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几月几日发射的火箭(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

2003年几月几日发射的火箭(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1)

1994年2月8日下午4点3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腾空而起,直奔太空。20多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太平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监控结果返回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所搭载的“实践四号”卫星和模拟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成功地实现了具有国际标准的一箭双星发射,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及运载能力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展示出我国具有发射高轨道重型通信卫星的能力,为迎接我国广播通信卫星应用事业崭新历史阶段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一枚大型三级液体推进剂火箭,也是我国同步轨道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它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也可执行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任务。“长征三号甲”火箭继承了长征三号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改进的液氢液氧第三级,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2650千克。由于拥有更灵活先进的控制系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可以在星箭分离前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并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参与研制这种火箭的科学家说,这种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运载火箭家族又添了新的成员,航天发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大步。

“长征三号甲”火箭首次飞行圆满成功后,研制队伍马不停蹄地再次进入到研究当中。到2004年,“长三甲”火箭又进行了七次发射,把我国的广播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多颗卫星送入太空。以上发射均获得圆满成功,发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

2003年几月几日发射的火箭(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2)

焦点新闻

  • 人工智能会使数十亿人成为“无用阶层”吗?
  • 中国南极科考队刷新海上最南科考纪录
  • 航天领域今年将实现哪些“小目标”
  • 科学家公布大型量子计算机技术蓝图
  • 软体机器人让你“心动” 可定制柔性设备
  • 人工智能来了,真好!

精彩视频

2003年几月几日发射的火箭(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3)

2003年几月几日发射的火箭(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4)

2003年几月几日发射的火箭(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