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的界定(小组合作与尝试教学课堂模式研究)

《小组合作与尝试教学课堂模式研究》

中期研究汇报材料

流坡坞镇中学 岳桂霞

本课题从正式申请立项,5月开题,预期2年结题。目前,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现将本阶段研究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教师方面:

(一)、开课情况:

①6月至今

二年级语文:岳桂霞、张秀玲

一年级数学:马元芙

四年级数学:李金花

五年级语文:丁希伟

(二)、相关论文:

岳桂霞:《尝试合作学习理论的心得体会.》

杨贤良:.《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三)教学设计:

逯彩霞《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学生方面: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回归,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转变了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自学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课堂形式灵活多样。

例如逯彩霞老师在教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团队作用,科学利用小组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学。

李金花老师在教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质疑,解疑等环节,完成自学目标。在展示课中,学生充分扮演小老师角色:讲解、提问、释疑完成了本课的知识目标。

课题研究阶段反思

反思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我们的体会颇多。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课题组成员包括所有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应是积极的,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只停留口头讨论交流层面,未能形成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未能及时对材料进行整理与总结。

第三、对本课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教师”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学生”方面的研究,即对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有效性及“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与方法”的研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

研究工作中的困惑

作为应用性的课题研究,它的价值取向应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改善。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课题不断向纵深推进,课题组觉得还有一些问题很值得进行深入思考。

1、课堂气氛良好与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低的矛盾。我们对课堂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学生违纪次数和提升教师水平等为目的的。这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实践。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观察,依然有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他们只看别人参与活动,自己好象局外人;合作学习中出现“弱势群体”的不“合作”现象,使合作学习有时流于形式。

2、对教学改革认识不足与教学快速发展的矛盾。部分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既要照顾进度,又要改革教学形式,疲于应付;加上学生的能力差、见效慢,一些老师一遇到困难就犹豫观望,怕付出更大的辛苦不说,还害怕承担更大的风险。甚至个别教师觉得老的教学模式使用起来轻松、实在,私下里又在使用老办法。

3、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与学生的能力差的矛盾。部分学生基础差、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学习意识不足、懒惰思想根深蒂固。课堂上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气氛不突出、放不开,学生上课时离不开教师的首肯、引导;加上他们的讲题才能、组织才能非一日之功,讲题的流畅性、精彩性还明显不足。

4、课堂呼唤精彩与学案设计不够精彩的矛盾。精心设计预习、展示、反馈过程并在课前或课堂上及时投放,这是课堂操作成败的关键。杜郎口经验也告诉我们,教师要梳理好知识点,并把它变成引导学生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们大多会自己提问,自己整理出知识点。这样做,无疑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也必然向老师提出更大的挑战。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也对教师的现场诊断和调控能力要求更高。这种学生挑战老师的做法,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应对学生千变万化的思考。但是,当今社会不少领域浮躁风气比较重,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认真精神,我们部分教师也可能是习惯使然,也可能是思想浮躁,也可能是对学生实在不放心,因而难以退到幕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在在预习、展示、反馈过程设计上就是不够精心,处处显示教师的主角地位,使学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课堂教学不精彩,难以吸引学生参与。

总之,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还是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困惑,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的有效结合。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整合需要的教学方式,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及构想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就要有学校的领导的重视,实验的人力与物力投入的保障。还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积累丰富的案例,要在校内开展各类研讨会,使教师们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学校还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并保证课题沿着科学的方向进行,以使实验出成果,积经验,利推广。

今后的研究安排

1、以论文、教学故事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专题研讨。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针对遇到问题,开展有效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课标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

3、研究“尝试与分组合作”的有效性。围绕课题,不同年龄层不同风格的教师上对垒研讨课,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继续开展典型引路,共同促进的课题研究之路,即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的教研强势群体的作用,做到以强促弱,以强促强,共同发展。

4、请专家讲座,组织研讨交流活动。课题组将分学段、抓重点、进行课例研究,开展以学校教师与专家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促进课题成员与课题研究共同成长。 

5、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

总之,一年来,虽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和各位专家对我校的关怀与厚爱,在此我们谨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表示忠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就课题研究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指导,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

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的界定(小组合作与尝试教学课堂模式研究)(1)

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的界定(小组合作与尝试教学课堂模式研究)(2)

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的界定(小组合作与尝试教学课堂模式研究)(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