扔出第13颗手榴弹,敌人的机枪全部停摆。战士们一鼓作气冲上山顶,346.6高地五个山头全部拿下。

张德福却已成血人,晕倒在地,被抬上担架,李延年追着担架喊:“张德福!张德福!”可这位当面批评“领导”的耿直汉子,视荣誉为生命,把一切都献给祖国和人民,却早已没有醒过来。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6)

关于张德福没有太多的资料,在中华英烈网上,抗美援朝牺牲的“张德福”多达10位。费尽周折,小编找到了那位帮他拧手榴弹盖的朱协甫的资料,看了催人泪下。

朱协甫直到2017年才找到了家,年龄、籍贯,特别是47军140师418团3营7连的身份,还有他的亲人的回忆,这些信息罗列在一起,最终才确定埋骨异域的朱协甫是湖南常德汉寿籍人。

朱伦华是朱协甫的女儿,“志愿军烈士寻亲服务团”帮他“找到”父亲时,她已经71岁。朱伦华至今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走时拿着一把伞,只有三四岁的她抱着父亲的腿,死死不放。

父亲还是“狠心”地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几十年,父亲离家的情景一直印在朱伦华的脑海里,她怎么也没想到,那竟是永别。

346.6高地争夺战,朱协甫并没有牺牲,他是在1953年1月朝鲜长峰郡作战时牺牲的。乡政府送来朱协甫生前物品、证书等,却不知道他埋骨何方。几十年里,朱伦华一直心心念念,却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找不到,只知道在朝鲜。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7)

一段插曲,我们再回到战场上。

收复高地,意味着敌人疯狂的抢夺与报复很快接踵而来。伤亡较小的7连主动承担起主峰和四号山头的守备任务,李延年迅速带领朱协甫他们连夜修好工事,挖好坑道,构筑掩体,迎接天亮后美军的“暴风骤雨”。

9日早晨,最先光临的是美军八架飞机。巨大的轰鸣声,炸弹落下时的鸣叫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漫天飞扬的尘土和地上留下的一个个弹坑,形成一幅多么惨烈沧桑的画面。装满炸弹的飞机来回折腾了三四圈,直到泄空所有炸弹才扬长而去。

天上完了,接着就是地面大炮的“洗礼”。炮弹一排排、一阵阵呼啸而至,爆炸声像连环雷一样没有间隙,炸得让人产生幻觉。都说美军战术不咋的,就会“打钢铁”,可承受这“打钢铁”的滋味,该有多么难受,该要付出多少牺牲!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8)

飞机大炮刚过,敌人就开始发起进攻了。一个个被炸得耳鸣的“土人”从土里爬出来,满面尘土,甚至连谁是谁都没法分辨。但他们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将“挨炸”的愤怒全部发泄出来,一鼓作气打退敌人的反扑。

敌人当然不会就此罢休,第二个轮回又开始了,依然是飞机炸、大炮轰、地面冲,简单粗暴地“打钢铁”。这样的洗劫持续四波,志愿军的阵地寸土未丢,这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坚守。

李延年再次清点人数时,七连7名干部仅剩自己和三排长,部队也只能勉强凑齐4个班,40多个人。要命的是,电台也成了牺牲品,他们彻底和上级失去联系。一切只能靠自己了,阵地坚决不能丢!

此时,原本主攻的9连只剩下一个班,8连一共只有19人,干部只剩下排长宋国亮;机炮连连长王财、指导员王荣宝还在,但全连也仅剩下15名战士。出征时,四个连数百号人,现在346.6阵地就只有这几十名钢铁战士。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9)

李延年决定将四个连重新整编,形成9个战斗班,重新任命班排长,召开紧急会议,将幸存的5个党员干部组成临时支委会,统一指挥战斗。李延年已经豁出去了,他说:

“现这个时候,我就不客气了,由我当临时召集人;如果我牺牲,由机炮连指导员王荣宝当召集人。我们的任务,就是坚守阵地。”

就这么点队伍,要守住五个山头,谈何容易!刚刚部署完,已经是下午2时,敌人第五次进攻又开始了!每个山头下,都是蜂拥而上的敌人;每个山头上,却只有那么一二十位志愿军战士,战斗之惨烈可想而知。

哪一个阵地都是血战。八连九班战士高青山一个人就投出20多颗手榴弹,又捡起敌人的卡宾枪,撂倒5个。机炮连指导员王荣宝眼看敌人快要接近我交通壕,他高声喊道:“跟我冲!”带领大家跃出战壕,追着敌人猛扫,他腿脚负伤,倒在地上……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10)

打得最激烈的是七连一班的阵地。他们击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打到最后只剩下班长滕桂桥一个人了。他没有退却,打光了所有子弹,扔光了手榴弹,抓起最后一根爆破筒,冲进敌群,随着一声轰响,敌人倒下一片,又一个“杨根思”闪现在朝鲜战场。

勇士们硬是击退了敌人第五次猛攻,舍命守住了阵地,五个山头一个没丢,此时已经是下午4时。这一战下来,又失去了一个班的力量,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李延年就带领大家从死去敌人的身上“抢”。

就在这时,一个好消息来了!联系不上李延年他们,师部派二连副连长带着一个排和电台赶来了!师长直接通过电台告诉李延年:“你们打得真漂亮!立了大功啊!要继续狠狠地打击敌人,师部炮火会全力支援你们!”

天黑前,疯狂的敌人继续发起两轮攻势,但有了师部炮火支持,李延年的底气更足,任凭风浪起,阵地依旧在。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11)

10日凌晨5时,接防的部队赶来,坚守了两天三夜,打退敌数次反扑,美军丢了阵地,止步未前,还付出600余人的伤亡代价,李延年他们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

李延年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文”,枪法如神、敢冲敢打的“武”,摸清敌炮击规律过险区、利用两阵地交叉点躲避炮火的“谋”,还有7人闯敌营、身先士卒的“勇”,《功勋》将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李延年刻画得更加丰满、生动,这就是志愿军前线指战员活生生的形象。

不过,正如李延年晚年所说“你们都不在了,荣誉却归我……”《功勋》就是用一个人来展现一群人,来展现一个时代的精神。这也就是《功勋》结尾为什么会有中弹的小安东没死,活着回去和二妞生了八个孩子,八个孩子八个姓的缘故。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12)

试想想,抗美援朝,和十班班长张德福同名同姓的烈士就多达10位。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张德福”牺牲时30岁,四川省德阳市广汉、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德福”牺牲时才20岁,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的“张德福”牺牲时年仅18岁。

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壮?他们又是为了什么连命都不要?

那个年代有千千万万个李延年和滕桂桥、张德福,他们的愿望质朴而纯真,他们就是要用命来为后一代打这一仗,就是希望千千万万个二妞能幸福,千千万万的青年能够安居乐业、娶妻生子,家不能受辱,国更不容欺……

小安东真的生了8个孩子吗(小安东8个儿子8个姓)(13)

导演这样的结尾妙笔生花。小安东活着就是为战友们看着他们以命换来的美丽新生活,孩子便是他们的期望与延续,这是对生前战友的怀念。牺牲的,活着的,没人能忘掉、决不能能忘掉那一群最可爱的人。

李延年更不能忘记,他捐出了所有的勋章和证书,却一直珍藏着并肩作战的战友的照片,他时常拿出照片,自言自语:“现在你们都不在了,我活下来了,是你们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美好!”

参考资料:《决战朝鲜》《中华英烈网》《解放军报》《常德日报》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