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

国人炒股讲究炒概念,一旦有什么内部消息发布,股票就会应声起伏,一般有合并重组概念股、扭亏为盈概念、脱星摘帽概念,而一直炒“出狱概念”的,国美是独一份。

1月15日网络上又有消息称“黄光裕即将出狱”。对此,国美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未收到司法部门给的官方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国美系上市公司14日和15日上午均出现股价大涨。15日,截至午间收盘,国美通讯一字涨停,报8.84元,周涨幅26.11%;国美概念股中关村大涨6.82%,报7.99元。买国美股票的股民有了短暂的狂欢,可是谁能想到,11年过去,国美的市值已经不到老对头苏宁电器的1/8,十年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那个曾经笑傲零售江湖的王者,是否能像众人期盼的那样,踩着七彩祥云,来拯救一个被时代及同行远远抛在后面的国美?

01出身纯草根的零售之王

黄光裕的妻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喜欢他的原因在于,他做事业全无背景、无资本,都是靠自己努力,他有远大的志向,远大的理想,要做一番事业。在他的成功里,运气的成分很少,这些挺令我感动的。他做为创始人,这样的角色与后面接手的管理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从零到一很不容易。”

相对于靠岳父起家的地产大佬、靠父母关系起家的IT大佬等隐性草根创业者来讲,黄光裕的出身真的是纯正的贫下中农。1969年,黄光裕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的凤壶村。这个小村庄只有300多口人,而黄家是其中最贫困的一户。黄光裕的父亲而且是上门女婿,这样的家庭更让人抬不起头,黄光裕原来随母亲姓曾,后才改名随父姓黄。黄家有兄妹4人:黄俊钦排行老大,弟弟黄光裕比他小3岁,在他们之下,还有两个妹妹。黄家在村里是外姓人,所分到的耕地不足两亩,全家吃饭一直成问题,6口人挤在不足14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房间的隔壁就是一个猪圈。黄光裕的童年就是在猪圈旁玩耍度过的。

据当地人介绍,黄光裕兄弟从小就接受了经商的教育。他的母亲曾婵贞祖上是泰国有名的侨商。母亲经常给黄俊钦讲一些祖辈做生意的故事,并从小就对他进行了金钱观教育:“钱,你把它揉碎了,扔在地板上,就跟一张废纸一样;但如果你把一百块钱用好了,就有可能变成一千块、一万块。”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应该是他创业路上的领路人,据说黄俊钦在15岁在老家的时候就开厂专门生产DV带之类,17岁那年 黄俊钦生产出了14P的DV带,后因种种原因工厂关停,后来 黄俊钦在19岁的时候就开始带着弟弟黄光裕走出家门、出外闯荡。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1)

黄光裕老家汕头凤壶村

1985年,黄光裕在哥哥的带领下,怀揣着家里千方百计筹措来的4000元钱,开始了倒卖电器的生意。那时,他们背着大旅行袋,里面装满了收音机、电子表等商品,大老远奔赴内蒙古等地去卖。做这种生意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倒卖商品在当时属于“投机倒把”的违法行为,但“不择手段追求利润”的心理以及“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让兄弟二人没把这些风险放在眼里。虽然赚了点钱,但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最后还是受到了惩罚——因违法倒卖商品被拘押了81天。

短暂的牢狱之灾根本没有浇灭他们的的发财梦。仅仅一年后,他们转战北京。他们孤注一掷,把前期赚的几万块钱全部拿出来成立了国美电器店。刚开始经营时,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货。眼看着将进入年末的“腊月黄金购物季”,可国美柜台里还是空空荡荡。作为大哥,黄俊钦急中生智玩起了“资本游戏”:先利用整齐摆放在门口显眼处的精美空纸箱吸引来顾客,然后向他们收取一些定金,这样,国美手头便有了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进货时,又凭借着黄俊钦超强的游说能力,国美得到“先货后款”的优待,如此一来,又有一个十几天的付款周期,大量富裕资金存了下来。国美摆脱了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窘境。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2)

最早的国美电器商城

后期运营策略上,黄氏兄弟仍然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由于价格实惠,为国美电器带来不少回头客。具有商业头脑的黄光裕在1991年时候又有另外举动令人大吃一惊。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3)

黄光裕回忆说,其实当时有“逼”的成分。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比他强,门路比他多。“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销。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为了寻找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国美是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零售商们一样,从广东番禺一带贩卖了一些走私货,黄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间对此传闻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不得不承认黄是一个商业天才。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为了避免“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何处买产品”的情况发生,黄光裕说服那些用美金做产品形象广告的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进而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而黄氏兄弟财富增长后,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如果说黄光裕是众多厂家形容的零售市场的一个“价格屠夫”的话,至此,黄光裕初步打造了“国美”这把“屠刀”。

02分家之后走上零售王者之路

1993年时,国美电器已初具雏形。而此时,兄弟二人却对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弟弟黄光裕仍然看好家用电器行业,而黄俊钦却觉得房地产业更有“钱景”。于是,两兄弟正式分家,抛开弟弟的黄俊钦开始在房地产市场急速扩张。获得"国美"牌子后的黄光裕彻底专注于疆土扩充,黄光裕也开启了零售之王的进阶之路,国美电器在他的带领下像开了外挂一样迅猛增长,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之后迅速增长至在全国88个城市;至2001年,国美总资产已经达5亿元,是当初业内家电零售巨头。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开设门店,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探索性的第一步,同时预示国美电器最终将进入国际市场,同月,国美门店破百家。次年,国美通过资本运作,在香港成功上市,而也在同一年,年仅35岁的黄光裕以104亿资产成为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首富,这是黄光裕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此时,未来的“国民公公”王健林身价才3亿美元,在福布斯富豪榜上还排在40名以外,只能作为配角出厂;未来的首富,悔创阿里的马云还在为寻得融资而四处奔走;不知妻美的大强子还在中关村创业,新的愿景是能搬到更大的写字楼上去,租一个更大的仓库。而此时黄光裕目之所及,没有一个能为之抗衡的对手,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4)

黄光裕和王健林

2005年,黄光裕以140亿元蝉联首富。 在此之后的国美,凭借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充足的资本,不断通过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来开疆拓土,黄光裕像是在市场上扫货一样,凡是他看的上的电器零售机构,一律开启买买买模式。2006年收购上海永乐,2007年收购北京大中,至此,国美电器在全国拥有门店一千多家,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机构。“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 黄光裕说。而正是凭着这领先的“半步”,黄光裕信心倍增,奋力拓展。此时的黄光裕信心百倍,下一步动作就可能面向老对头苏宁,未来的发展有无限种可能,然而,就在黄光裕最未来充满无数种遐想的时候,黄光裕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03牢狱之灾不期而至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这一年国美的营业额达到空前的1200亿,而此时,阿里的销售额才30亿,刘强东还在为京东突破10亿销售额激动地喝大酒;忍痛卖掉校内网的王兴还在寻找下一个创业风口;程维在这一年刚刚晋升为阿里的区域经理。在这一年黄光裕作为商界精英,参加了奥运火炬的传递,在此时,他内心肯定设想,国美在他的规划下,能像这奥运火炬一样,不断薪火相传,不断创造商业奇迹。 然而就在2008年奥运会过后,黄光裕回汕头参加侨博会的第五天就被公安机关逮捕。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5)

意气风发的火炬手黄光裕

2010年5月18日上午,备受关注的黄光裕案一审落判。法院认定黄光裕犯有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决定对其三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2009年因经济问题接受调查的国美电器前主席、中国前首富黄光裕因不堪压力,在北京的看守所内自杀,幸被警员及时发现。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一案波及范围之大,当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要涉嫌犯罪方向包括,多年来花费几十亿人民币,在中央部门、高级法院及各地方政府,买通了上千名各级官员作为其保护伞,编织了庞大的贿赂网络。

突然获罪入刑,一时间引爆社会舆论,“得罪说”、“卖地说”、“赌博说”一时间众说纷纭,归根结底的原因无法去拨开迷雾,事实就是,随着黄光裕的入狱,国美电器的高速发展,戛然而止。现在有很多人在假设,假如黄光裕当年没有入狱,国美会发展成怎样体量的零售企业?苏宁还有机会吗?新零售的格局会是现在这样吗?然而无论多少种假设,都只是假设而已。事实就是国美迎来了现在的发展格局。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6)

04祸起萧墙

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凡是在君主更迭时期,都有权臣或者外戚趁虚而入,篡位夺权。而另黄光裕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篡权者,企图从他手里夺取控制权的人竟然是原永乐电器的陈晓。

黄光裕入狱后,原国美电器二号人物陈晓临危受命,成为国美董事局主席,但陈晓没有做刘备托孤的诸葛亮,反而做了赵匡胤,企图联合资本方进行“陈桥兵变”,夺取国美的控制权。一时间深陷狱中的黄光裕真是祸不单行,不知在抬头看不见天的监狱里,是否后悔当初完成收购之后没让创始人走人?

说起陈晓,也是草根创业的传奇人物,堪称励志的典型。陈晓率领46位同事共创永乐家电的经历,的确已经成为一个故事。他经历了原永乐电器初创、辉煌、衰落与死亡的全部过程。1996年最后一刻,公司高层无奈宣布因决策失误倒闭,于是47人共同创业的故事诞生了。

陈晓的童年很不幸,他出生在大跃进年代,1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大病一场,最后一条腿残废了。10岁那年,父亲又过世了。成年之后他又经历了一次家庭变故。1993年,陈晓的妻子身患重病,四处借钱医治、债台高筑后,依然未能挽回妻子的生命。于是他对财富的渴望被唤醒。

由于永乐家电打破了上海家电市场原有的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很快俘获了上海老百姓的消费心理。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一直持续了三年,永乐在这三年内,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初步积累。

1999年永乐家电开始转向连锁经营,并不断进行服务创新。这一变革颇有成效,从1999年到2004年,永乐门店发展到108家,2004年总销售额高达160亿元。

2003年底,陈晓决定永乐要在上海要开50家数码专卖店,他意识到永乐急需国际化,希望通过内外力结合,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2005年10月14日,陈晓率永乐在香港成功上市。正当他准备大展鸿图之际,国内家电连锁店数量第一的国美电器,突然于2006年7月在香港宣布并购永乐家电,这场迄今为止最大的家电连锁业并购案耗资52.68亿,轰动全国,而在合并正式落下帷幕的第12天,陈晓担任国美电器总裁。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7)

身残志坚的陈晓也是个狠角色

2010年8月6日, 国美电器 董事会控制权恶战, 黄光裕 陈晓竞相拉票。黄光裕通过朋友在门户网站发表声明,除了明确更换董事局人选的提议在先,国美电器起诉黄光裕在后,还解释因国美电器的董事会经营不力,呼吁投资者支持大股东重组董事局。而这位“朋友”表明仅是单线联系,拒绝接受采访。对此,国美电器董事会方面表示,不予置评。在国美电器收到黄光裕的信函后,董事会将黄光裕告上法庭,称黄光裕在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时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及受信责任。上海卓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庞亚辉指出,国美电器重提旧事,是为了向投资人暗示,黄光裕任职期间并没有对中小股东负责。

这一系列老辣的手段很快奏效,国美时任总裁王俊洲站队陈晓:

“陈晓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出色的、有感染力的领袖人物,他也是我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亲密朋友”。

王俊洲被黄光裕视为左膀右臂,极为倚重。亲信的背叛,让黄光裕很受伤。与此同时,国美董事会也反水,力挺陈晓担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通过陈晓的种种资本操作,黄光裕的股份一度被稀释到只有32%,危在旦夕。面对危局,黄光裕在狱中冷静下来,开始转变策略反击。他发动舆论战,写下《我的道歉和感谢》并公开发布,争取股东和社会支持。信中从国家到亲人员工以及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感谢和道歉了一遍,最后还表达了“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重返社会”的决心。然后,他邀请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加盟,分拆未上市门店,收回国美品牌使用权。同时,授意妻子杜鹃游说贝恩资本,几个月后,贝恩资本权衡利弊后放弃对陈晓的支持。2011年3月,大势已去的陈晓被迫离职。2015年1月,贝恩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完全“清仓”套现离场。

至此,“黄陈大战”收官,黄光裕险胜,而经历这场风波后,国美也元气大伤。国美的女主人杜鹃,肩担重任,要扶大厦于将倾。

05国美能否迎来黄光裕的救赎?

自2008年黄光裕被调查起,国美的日子就一直很纠结。黄光裕在监狱中领导国美搏杀,成为媒体和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尽管黄光裕一直坐牢,但是这位大老板仍然对国内电商格局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国美电商早已启程,在线增长势头良好,黄光裕的出狱能否再一次复制乔丹的神奇经历吗?

在这个崇尚英雄、崇尚颠覆的互联网时代,黄光裕的个人魅力必将对国美产生深远影响。但业界质疑的是,与其一时瑜亮的苏宁张近东在企业转向更开放的云平台后经历了近三年光景的痛苦淬火,直至2014第三季度方见起色线上营收同比增长52%至84亿元。那么在闭塞牢狱中的黄光裕,出狱后果真能做得比张近东更好?

国美已经不是黄光裕的了(国美能否等来黄光裕的救赎)(8)

国美目前体实体店规模一缩再缩,互联网零售也被后起之秀甩在千里之外,十年之间黄光裕和国美错过了太多的机遇,就像之前公众期盼牟其中回归、期盼王欣回归一样,人们只是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些创始人身上,可是,瞬息万变的中国商业环境,黄光裕的回归真的能带来奇迹吗?也许,江湖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江湖,江湖只是流传着他的传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