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的最佳位置(辞职回乡观鸟)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吴平硕士毕业后支教云南,又在四川报业当记者跑了9年“农林口”

辞职回乡“观鸟”,要帮更多人“读懂”自然

观鸟的最佳位置(辞职回乡观鸟)(1)

本报讯“2月2日:小鸊鷉,牛尾河;2月2日:白鹭,园博园;2月28日:西伯利亚银鸥,马河水库……”3月16日,《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上,有注册者上传的一份观测资料,其中详细记录了3个月以来57种鸟类在邢台地区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数量。

上传人网名为“街头玩校”,现实中叫吴平。今年37岁的她,本科就读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曾在云南山区支过教,又在四川报业集团当了9年跑“农林口”的记者,去年底辞职回到本市。

回邢后,吴平多数时间都在“观鸟”。她带着单筒望远镜和索尼数码相机,有时在牛尾河畔“猫”上一下午,有时沿七里河岸步行十几里,拍下所见的鸟儿,晚上回家整理记录。“三九”天里,她徒步逛了信都区和沙河市11处观测点。

“有些发现,和以往的认知不同。”吴平翻开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赵欣如编著的《中国鸟类图鉴》,指着条目“黑翅鸢”说:“上面讲这种鸟见于华南、华东、西南,偶有个体至华北。可一个月内,我在邢台不同地点见了它三次!”

在七里河七号橡胶坝南侧,吴平也有意外“收获”。她发现,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水温升高,反而令水鸟越冬面积扩大,白骨顶、凤头鸊鷉、斑嘴鸭、夜鹭、鸬鹚,都能在这里观测到。“‘人进鸟退’并不绝对,两者是能互利的。”吴平说。

相比于四川地区的湿地、草原和山地,本市与“华北豹之乡”和顺县相邻,地形地貌和生态多样性不亚于其它中原地区,能观测到大量鸟类。对此吴平很欣喜:“仅摄影爱好者拍到的鸟类就有150余种,邢台‘观鸟事业’有很大潜力空间。”

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牛尾河公园里的黑水鸡也会游泳,牛尾河里的白腰草鹬、扇尾沙锥、长嘴剑鸻,也都被小朋友们喊成“鸭子”。有个小学生,甚至要求妈妈“去买只蜻蜓”。这让吴平觉得,有责任在普及自然科学方面做些什么,帮助更多人“读懂”自然。

去年底,吴平将个人微信公众号更名为“街头玩校”,定期上传在邢观鸟时拍摄的图片及视频,并不时配些自撰的科普短文。有时,她还会招募小朋友同去观鸟,给孩子们讲鸟儿的习性和特点。

一些朋友不太理解吴平当下的选择,有人问她“是不是遇到了难处”。吴平笑笑,觉得自己仍然是个理想主义者。通过观鸟,她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来做些深度调查与记录”。也能为“双减”形势下的学生兴趣培养,多提供一个选项。

“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折腾’的机会。而家人的支持,让我能去实现更多想法。”3月18日,吴平在个人公众号发出了“公益课堂”邀请函,主题是《越冬水鸟的习性》。独自准备课件的过程,让她又想起十多年前在云南楚雄州支教的时光,以及那群淳朴好学的孩子。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哲 文/图)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