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

这几天在热搜的夹缝中,我刷到一则奇葩新闻:

一个妈妈为了提醒自己11岁的儿子期末好好复习,特意在他生日宴会上送来一款插满课本和练习册的蛋糕。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1)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送就送呗,关键上面还印着:地球一天不毁灭,你都得写作业。

结果不出意料,孩子崩溃大哭。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2)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视频是这个妈妈自己传到网上的,估计她心里还挺得意,想给网友们秀秀自己颇有创意的庆生方式。

没想到留言区“翻了车”,一窝蜂都在指责这个妈妈的不是。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3)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4)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5)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6)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7)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8)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这妈妈有些纳闷,孩子过生日我开个玩笑罢了,想借此提醒孩子好好学习,有什么问题?

开玩笑没问题,但拿孩子生日开这种玩笑,就成了问题!

生日是孩子一年中最开心、最期待的时光,你却还拿作业、课本、期末考刺激孩子,冥冥中传递给孩子的潜台词是:“和你的生日和快乐相比,妈妈更看重你的作业和成绩。

即便其中包含着妈妈的爱和期待,但也包含了太多的目的性。

从满怀期待到心凉半截,这样的情绪转变,孩子不厌学,就谢天谢地了!

我也发现,有些家长就很离谱,经常打着「为孩子好」 的名义,给孩子找不痛快。

就像下面这些做法,对孩子而言,真的有毒!

蛋糕插满课本,生日惊喜变惊吓

视频中的妈妈事后解释,之前和孩子商量好了生日要给他一个皮卡丘蛋糕,但最近要期末考试,想借此激励孩子好好备考。

这妈妈的行为,我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更离谱的是,这样来自家长的「骚操作」,在网上还一抓一大把:

妹妹3岁生日,妈妈坑娃蛋糕上满是小学课本;

妈妈给小学生儿子准备神秘礼物,打开竟是练习册;

孙女过生日,奶奶恶搞送课本蛋糕,孙女当场泪奔…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9)

▲某红书上家长给孩子的“课本蛋糕”

这些家长都好像得了什么大病,就喜欢在孩子生日最开心的时候,给孩子找不痛快,然后还沾沾自喜。

学习好的孩子过生日,送一套课本,以资鼓励;

学习差的孩子过生日,送一套课本,勤能补拙;

学龄前的孩子过生日,送一套课本,笨鸟先飞;

高年级的孩子过生日,更要送一套课本,查缺补漏。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10)

▲某站上家长给孩子送练习册

或许在他们看来,孩子生日和满是课本的蛋糕更绝配,一是能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二是能开个玩笑娱乐一下。

但不管是望子心切,还是单纯娱乐,这都不是孩子喜欢的庆生方式!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过生日,老公给你送来一个插满钢丝球、吸尘器和塑胶手套的蛋糕,上面印个“地球一天不爆炸,你就得做家务”,你炸不炸?

或者老板送来一个插满Word、Excel和PPT,写着“地球一天不毁灭,你就得加班”的蛋糕,你烦不烦?

收到这样的生日「惊吓」,谁能笑得出来?

任何惊喜,只有当事人觉得开心才称得上是“惊喜”。即便至亲,孩子觉得难受,只有大人觉得开心,就不叫惊喜,而叫「过分」!

这样的做法,满足了家长说教、炫耀的欲望,凸显了家长的权威和地位,却在精神上狠狠地扇了孩子一巴掌!

在亲朋好友面前揭孩子短

要说家长们最喜欢做,而孩子最不喜欢的事,当众揭孩子短,肯定榜上有名。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大人们各自谈论自家孩子,常常会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大人们聊着聊着,就喜欢扯上孩子的“糗事”。

比如孩子小时候上错厕所、干坏事被发现、考试拿低分、跟父母闹别扭、因为某件事嚎啕大哭、害怕某件事某个人等等...

父母把孩子的这些过往当作“笑料”作谈资,其余大人也喜欢拿这些“梗”打趣孩子,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有些父母,说到兴致之处还忍不住哈哈大笑或者重提旧事指责几句。

但孩子们却并不喜欢这种被人当笑料的滋味。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11)

▲图片来源:头脑特工队

这些糗事对大人来说是“段子”,是“爆梗”,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有位网友就曾在某乎吐槽:

过年一群亲戚在我家吃饭,吃着吃着,我妈就开始讲我的糗事。

关键是我还跟她说了,不要讲!不要讲!不要讲!!!

不止一次了!每次都会说!

我都忍不住想爆粗,她还屡教不改,我也是无语了!

这似乎是中国的一种习俗,或者说是谦虚过度导致的。

父母很在乎自己的孩子,又不好意思老是说自家孩子的好,于是只好揭孩子的短,掩饰一下内心的自得。

但这样太伤孩子的自尊!稍大的孩子听到这样的阶段,甚至还会觉得父母在侮辱自己,因此对父母产生怨恨。

这样说毫不夸张。

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挺厌烦被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糗事?哪怕是至亲?

孩子的很多糗事根本不适合对外“宣传”,恰逢年关,家长们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别接孩子的短!

总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还记得《少年说》中委屈的学霸男孩吗?

这名男孩登上天台向妈妈大喊:“每次我数学考满分,我妈却总是会说,很正常,别人比你厉害的多了去了。”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12)

▲图片来源:《少年说》截图

很难想象,一个头顶学霸光环的孩子,心中竟然充满了委屈。面对儿子的哭诉,站在台下的妈妈却回应:“我就是怕你骄傲,想让你更努力。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13)

▲图片来源:《少年说》截图

或许在她看来,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是在激励孩子,帮助自家孩子认识自身的不足,更好地提升自己。

但男孩听到这话,却哭得更大声了...

很显然,这位妈妈的“激励”孩子是有问题的,这种来自家长的比较,是孩子心中最讨厌的教育方式

一位知乎网友分享自己的故事:

从小到大,成绩并不算拔尖的她,在父母眼里,自己和别人根本没得比。大学没毕业,父母就说:看看你上专科的同学,都可以赚钱养家了,你这么大了还让家里操心。国外读研时,她读的专业课业繁重,而室友相对轻松就去做了兼职。父母却念叨:别人能打工,你就不能打?毕业刚工作,父母又说:读研有什么用,你姐工作几年,就有了房子首付钱。一路成长,一次次努力重建的自信,总是在这样的对比中被打击得无影无踪。

育儿专家兰海老师说过,经常这样对比,孩子会容易变得习得性无助,并缺乏上进的信心。当父母用比较的眼光,总拿孩子的弱项跟别人的优势比,会严重挫伤其自尊心,让孩子产生绝望无助的心态。

孩子们长期背负着不如别人的心理压力,最终就会压垮掉他们内在的自我。

写在最后

其实,不管是给孩子送满是课本的生日蛋糕,还是当众揭孩子的短,亦或是经常拿孩子与别人比较,不见得家长是多么想“损孩子”。

但本质上却反映了家长们对孩子情感需求的漠视,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武志红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喜欢上蹿下跳,爬树翻墙。有一次他爬到几米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

他父母看见之后,觉得他没什么事,就把他放在炕上,然后就外出打工了。

他的家庭就是那种情感不流通的家庭,没人看见他的痛楚,也没人关心他的脆弱。

一个人在炕上躺了三天之后,他觉得自己要死了。他不想让自己死在冰冷的屋子里,于是他从炕上爬下来,爬到院子里,才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后来,他恢复了,有一天他跑到稻田里,看着天空想了一整天,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是不能依靠的,今后要靠自己。

武志红老师说,很多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对父母有过这样的想法,就是终于认识到,父母不是那个可以依赖的人。

这种失望,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小失望”累积,最后在一个节点统统爆发...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14)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让孩子失望呢?

答案很简单,父母要成为一个“好的客体”。

即孩子从父母的行为和言语中,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值得被爱的。

具体可以是:按孩子的合理请求,给ta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在他人面前,真心实意地夸夸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不拿孩子与别人比较,即便有所落后也对孩子充满信心...

任何好的教育,都不如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有治愈的力量。

作家刘娜 曾经分享过自己儿子的一段话:

“这是我的妈妈,她今年8岁了。生下我之前,她只是一个女孩子,生下我之后,她才是一个妈妈。我今年8岁了,所以,我的妈妈也8岁了。

我8岁的妈妈,有时也不够好,做事有点追求完美,偶尔还爱发脾气。

但是,我很爱她。因为,8岁的妈妈和8岁的我一样,都不够好,但都很努力。”

我们的孩子总是在无条件地爱着我们,哪怕我们并不完美。

可我们呢?却总是在日复一日的育儿焦虑中忘记了养孩子的初心,给这份爱带上枷锁。

其实养育一个孩子,本身就是一场自我疗愈和成长,更是和孩子的双向奔赴。

6-12岁儿童生日切蛋糕寄语(生日惊喜变惊吓)(15)

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

有机会陪ta走这一遭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诗人海子 曾在《活在珍贵的人间》里写着: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这太阳,正如孩童无忧无虑的笑脸;这水波,恰似父母最清澈的爱与温柔。

2022年才刚刚开始,这一年请好好爱护你的孩子。

ta敲了1000个肚子,带着对你满腔的爱与信任,才风尘仆仆地找到你。

所以,请给ta的童年,多一些阳光和快乐吧!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均以注明出处,我们仅作分享使用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