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陆思诚外貌的句子 天下长河中一日七迁

由好酷影视、芒果超媒、芒果TV、浙文影业联合出品,张挺任总导演、编剧,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陆思宇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正在湖南卫视热播,也让观众了解到,陈潢和靳辅为何要在江苏治理黄河。剧中陆思宇饰演的高士奇才华横溢,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仗义豪爽的性格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黄河治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了极大贡献。

写陆思诚外貌的句子 天下长河中一日七迁(1)

这部剧讲述治理黄河,

重点就放在江苏

该剧讲述清康熙年间治理黄河决口泛滥六省之地水患故事的历史剧《天下长河》在播出之后收获众多口碑好评,豆瓣开分高达8.4分,具有历史正剧一贯的特色,有真实历史的厚重感,体现了“大事不虚”的基本特质。

《天下长河》对九曲黄河的造景力求真实,在服化道等细节上力求贴近角色设定和剧情走向,让观众随处可以感受到剧集在质感上的追求,精益求精,匠心满满。

科普与历史作者李开周认为,《天下长河》的核心故事是治理黄河,编剧做了大量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将康熙年间治理黄河的原因、过程和成败都考证得非常详实。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部剧的片头动画:九曲黄河从西向东一路延伸,两岸的庄稼和城镇陆续呈现,在狂风巨浪和滔天洪水当中,无数河工正在奋力修造堤坝,最后黄河流入大海,在蓝色的海面上汇聚成一片红色的扇面。据悉,这段动画其实是由两幅图组合而成的,所用底图是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康熙黄河万里图卷》,动画里的城镇、河工和船只则出自沈阳故宫的镇馆之宝《康熙南巡图卷》,这说明主创团队下了苦功。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超过万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最后从山东流进渤海。然而在这部剧里,靳辅和陈潢主持修建的几乎所有防洪工程,尤其是高家堰和萧家渡两处,全部位于江苏。

早在南宋时期,金兵占据中原,忙着抢钱抢女人,无人治理黄河。于是黄河迅速决口,决口后的黄河掉头南流,从河南兰考拐向东南,冲进京杭运河,进而冲进淮河,再从江苏东部流入黄海。从南宋前期,到清朝中叶,黄河在江苏境内肆虐六百多年,江苏自然就成了康熙年间的治河重地。

当时的黄河下游,就在今天河南东部、山东北部以及安徽和江苏境内,主要是在江苏境内。陈潢和靳辅束水冲沙,下游流速提高,泥沙冲走了,滔滔黄水先后冲进江苏境内的骆马湖和洪泽湖,经过自然沉淀和减水坝的过滤,再把含沙量较少的湖水导入京杭运河,从而保证南北漕运的通畅。这就是陈潢和靳辅治理黄河的核心策略。

经过追根溯源和沿黄勘测之后,陈潢和靳辅制定出“束水冲沙”的治黄方案:在流速缓慢的黄河下游加筑堤坝,让河身变窄,人为提高流速,让水流把河床上淤积的泥沙冲走,这样就能加深河床,使河堤相应升高,决口就不容易发生了。

写陆思诚外貌的句子 天下长河中一日七迁(2)

落榜举子一日七迁

陆思宇拿稳爽文剧本

剧中陆思宇饰演的高士奇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角色,在剧中多场高能戏份受到观众热烈讨论,满腹经纶却在阴差阳错之下落榜,凭借能言善辩的口才在罗晋饰演的康熙面前脱颖而出,一日七迁走上人生巅峰之后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帮助黄志忠饰演的靳辅和尹昉饰演的陈潢一起用智慧拿回治河银粮,在朝堂之上用“最强大脑”痛斥反驳阻碍治河的文官武将,妥妥手握爽文剧本的逆袭角色,让观众和网友看得大呼过瘾。

陆思宇饰演的高士奇靠着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康熙的青睐,一日七迁升为高相。康熙之所以重用高士奇,除了看重他的天纵奇才,同时也是想让高士奇制衡明珠和索额图两派势力。而高士奇也没有辜负康熙的重用,升迁之后凭借高情商、高智商在官场左右逢源,除了在治河上力保靳辅、陈潢不受干扰,在朝堂上也用自己的敏捷才思成为康熙最有力的左膀右臂之一。最后高士奇虽自身难保,却仍然为陈潢求生路,三兄弟凄凉作别的结局也让观众唏嘘不已。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看剧时在高士奇一日七迁、官场惊梦、河道查案、怒斥郭琇等等高光名场面中源源不断的感受到了陆思宇对角色的精准拿捏,大段台词他可以从容不迫娓娓道来:“陆思宇每次都让人很有代入感,每句话都让人听起来很有道理。”从《心居》《沉默的真相》《破冰行动》《大决战》《八佰》等热播影视作品中磨练出来的演技也备受网友肯定。“八面玲珑,官场求生,在《天下长河》凭借高士奇一角大放光彩,期待陆思宇在演艺道路上继续带来更多惊喜。”

写陆思诚外貌的句子 天下长河中一日七迁(3)

有意思的是,据说历史上的高士奇被皇帝器重了30年,荣宠不衰,据说他每天入宫之前都会准备一袋金豆子,分给伺候皇帝的内侍。如果有人可以给他提供消息,比如皇帝今天读了哪本书,喜欢某种饮食,甚至因为某些事情发怒等等,都会得到一颗金豆子。高士奇“富贵险中求”,搞清楚皇帝的心思,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为皇帝排忧解难,高士奇不愧是“最强打工人”。

历史上的高士奇并非真有“一日七迁”的经历,从落第举子一跃成为大清相国,他康熙八年(1669年)进入太学,得以初次见到康熙帝,康熙帝非常喜欢他的理学文章,亲自赐他会试资格,半个月之内高士奇二试都是第一,记名翰林院供奉,从此踏上仕途之路。康熙对亲政后自认的并非两榜出身的老师高士奇,却总是那么念念不忘,充满着真挚的关爱呵护,史所罕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校对 徐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