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种好吃鲍鱼的做法(鲍鱼最不熟悉的国宴菜)

鲍鱼,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最常用的是指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属于单壳软体动物,其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直至现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多次国宴及大型宴会中,鲍鱼经常榜上有名,成为中国经典国宴菜之一。被人们称为"海洋的耳朵"。和古代"用盐腌制的鱼"是两种东西。

年龄与生长

鲍鱼的生长在贝类家族中属于比较慢的种类.从受精卵开始,长到商品规格6-8厘米,通常需要1-4年甚至更长时间。以中国的皱纹鲍为例,大约需要近3年的生长才能达到7厘米左右。鲍鱼的生长速度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鲍鱼壳在生长过程中会留下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纹,生长纹的明显与否,与其所处环境季节和摄食饵料的种类有关。在生长快速的季节,生长纹明显,距离较宽;在生长缓慢的季节则相反,生长纹密,距离较近。有时候从鲍鱼壳的正面生长纹不容易直接判断它的准确年龄,我们可以将壳面附着的杂藻石灰虫等物清除干净,将鲍鱼壳用电灯光透视看出它们的年轮。

盘点三种好吃鲍鱼的做法(鲍鱼最不熟悉的国宴菜)(1)

国产鲍鱼分布

中国沿海都有鲍鱼分布,共有鲍鱼的8个种,其中,比较重要的经济种类有3个,即:皱纹盘鲍、杂色鲍和九孔鲍。另有5种非经济鲍,即耳鲍、羊鲍、多变鲍、平鲍和格鲍。

我国渤海海湾产的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和鲍鱼。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以及渤海海峡的部分岛礁周围海域。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因个体较大,也称盘大鲍。呈卵球形。以山东长岛及大连出产的最为著名,是鲍科中的优质品种,素称“海味之冠”。

盘点三种好吃鲍鱼的做法(鲍鱼最不熟悉的国宴菜)(2)

杂色鲍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部分海域,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耳鲍体形较大,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

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的食用鲍。由于天然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

九孔鲍则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北部、东部沿海以及部分岛礁周围海域。

全球鲍鱼分布

盘点三种好吃鲍鱼的做法(鲍鱼最不熟悉的国宴菜)(3)

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沿岸及其部分岛礁周围分布的种类与数量最多,印度洋次之、大西洋最少,北冰洋沿岸无分布。

太平洋东岸,,北起阿拉斯加,向南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的西海岸均有鲍分布;太平洋西岸,北起勘察加半岛,沿日本、朝鲜半岛、中国、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向南直至新西兰以南一千余公里地处亚南极的马奇岛均有鲍鱼分布;但是夏威夷群岛尚未发现有鲍鱼分布。

印度洋周围,沿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向南沿非洲东海岸的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直至好望角也有鲍鱼的分布,以非洲南端海区的产量为多。

大西洋仅在东部沿岸,即沿非洲西海岸、地中海、向北至英吉利海峡南部有鲍鱼的分布,但分布量不很大。

迄今为止,只有北美的东海岸以及南美洲沿岸各海域尚未见有鲍鱼分布的报道。

附送两道鲍鱼食谱:

鲍鱼沙拉

材料:

主料:新西兰蓝鲍鱼一只、去皮橙子一个

辅料:日本白酱油、日式米酒、日式白味增、日式米酒醋、日式泡洋姜(即鬼子姜)

做法:

(1) 将鲍鱼每面烘烤10秒钟。(炭火为佳,日式白炭更佳)

(2) 用去皮橙子切片与白酱油、日本米酒、日本味啉、米酒醋及鲜姜做饰菜及调味汁。

(3) 将烘烤好的鲍鱼入盘后淋入调味汁,将多余的切片橙与香菜作为点缀既可上桌。

口味:清淡爽口

禁忌:对蛋白质及海鲜过敏的人切记勿食,发作率极高。

酱焖鲍鱼

主料:小鲍鱼600克

辅料:葱花、姜、蒜。

调料:酱、鲜汤、鸡精、盐、料酒、胡椒粉、糖、淀粉。

做法:

(1) 将小鲍鱼刷洗干净,放入加好料酒的沸水中略烫至两分熟便于除腥,然后捞出沥干水份;

(2) 坐锅点火待油热,放入姜葱蒜,再加入酱炒香后,依次放入料酒、鸡精、盐、糖和胡椒粉,再加入高汤;

(3) 把鲍鱼放入汤内焖几分钟,待入味着色后盛出入盘。

(4) 将锅内余汤加入水淀粉及葱花,淋在鲍鱼上即可食用。

口味:甘醇浓郁,回味悠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