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手机被绑(银发低头族被手机)

开栏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仅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甚至还每天捧着手机上网成瘾,成了“低头族”由于自己可控的时间充裕、生活压力小、需要操心的事少、没有外界约束,这些被称为“银发低头族”的老人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不管是在公园、餐馆里,还是在地铁、公交车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年人目不转睛地刷手机、看视频、发微信对于老年人来说,上上网、玩玩手机并不是坏事,但如果把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交给手机,觉得只能在手机上找到快乐,就会逐渐脱离生活中真正的快乐,难以摆脱“网瘾”,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地铁手机被绑?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地铁手机被绑(银发低头族被手机)

地铁手机被绑

开栏语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仅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甚至还每天捧着手机上网成瘾,成了“低头族”。由于自己可控的时间充裕、生活压力小、需要操心的事少、没有外界约束,这些被称为“银发低头族”的老人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不管是在公园、餐馆里,还是在地铁、公交车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年人目不转睛地刷手机、看视频、发微信。对于老年人来说,上上网、玩玩手机并不是坏事,但如果把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交给手机,觉得只能在手机上找到快乐,就会逐渐脱离生活中真正的快乐,难以摆脱“网瘾”。

透视“银发低头族”上网成瘾现象,其背后存在着不少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老年人缺乏兴趣爱好、生活孤独寂寞、与子女关系疏远、社交渠道少、自控能力弱等。此外,老年人长期“低头”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会给晚辈造成不良示范,进而可能影响家庭和睦。其实,这些老年人更需要关爱、带动和引导。

今起,本报开设“关爱‘银发低头族’”专栏,记者将走近沉迷于网络的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社会学家、心理专家、医生,探究“银发低头族”沉迷上网的原因,探寻帮助他们“抬头”的良方善策。同时,希望广大读者通过本报新闻热线谈谈看法,给些建议,让老年人不再被手机“绑架”。 姜樾 狄慧

如今,“低头族”“网瘾”这些词汇已不再专属于年轻人和青少年,许多老年人也深陷虚拟世界难以自拔。每天在微信群里发早安问好、在朋友圈点赞,逐渐成了许多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长时间低头沉迷于刷短视频,或忙着在不同网络平台打卡赚红包,对身边事物毫不关心。被手机“绑架”的“银发低头族”逐渐增多的现象不容忽视,而这一现象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更值得关注。

老年人沉迷刷短视频

“都说青少年‘网瘾’不好戒,我发现老年人刷短视频的瘾更大,更不好戒!”市民陈女士说起父亲沉迷刷短视频的事,语气中满是无奈和焦虑。老人自从用上了智能手机,很快就从起初的不太适应发展成沉迷于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暑假期间,陈女士把孩子送到姥姥姥爷家帮忙照看,原本想让二老督促孩子学习,没想到孩子说姥爷刷起短视频来特别起劲,根本停不下来,都没有时间陪他。“现在我不仅担心孩子玩手机上瘾,还得劝我爸少看点儿短视频。”陈女士无奈地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都有和陈女士相同的担忧。网友“大猫Joan”吐槽说,自己的父亲天天玩手机到凌晨3时左右,后来突发心梗,差点儿没抢救过来。还有网友反映,自己的母亲曾有一段时间天天晚上拿着手机看直播。家人实在劝不住,偷偷给老人的手机设置了“青少年模式”,老人才被迫放下了手机。

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老年人坦言,刷短视频确实会上瘾,因为许多网络平台推送的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而他们也不需要赶时间上班、上学,所以越刷越停不下来。

易被手机社交“绑架”

互联网已经高度渗透到各个生活场景,不少老年人的社交方式也从以前的串门、聊天转移到网上。有人早晨一起床就要在微信群里先发个“早安”,有人看见微信群里群友发言就立即回复,也有人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照片就马上评论点赞……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这些手机社交一样都不能少。一旦错过了问安、点赞,他们就觉得自己少干了点什么事,甚至觉得自己可能“掉队了”或与朋友“疏远了”。因此,这样的“手机社交”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朋友习惯了每天早晨在微信群里发问候信息。晚上得看看大伙儿走了多少步,也要给他们点个赞。各种同学群、老友群轮番聊天,时不时还得看看朋友圈发的内容,互动一下。”65岁的刘大爷告诉记者,以前自己觉得老伙计们偶尔互动互动挺好,但现在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每天都得及时操作,连着几天不回复或不发问候,就会有人问“怎么啦”。“我知道大家是关心我,但总有一种被网络社交‘绑架’的感觉,身不由己。”刘大爷直言,老年人使用社交软件本是为了方便联系、拉近朋友关系,但现在却成了一种负担。

赚红包网购让人上瘾

还有一些老年人迷上了打卡或刷视频攒金币、赚红包提现。为了积少成多,他们常常废寝忘食地刷手机,甚至影响了家庭和睦。网友“好运buff”说,她父亲经常半夜起来刷视频攒金币,把上网打卡当成工作一样,最终因为长期熬夜而住进医院。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出院没多久就又开始熬夜刷视频,还执著地认为可以赚钱。“我爸没日没夜地刷视频赚金币,手机都烧屏了,挣那点钱还不够换手机的。而且为了这个把自己身体搭进去,就更不划算了。可怎么说他都不听,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就是不明白呢?”

《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老年网民的网络平均使用时长已经超过全国网民的平均使用时长;使用场景覆盖生活各方面,包括社交通讯、生活服务、健康医疗、娱乐资讯以及电商购物等。智能手机深度渗透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社交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购物方式。“以前我妈在网上购物都是让我操作,自从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绑定银行卡后,她的快递包裹比我都多。”市民赵女士说,她的母亲退休后学会了用手机购物,如今不但经常网购,还迷上了直播购物,“跟风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还自认为捡了便宜”。赵女士说破了嘴皮,也没能劝止老人过度网购。

智能手机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把一些老年人“困”在了手机里,“银发低头族”的现象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作者:姜樾 狄慧

来源: 今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