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知的科普知识(关于公知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公知,公知人物不等于公众人物。所谓的公知,是指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他们一般具备以下三者含义:

1,他们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2,他们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3,他们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通常情况下,撇开法国启蒙思想渊源不论。单说在中国社会里,公知主要是对那些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精,却又缺乏坚定立场和正确信仰的人,在文字语言表达上的一种称呼。即那些以平天下为已任的道义担当,并对政府社会和老百姓等各个方面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此教诲他人是非曲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少数文化人。

所以,公知并非完全是褒义词,它实际上含有贬义的意思。公知一词原是褒义词汇。原指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具备跨学科性,对自己专业之外的公共话题发言,有专业背景具有权威性及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后“公知”一词社会声誉以直线下降的趋势演变为一个负面词汇。放大公共知识分子缺点的还有媒体因素。在媒体的聚焦下,公共知识分子的缺点、低级错误很容易被放大,让民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有时甚至让民众感觉到不可饶恕。再加上一些人打着公共知识分子的旗号,在媒体上招摇撞骗,貌似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以各种科学、专业的名义进行利益代言,有时还由于学艺不精、随意跨界发表粗浅言论被人揭穿,让他们很容易遭受民众的鄙夷和唾骂,以至于连那些真正有独立学术立场的人也被捎带着污名化了。

客观地看待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多年来呕心沥血所取得的理性成果,以及他们身上存在的各种缺点的原因,才算公平。片面地送他们一顶“公知”的帽子,不加任何客观分析,对其污名化,肯定对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转不利。

关于公知的科普知识(关于公知的正确认识)(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