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移动社交的O2O之路)

移动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移动社交的O2O之路)(1)

这是一段关于社交产品的狂想曲

O2O(即online to offline):O2O通过整合线上资源,利用高效便利的中间途径工具,为线下活动带来更优秀的服务体验,同时也实时精准捕捉线下数据、反馈,不断优化线上功能,形成一个循环促进的闭合生态圈。

移动社交产品: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网络硬件开发的新一代社交产品,有别于传统的PC社交产品,移动社交产品不单可以从兴趣,游戏,话题等中构建关系链,还可以利用LBS功能,通讯录等资源构建不同维度的社交关系网络,具有社交场景即兴化、关系链趋真实化等新特性。并且还在更多垂直方向产生新的产品功能,诸如语音场景,匿名场景等。

困境与机遇:红海一片的移动社交

几乎在智能机兴起的同时,各式社交产品都开始移动化。从单纯的PC移植到手机,再到基于手机的纯移动社交产品,一夜之间无数个“微信、陌陌、微聚、比邻、nice、same…”诞生了,从强关系到弱关系,从跨地域到聚焦用户周围,穷尽一切脑力来满足用户“全天候,多场景”构建关系链的需求。在appstore上搜索社交关键字有2000多条消息,红海之大,可见一斑。腾讯的手Q和微信一家独大,通吃强关系。陌陌、微聚另辟蹊径挖掘地理位置场景,唱吧切入音乐社交风生水起,Ins和nice等聚焦图片垂直品类,还有火爆一时的匿名爆料等等。

经笔者抽样调研发现,现在新上线社交产品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社交关系链构建方式的创新上,鲜有聚焦维持和延伸关系链到线下的创新的产品,有那么几个也感觉功能比较鸡肋,不能很好击中用户痛点。单纯从Online端获取用户的花样已经几乎穷尽,却依然面临用户粘性不高,还可能让产品背负色情约炮不良印象的困境。那么今天,我们换个思路,看看社交产品在offline端的创新,能不能做一些大事情出来。

下一个风口:O2O助力移动社交

社交为何要O2O?

社交活动几乎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出现。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各式在线社交产品(聊天室、BBS、IM等)更是轻松帮助用户打破地域隔离、时空阻碍,全面实现“在线”社交。随着用户数量逐渐增加,产品主题逐渐出现:话题兴趣分类、LBS与即兴娱乐分类、朋友圈衍生关系链分类等。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社交,都普遍存在一个情况:两个聊得熟的“好友“,往往都有摆脱虚拟的线上交流而走到线下去“约会(pao)的潜在欲望,而这种情况几乎贯穿了社交产品的发展史(从早期的豆瓣同城活动到现在的陌陌兴趣小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人们社交需求离不开:好比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在线社交满足了人们排遣寂寞,寻伴找友,打发时间的基本需求。随后,在用户拥有丰富且相对成熟的社交关系之后,下一步自然想到要是“Face to Face”。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免得出现“搞了半年网恋,结果对象是个伪娘”这样的笑话就不好了。

而在移动互联网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移动社交产品利于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功能,结合传统的兴趣导向,正极大地加快虚拟线上社交的落地进程(陌陌的同城活动、微聚的用户个人活动等)。其实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的社交,都需要O2O。因为网络交友无非是因为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导致社交活动无法顺利展开,再者,一段“关系”再好的虚拟关系,没有现实接触的基础,也只是存在云端中的二进制数据,毫无意义。据笔者调研发现,目前社交产品除了积极拓宽用户社交广度之外,也逐渐推出不少功能引导用户走向线下的“真实”,这也说明,线下约才是整个社交闭环中的终点,刚需中的刚需,而且也是最易产生电商行为的一环。

用户需要“约”,更需要“有趣,安全”的约!

社交产品如何借力O2O?

何谓社交O2O

一字概曰:“约”。例:在贴吧上认识了个妹子,搞了一段时间网恋,赶紧的约出来瞅瞅。这就O2O。

那约会总得有个理由,还有相应的主题,场景,时间吧。问题来了,用户怎样通过社交产品来约会呢,现类型粗略归纳如下:

类型

特点

用户组织

C2C式:安全性参差不齐,自由度和种类丰富,活动质量取决于用户素质。例如:微聚

官方组织

B2C式:安全性最高,种类单一,且受限于公司资源,难以全面覆盖,且效率不高。例如:微聚

官方-商家合作

C2C式:活动举办方只在社交产品上发布相关信息,由用户自发组织参与,本质还是第一类。但因为目的性比较清晰明确,安全性相对第一类会高一点。例如:陌陌

官方-线下社交实体合作

C2B2C式:官方监督,活动由线下各式社交实体组织承办,种类和安全性较高。但需要官方前期地推,吸纳足够的线下实体进驻。

线下社交实体

这是笔者脑补的一个专业术语,很犀利有木有。其本质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民间社团或协会,它们往往有一定线下活动运营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例如:xx摄影协会,xx轮滑俱乐部等)

那在阐述何谓官方-线下社交实体合作模式之前,笔者先介绍一个位于广州的线下社交实体—技客区:

技客区:致力于打造技能交换,真实交友的SNS,让大家在各类分享活动中收获技能和友谊。诞生于2012年的技客区,起先由一帮喜好分享技能互相促进的有志青年发起,并在一次偶然活动后被广州媒体发现并采访报道。名气渐起之后,他们开办了QQ群,上线了官网,落实了活动场地,每个月不少于两场的线下活动,慢慢扩张。官网和Q群承担日常灌水,维持用户粘性等功能,场地和线下活动则是将云端的虚拟关系链“落地”的利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