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超长片段(我爱我家)

锡林郭勒日报全媒体记者 伊荣2021年,64岁的张海仁在多方帮助下找到了自己88岁高龄的亲生母亲,圆了自己的寻亲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我爱我家超长片段?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我爱我家超长片段(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超长片段

锡林郭勒日报全媒体记者 伊荣

2021年,64岁的张海仁在多方帮助下找到了自己88岁高龄的亲生母亲,圆了自己的寻亲梦。

“1961年1月15日,我被父亲和母亲收养,父亲叫张发昌,母亲叫范焕珍,当时他们在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盐场上班,父亲是干部,母亲是工人,他们没有子女……”提起父亲母亲,张海仁打开了话匣子。

那时张海仁大约3岁,被抱回家的他成了父母手心里的宝,父亲给他取名张海仁。张海仁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18岁那年,父亲在离世前告诉了张海仁他的身世,把小心保存着的迁移证交给了他,上面写着:17号小红,男,3岁,上海人。直到那一刻,张海仁才知道父亲为什么给他取名叫张海仁。父亲留下遗言,希望张海仁将来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就在父亲去世的那年夏天,张海仁中学毕业了,为了照顾母亲,他到盐场上班,干一些杂活。1985年,张海仁与在额吉淖尔盐场供销社当售货员的宫秀琴走进婚姻的殿堂,在草原上扎了根。婚后,为了让张海仁安心工作,宫秀琴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照顾年迈的母亲。对于张海仁特殊的身世,宫秀琴说:“没有党和国家的关怀,张海仁就来不了内蒙古,有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没有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就更不会有现在的张海仁,我们也不会成为夫妻。我希望他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心怀感恩。工作上我支持他,妈妈和儿子我会照顾好,但他要给我干出个样来才行,不能愧对国家和父母的恩情。”在宫秀琴的精心照料下,80多岁的母亲身体很硬朗,直到2009年,张海仁的母亲在睡梦中离世。

在盐场工作期间,张海仁学习了土建预算,通过参加培训及自学拿到了相关资格证书。几十年过去了,他从一个打杂干零活的“小鬼”,成长为额吉淖尔盐场总工办一名专门负责土建工作的干部。

母亲去世后,张海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他怀着满腔热忱奋斗在额吉淖尔盐场的每一个工地,他接手建设的房屋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修盐田40万平方米。40多年来,张海仁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场里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张海仁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锡林浩特市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退休后的张海仁与妻子也从盐场搬到了锡林浩特市。如今他们的小孙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平时张海仁老两口帮着照看小孙子,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

也许是因为年纪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张海仁经常回忆起父亲说过的话,尤其是那句“有机会就去上海找一找亲生父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对寻找亲生父母开始迫不及待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张海仁辗转难眠,他在心里描绘着亲生父母的容颜,想象着他们的样子,常常在心底呼唤着:“妈妈,你在哪里?”

为了找到亲人,张海仁特意去了趟盟档案局,在那里他找到了当年父母领养他时填写的领养儿童申请表,上面清楚地写着他的信息。

从2006年至2020年,张海仁先后5次前往江苏、安徽等地寻亲,都无果。直到2021年7月16日喜讯传来,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给他打来电话:“张海仁,我们找到您的亲人了,DNA比对成功,您的母亲还健在……”那一刻张海仁喜极而泣,他激动地说:“找到老妈妈真不容易,我这个年纪了,母亲健在,是我的福分,我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立刻飞到母亲身边。”

2021年9月11日,张海仁与妻子宫秀琴穿着新做的蒙古袍同苏和夫妇等人一同登上了回乡航班。9月12日下午,他们到达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西沟村,远远地张海仁就听见了喧天的锣鼓声,下了车后才知道,是家里人为了接他回家特意邀请来的锣鼓队,当时张海仁的心情特别激动,尤其是在看到写着“欢迎赵红福回家”字样的大横幅时,张海仁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赵红福这个名字是张海仁亲生父亲给他取的。按照家谱排序,他们这一代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占“福”字,十年前父亲临终时特意交代,把赵红福的名字写入家谱,刻到石碑上。说起亲生父亲,张海仁无比遗憾,十年前他也正在寻亲,如果那时候能够相见该有多好,就能见到父亲了。

张海仁是流着泪跟随江阴寻亲志愿者走到家门口的,全家老小已经等候多时。张海仁的一声“妈妈”,在他心底呼唤了半生。妈妈泪流满面地握住张海仁的手说:“我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泪水宣泄着张海仁与妈妈近半个世纪的思念,他拉着妻子跪地给妈妈磕了三个头。

这次寻亲中,找到亲人的还有苏和夫妇,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张海仁说:“我们能找到亲人,多亏了公安部开展的‘团圆’活动。此次活动中盟公安局在全盟范围内为当年来到内蒙古的孤儿采集了血样,并将结果上传到了公安部‘团圆’网站。江阴市公安局通过科学比对和排查,把找寻范围缩小到了村镇,又通过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和采集血样,我们最终与亲人团聚。过程中,无论是公安民警还是寻亲志愿者们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名字无论是张海仁还是赵红福,在张海仁心里没有区别。他说,他永远都是国家的孩子,是国家的宠儿。60多年前国家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60多年后的今天又助他们寻亲圆梦回家,他深深感恩祖国和草原母亲,还有那些为他们整日奔波的志愿者们。

2022年清明节,张海仁去祭拜了草原上的父母,告诉他们找到了南方的亲人,但他永远是他们的儿子,江南和草原都是他的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