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的(刘备的奋斗史30年不放弃)

刘备是蜀汉的创立者,铁杆反曹人物,许多人心中的“明君”(尤其是罗贯中) 历史 书上说刘备具有汉朝皇帝的血统(有争议)不过,这对早年的刘备来说,似乎没什么实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刘备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刘备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的(刘备的奋斗史30年不放弃)

刘备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的

刘备是蜀汉的创立者,铁杆反曹人物,许多人心中的“明君”(尤其是罗贯中)。 历史 书上说刘备具有汉朝皇帝的血统(有争议)。不过,这对早年的刘备来说,似乎没什么实惠。

刘备在184年“出道”: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因为自己的低微出身,黄巾起义结束后,刘备没有捞到什么实惠。

从184年到208年,可谓刘备辗转飘零的24年。这24年,对于刘备来说,就是:提着脑袋,30年,刀光血雨,挨打不放弃;从投奔“巨头”,到变成“巨头”;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

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1、刘备早年的辗转岁月

184年黄巾起义被平定后,刘备一会儿当县尉、一会儿被裁员、一会儿主动离职或者被动离职。有名的刘备鞭打督邮的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间段内。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老先生为了不让刘备的形象被“玷污”,硬生生让张飞出来背锅。

从184年到190年左右,刘备一直在地方上“浪荡”,当了一会儿芝麻小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刘备的出身一般,刘备的汉朝皇帝亲戚的身份貌似没有什么用,朝廷内、地方上又没有大靠山,如何能平步青云?

刘备免不了还是要从基层奋斗起。

但芝麻小官,这怎么能让胸有大志的刘备满足呢?

2、第一次投奔“巨头”:效力公孙瓒

190到194年,刘备在公孙瓒手下效力。刘备和公孙瓒曾经一起游学,两人有些交情。此时的公孙瓒,在北方的幽州一带,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有了一定的名气。

不过,在公孙瓒麾下,刘备似乎没有得到重用。在这段时间,刘备在平原当了小官,基本上就是县令一级别的官员。

刘备除了帮助公孙瓒抵抗袁绍外,就是出兵援救被农民起义军攻打的孔融。是的,就是那个“孔融让梨子”的那个懂事的孔融。

虽然有了自己的小部队,可是这样的日子,对于刘备来说可不算成功啊。下一步棋怎么走?

3、意外当上封疆大吏,日子却备受煎熬

194年,徐州地区发生变故。曹操率军猛攻徐州。徐州领导人陶谦自知不敌,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此时曹操的后方被吕布一伙人偷袭。曹操后院失火,不得不回师。

刘备彻底脱离公孙瓒进入徐州。

更让刘备意外的是,194到196年,刘备继承了陶谦的徐州地盘。不管陶谦怎么想的,徐州地盘终于还是归了刘备。此时的刘备肯定是兴奋的,毕竟自己奋斗了十年,前面都是小打小闹,如今却意外成为封疆大吏。

此时的刘备跨入封疆大吏的行列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阀之一。不过,刘备在徐州的日子不好过啊!几乎可以用“煎熬”来形容。

虽然当上了徐州的一把手,刘备手下也有军队,可是徐州本来是陶谦的地盘。陶谦的旧部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服气刘备,这些人或明或暗反对刘备。

刘备还来不及整顿内部呢,外部的压力更大。

曹操在西边,仍然惦记着徐州;南边的袁术,一直看刘备不顺眼,一直想着赶走刘备夺取徐州;更要命的是,上文中偷袭曹操的吕布被曹操打败,也来到了徐州周围。一时间,刘备焦头烂额,曹操那边暂时按兵不动,但是袁术那边兵多将广不好惹,吕布更是骁勇善战,驱赶和收编吕布是两难的选择。

总之,刘备虽然当上徐州一把手,可是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压力山大。 对内,陶谦的旧部还没有被完全整合呢,这些人很不稳定,一时半会儿他们都不服气。外部,吕布虽然和刘备示好,但是这个人两面三刀,刘备不得不防。刘备只得把小沛划给吕布,让他暂时安分一些。

这里多说句,有人觉得刘备不该收留吕布。其实这不是收留好吧,完全是权宜之计。驱赶吕布?吕布可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手下的骑兵猛将不是吃素的,打起来刘备没什么胜利的把握。收留吕布,不可能的,刘备也知道吕布的“恶名”——吕布诛杀丁原和董卓的往事。那就给吕布一个小地方让他暂时别动吧。说多了都是无奈啊!

还没完,袁术可不给刘备时间,直接派兵攻过来。

刘备不得不放下内部矛盾和吕布一伙,和袁术对战。幸好,曹操此时手中有了汉献帝,正在巩固内部,不然曹操也打徐州的主意的话,刘备岂不是压力山山大?

趁着刘备和袁术对战,吕布再次施展偷袭本色,和刘备的反对派们夺取了徐州。刘备的丢了地盘,不久之后只得投靠曹操。

无奈啊,内部不团结,吕布是小人,袁术要自己的命,环顾四周,刘备只得去投靠曹操了。

4、第二次投奔“巨头”:进入中央和曹操煮酒论英雄

从196年左右到200年,刘备在曹操手下待了将近3年。这段时间,曹操热情款待刘备。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刘备终于从地方上进入了“中央”。此时汉献帝在曹操手上,曹操不算“中央”,谁算呢?

这期间,刘备仍然没有被重用。他经历了两件大事:

(1)198年到199年,曹操联合刘备,消灭吕布。

(2)199年左右,联合反曹人士,密谋干掉曹操,即“衣带诏”事件。

第一件事不难理解,吕布是个混蛋加小人,除去吕布,刘备一万个乐意。

第二件事,似乎有些不同看法了。曹操对待刘备很好啊,给官职,一起喝酒,跟着曹操刘备也有前途啊。

也许刘备惦记着自己的皇室血统,也许是忠君思想,汉献帝虽是曹操的傀儡,看见曹操这么欺负自己的本家皇帝,刘备愤怒了,就和一些人密谋除去曹操。

不料事情败露,从此曹操和刘备势不两立。

和曹操撕破脸面后,刘备短暂夺取了徐州,准备武力反曹,可惜很快被曹操赶走。刘备不得不另谋出路。这次去哪里?

5、第三次投奔“巨头”:短暂加入袁绍阵营

袁绍的名气很大,他的资历其实比曹操还老。反董卓时期,袁绍是盟主,曹操是袁绍小弟,刘备就是路人甲乙丙。三人那时候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

到了200年左右,袁绍已经是横跨幽并青冀四大州的霸主了。而曹操此时虽然握着个汉献帝,有了自己的地盘。但是曹操看袁绍的架势,对于能否打败袁绍心中还是没底。

200年,袁绍主动发难,攻打曹操。

刘备又又又投靠了一个“巨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不管怎么看,袁绍此时都是个最佳投靠对象。

官渡之战中,刘备和袁绍部将文丑在战场上和曹军打了一仗。结果是,文丑被杀,刘备逃窜。袁绍手下将士如云,刘备的表现也让袁绍很不爽。

袁绍干脆另辟蹊径,让刘备绕道许都以南的地界上,一方面呼应袁绍,一方面也有偷袭许都(汉献帝所在地)的味道。刘备于是来到许都以南的汝南一带,在背后小打小闹。

最终,袁绍此人好大喜功、优柔寡断、指挥失误,官渡一战被曹操打回原形。解决了袁绍,曹操派兵攻打了刘备。刘备战败。

这一次,刘备不得不彻底离开袁绍,继续寻找“巨头”投靠。

没办法,曹操越来越大,能和曹操对抗的人不多了。这一次刘备选择谁呢?

5、第四次投奔“巨头”:刘备的荆州七年

201年,刘备南下荆州,投靠刘表。

自从北方的袁绍被打回原形,能够硬扛曹操的就只剩下南方的刘表和孙权集团了。许都以南就是刘表的地盘,刘表又是汉朝皇帝的亲戚(有争议),刘备投靠他自然是顺理成章。

从201到207年,刘备在刘表麾下效力。

一句话概括刘备此时的生涯:镇守荆州北大门,不被刘表重用,生活稍微安定,但是内外暗流涌动。

刘表对于北伐曹操一直没兴趣,只愿意守好荆州。刘表手下不少人看刘备不顺眼,排挤刘备,这让刘备很是抑郁。刘备投靠了好几个“巨头”了,还是没有自己的地盘,什么“消灭曹操”、“匡扶汉室”现在都是空谈,心中的烦闷可想而知。

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刘备获得了诸葛亮这个人才,得到了“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吧。不过,这都是207年的事情。第二年,曹操就要南下,刘备的艰难日子又要开始了。

上天是不会抛弃那些坚持梦想的人的,刘备终于获得了上天的垂青。

208年,曹操趁着刘表突然死亡,南下攻打荆州。作为刘表手下不被信赖的一员,刘备拉起自己的队伍抵抗曹操。

可惜刘表一死,刘表的队伍一盘散沙,刘备虽然集合了一些人马,却敌不过曹操的大军。就在刘备被打得东躲西逃的时候,孙权派周瑜过来,双方一同战斗,最终击退了曹操的猛攻。

208年,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就是荆州南面的几个郡。虽然人少地贫,但是刘备好歹有个“根据地”了。此时的刘备算是“浴火重生”,接下来的10年,就是刘备爆发的十年了。

208到218年,刘备集团的势力逐渐庞大,刘备最终成为“巨头”。

210年,刘备从孙权手中借取江陵。就是李白名句“千里江陵一日还”那个江陵,妥妥的战略要地。江陵北面是曹操的地盘,西面是蜀地。拿到江陵的刘备那个高兴啊。

以江陵为跳板,刘备挥师西进,攻占益州(蜀地),此时已经是214年了。

刘备从184年起兵,到214年才算真正事业有“起色”,此时的孙权和曹操一看,那个投靠过不少“巨头”的刘备,终于成长为了一个新的“巨头”。刘备的地盘此时包含荆州和益州,妥妥的地方一霸了。

不过,作为“铁杆反曹”、“匡扶汉室”的旗帜,刘备岂能停下脚步?曹操又岂会放过刘备。孙权岂会坐视刘备继续壮大?他们的恩怨还会继续延续。

上天不会轻易抛弃一个坚持梦想的人,前提是你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感觉生活抛弃了你,上天对你不公,那请别放弃,因为你还需要坚持,你应该坚持,你必须坚持。总有一天,上天会对你这个打不死的“小强”露出微笑,双手送给你想要的的东西。

不得志的人们,让我们学习刘备,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