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

今日6时20分,迎来处暑节气。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处暑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明“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天气逐渐转凉。真正的秋天,就要来啦!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1)

处暑的暑

一沁

处暑并不消极,也不平稳,更不折腾。

处暑的暑不消极。她是夏与秋转换的使者。没有这个暑,夏将闷死,秋将窒息。细细想来,这是公平的。凉热转换总要有一个点,就像人生百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心中平,世界才会平。处暑到了,一浪一浪平息的远不止是燥热、烦闷。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的意思就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通过这个“点”,随之而来的将是凉爽和凉爽后面的收获。对待处暑以后的日子,窃以为,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生活其实就这么简单,人生亦然。

太原早秋

【唐】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2)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3)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却不声。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4)

祭祖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5)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普渡布施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出游迎秋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6)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7)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处暑吃鸭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8)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通常处暑当日,北京人就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广东沿海受台风影响有大到暴雨

22日20时至23日20时,华北、东北等地有中到大雨,受台风影响,广东有强降雨。山西中南部、河北西部和中北部、北京、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中部、辽宁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四川盆地西南部、广西东部、广东中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南部沿海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琼州海峡有7~9级风,南海北部有10~14级风、阵风15~16级。

养生常识

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秋乏”。这就需要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处暑后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可适当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

处暑的时候我们有哪些习俗(看看有哪些习俗)(9)

早晚添衣,睡觉盖被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早晚气候温差大,早晨夜间要注意添加衣服,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

轻松运动,调养精神

处暑之后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而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ID:rmrbwx)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