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草不黄俗话说249死麻麻儿黑匣匣儿)

广安农村咒骂人,特别是骂小孩,最直接的是“打短命的”“短阳寿的”“砍脑壳的”;较轻微的是“麻麻儿”“小麻麻儿”“死麻麻儿”“黑麻麻儿”,或者一起骂;稍重一点的是“豆子鬼儿”“黑匣匣儿”,或者“烟刀儿”之类;最恶毒的莫过于“挨钝刀的”试想,被凌迟处死,本来是极其残酷的,为了让你“不得好死”,给你来个“钝刀”割,何其“刮毒”也(“刮”为“刻”的口语音川渝形容心狭刻毒的有句常用熟语:脸上无肉[rú],做事刮毒),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草不黄俗话说249死麻麻儿黑匣匣儿)

草木凋零蛰虫伏藏

广安农村咒骂人,特别是骂小孩,最直接的是“打短命的”“短阳寿的”“砍脑壳的”;较轻微的是“麻麻儿”“小麻麻儿”“死麻麻儿”“黑麻麻儿”,或者一起骂;稍重一点的是“豆子鬼儿”“黑匣匣儿”,或者“烟刀儿”之类;最恶毒的莫过于“挨钝刀的”。试想,被凌迟处死,本来是极其残酷的,为了让你“不得好死”,给你来个“钝刀”割,何其“刮毒”也(“刮”为“刻”的口语音。川渝形容心狭刻毒的有句常用熟语:脸上无肉[rú],做事刮毒)。

“麻麻”是“小”的意思,我们在“在山居主俗话说”39《幺落巴,结大瓜》”中已经谈过了(嫇→晚免→麻)。“匣匣”,薄板棺材(棺材,Coffin;薄棺材,Thin coffin。沈从文《边城》:“河街上船总顺顺,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岨撑去。”)。“黑匣匣”跟记录飞机飞行状况的“黑匣子”(Black box)当然不是一回事,“黑”与“匣”之理可能也不同。“豆子鬼儿”、“烟刀儿”或“箢篼儿”,值得一谈。

一、“黑麻麻儿”“黑匣匣儿”之“黑”

“黑麻麻儿”“黑匣匣儿”之“黑”意思等同于“死麻麻儿”“死匣匣儿”之“死”。因此,“黑”可能与“死”义关联,当是“刑咸剑虔→咸剑虔禽格克→格克”系“杀也”义词入声音残存,关联“薨挂化”等。

【黑了】暗害了。西南官话。四川成都。1985年第2期《青年作家》:“就凭你、我,别说打进黄公馆,恐怕过不了崇庆州,到羊马场就把你我一起~了。”

【黑】下毒手或出卖。

三哥的性子我知道,从来没有~过朋友,我还能怕三哥幺?(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

按:《汉语方言大词典》【黑过】引此又解释为“暗地里害过”,不确。

“黑”还引申为“陷害”(中原官话,河北魏县)。山西太原(晋语)有“黑烂”(陷害),忻州(晋语)有“黑赖”(陷害)的说法。

【黑办】把人暗中害死。晋语,山西忻州:旧社会他¨[da313](父亲)叫人~唡。

“暗害”云云,可能不准确,应该就是“杀害”(杀害人多不光明正大)。

广安还有“杀害”叫【黑传】的说法:把他~了。“传”当即“伤戕→残杀→杀”系词,与“残”高度关联。

二、豆子鬼儿

无独有偶,广西桂林、四川什邡(西南官话)也有“豆子鬼”的说法。

【豆子鬼】小鬼(骂小孩儿的话)西南官话,广西桂林。(汉语方言大词典)

或问“豆子鬼”是什么意思?

答曰:“小把爷”的意思。

桂林人把小孩叫做“把爷”。有解释说:

旧时,从事守大门差事的人,往往凭借着主人官大势大,仗势欺人,谁都不敢惹。如果你有要事想见做官的主人,不给守门的人行贿,你就休想他给你通报,给少了还不买账。尤其是县衙守大门的衙役更是如狼似虎,贪得无厌。百姓蒙冤受屈,要到县衙伸冤告状,不给这些守衙署大门的衙役一些钱,别说见县官老爷,就连伸冤的状纸也别想递进去。人们对这种欺诈百姓的行为非常讨厌,把守门人贬称为“把爷”。“把爷”虽非官,却狐假虎威,为虎作伥,在官吏身边行索贿受贿之能事,被当地百姓唾骂。 那么,桂林人为什么把小孩通称为把爷呢?因为,有的小孩非常淘气,经常在外惹是生非,搞得父母不得安宁,大人气愤的骂孩子:“你硬是和‘把爷’一样逗人讨厌。”这个含有贬义的名称就这样沿用了下来。但是,后来叫来叫去,已经没有了贬义的味道。“小把爷”就成为桂林小孩子的同义词。小把爷还是对于现在的青少年的调侃,表示一种亲切的桂林地道的方言气息。

或问:什邡话“豆子鬼”是什么意思:

答曰:短命鬼(2018.3.9)

广安或称“死豆子鬼儿”。“豆子鬼”的意思很明白,但“豆子”何解呢?

三、“豆子鬼”之“豆子”解

“豆子”,殇子也。豆子之“豆”当源于“殇”。

【殇子】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

“莫寿于~,而彭祖为夭。”成玄英疏:“人生在于襁褓而亡,谓之~。”陆德明 释文:“~,短命者也。”(庄子·齐物论)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矣。(吕氏春秋·察今)

此则宰衡之与皁隶, 容彭之与~……咸得之于自然,不假道于才智。(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

还有“伤慯丧”等。“殇之为言伤也”,取义于“痛”。中间是“憯僭惨蝉怛折”等。

【憯】《说文·心部》、《韩非子·解老》“咎莫~于欲利”王先谦集解引《说文》、《淮南子·人间》“怨之~于骨髓”高诱注:“~,痛也。” 七感切,上感清。侵部。

僭:《方言》卷十三“蝉,毒也”钱绎笺疏:“~、㿊并与惨痛。”子念切,去㮇精。侵部。

与“豆”高度关联的是“悼”:

【悼】《广雅·释诂二》:“慯也。”《方言》卷一:“悼,伤也,秦谓之悼。”《广韵·号韵》:“伤悼。”

《诗·邶风·终风》“中心是~”朱熹集传、《淮南子·修务》“墨子闻而~之”高诱注、《文选·张衡〈西京赋〉》“怵~栗而怂兢”薛综注:“~,伤也。”

“中心孔~”吕延济注:“~,痛也。”(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

“亿兆悼心”刘良注:“悼,犹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徒悼切,去号定。宵部。

四、“烟刀儿”或“箢篼儿”

“烟刀儿”,即“烟刀”,鸦片种植盛行时用以割烟膏的小刀。显然这个“烟刀(儿)”与殇子根本不搭界,只是个口语记音词。

烟刀儿或叫“箢篼儿”。箢篼,撮箕。广安民间不明“箢篼儿”之所以名,于是形成凡殇子安葬,坟上必扣一只撮箕的习俗。撮箕一名“箢箕”、“箢篼”,解者或云,夭折的孩子只有箢箕、箢篼那么大,所以用箢篼扣之。

我们从扣“箢箕”这个习俗去推断,“箢篼儿”当是“冤豆儿”的谐音。

【冤】《说文·冤部》:“冤,屈也。从兔,从冂。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按:屈,枉屈也。鬼道有“枉死城”,属于阎罗十城之一。民间凡是觉得是“枉死”的,有“破枉死城”的仪式,据说作了这个仪式后,枉死者或可复阳。

豆,豆子也,即“悼子”。宋梅尧臣有《悼子》诗,可参看。箢篼儿,冤豆儿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