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共产主义态度 列宁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870年4月22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诞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伟大的理论家和领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思想,结合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缔造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为俄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列宁在伏尔加河流域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那里,他亲眼见到广大工农群众悲惨的处境,在心里产生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读中学时,他认真阅读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著作,受到革命思想的强烈影响。

列宁共产主义态度 列宁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

这是列宁(右一)与母亲玛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左二)、父亲伊利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右三)及兄弟姐妹1879年摄于辛比尔斯克的全家福照片。新华社发

1887年,17岁的列宁在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时,参加了一个秘密的大学生革命小组,开始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不久,列宁因参加学生运动遭逮捕和流放。在流放期间,他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列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广泛接触工人、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寻求开展工人运动的方法。

1888年秋,列宁从流放地回到喀山,参加了费多谢耶夫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小组,次年迁居萨马拉。1889年,列宁建立了萨马拉马克思主义小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889—1893年间,列宁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积极从事翻译和摘录工作。为了钻研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学了几门外语,特别是努力学习了德语,并把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俄文。经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不仅在萨马拉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中流传,而且也流传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其他城市中,成为当地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读书。

列宁共产主义态度 列宁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

列宁画像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列宁继普列汉诺夫之后,对民粹主义展开了更有力、更彻底的批判。1893年,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写作《农民生活中的新的经济变动》。列宁以农民占有生产资料(土地、耕具)的数量为基础,按经营性质(自给、商业)的差别,将农民分为下等户、中等户和上等户。他分别考察了三类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指出农民新的经济变动——“经济悬殊”的现象,反映出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列宁指出,这种经济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列宁的科学论证,彻底粉碎了民粹派关于农村公社未被资本主义触动以及它们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谬论。

1894年,列宁写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本著作中,列宁揭露了民粹派冒充“人民之友”而实为人民之敌的真面目,深刻地批判了民粹派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阻挠俄国工人运动发展和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观点。列宁指出,民粹派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实际上是贩卖小资产阶级的思想。

列宁还结合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批判了民粹派的小资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和政治纲领,阐明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列宁认为,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俄国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看待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构想未来的理想社会。列宁指出:“俄国经济制度是资产阶级社会,要摆脱这个社会只能有一条从资产阶级制度本质中必然产生的出路,这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1895年年底至1899年1月,列宁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方法,系统考察了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充分肯定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作用。

列宁共产主义态度 列宁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

这是列宁1919年5月25日在莫斯科红场向接受军训的部队讲话的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俄国社会生产力。但列宁同时指出,在看到资本主义历史进步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资本主义的消极面与黑暗面,并看到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列宁这种辩证地认识俄国资本主义的思想方法,提高了俄国工人阶级的觉悟,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19世纪最后10年,俄国工人罢工的次数增加,规模扩大。1896年发生的彼得堡纺织工人大罢工,参加人数达3万人之多,持续了3周之久。工人明确提出:废除13小时工作制,实行10.5小时工作制,要求从制度上保障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在罢工中,工人们提出了“打倒沙皇专制制度”的口号,使这次罢工发展为政治运动。但是由于罢工缺乏组织领导,在沙皇军警的镇压下,这次罢工仍然失败了。罢工失败后,大批工人被逮捕或流放。

俄国工人运动屡遭失败的事实,使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俄国工人阶级不可能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因此,俄国无产阶级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织自己的政党。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明确提出,“要把散布在俄国各个地方的工人小组与社会民主主义团体统一成为一个社会民主工党”,并且发出了必须立即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号召。同时,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并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列宁由于熟悉马克思主义和在俄国工人运动中贡献卓越,被俄国无产阶级公认为伟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第二版)》】

列宁共产主义态度 列宁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