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义的哲学家(每一个现代头脑都藏着巫术的影子)

在《金枝》这本书的开头,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罗马的内米一地,树木林立,湖水闪耀着金色光辉,颇具意大利风情的宫殿、圣庙和村庄伫立在湖边。


神秘主义的哲学家(每一个现代头脑都藏着巫术的影子)(1)

英国画家特纳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1834年作)就展现了这样的画面,而《金枝》书籍的名字也由这幅油画而来


然而这幅娴然平静的风景画下,却暗藏着血腥的杀戮。在内米的森林中有棵高大的橡树,无论昼夜,你都有可能看到一个毛骨悚然的黑影,在树周围独自徘徊。

这个人是可怖的谋杀者,也是这里的祭司与王。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习俗:如果有人杀死祭司,就可以获得他的力量,成为新的统治者。于是,每个祭司既是统治者、神力的拥有者,但同时也是个杀人犯。

他每日提心吊胆,夜不能寐,不得不年复一年地独自巡视。如果他放松片刻,稍不警惕,就会被继承者所杀。白发丛生就相当于在他的死亡判决书上盖章,他的命运在他杀死前一个祭司时,就已经注定。

这个习俗一直持续到罗马帝国时代。

但这种习俗实在不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古人到底是依照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这种习俗?为何这样的习俗得以流传?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有本质区别吗?


神秘主义的哲学家(每一个现代头脑都藏着巫术的影子)(2)

《金枝》

作者:[英]J. G. 弗雷泽

译者:汪培基、徐育新、张泽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2年


01.巫术的思维方式


这还要从古代巫术讲起,毕竟无论是祭司还是神庙,都与古代巫术有关。

弗雷泽在《金枝》中将巫术的思维方式总结为「交感巫术」,大多数巫术都依照这种思维方式,而它是由「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组成的。

我们先来说说接触巫术。

接触巫术,顾名思义,就是一接触就会产生的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经验当中的确如此,如果现在用力拍桌子,就必然会产生接触反应,手必然很疼。

古代人也只不过是将这种思维稍加延伸,变成「只要接触,就一直有反应」。比如说,在德国,如果孩子的牙齿掉了,父母就会将其塞进老鼠洞里去,并且相信如果这样做,孩子就能长出像老鼠牙齿一样坚硬的牙。

在这里,孩子的牙掉了,但是接触的反应并没有结束,依然还会作用于孩子接下来的牙,让孩子的牙长得更强壮。

但是这里有个逻辑漏洞,为什么老鼠的牙长得好,送进老鼠洞的其他牙也会长得好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种思维逻辑——顺势巫术。顺势巫术起源于「同因必同果」的思想,只不过古代人稍加延伸,将相同的原因导致相同的结果,延伸至,相似的原因导致相同的结果。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在苏门答腊岛的巴塔克人那里,如果某个女人不孕,她就会做个布偶娃娃,日日抱在怀里,她相信这样她就可能会真的拥有一个孩子。

这里存在着这样的巫术思维逻辑:抱孩子就代表着有孩子,抱木偶约等于抱孩子,所以抱木偶就代表着有孩子,所以她一定会有孩子。

前面牙齿的例子也一样,老鼠的牙齿长得好,就约等于放进老鼠洞的牙齿长得好,所以孩子的牙齿就长得好。

顺势巫术与接触巫术总是相辅相成地存在于巫术的逻辑思维中。

这样的巫术思维方式也在中国古代流行。公元前91年,汉武帝晚年病弱,太子刘据被构陷以巫蛊诅咒武帝,太子恐惧,以杀奸臣的名义起兵,被武帝镇压,最后自缢而死。这场宫廷灾难被称为「巫蛊之祸」,前后死伤数万人。

其中的「巫蛊」指的就是,制一木人,将想要诅咒的人的名字或者头发之类,放在木人上,然后用巫术去诅咒木人,被诅咒的人就会因此得祸。

这里就用到了顺势巫术与接触巫术所组成的交感巫术。名字或是头发都是与被诅咒人相关的事物,也就是接触过的,只要木人上带有这些东西,就可以通过接触反应到诅咒人身上。而诅咒木人,木人会有祸患,木人约等于本人,所以诅咒木人就相当于诅咒本人。

可以说,交感巫术包括的这两种思维方式充斥在大多数古代巫术当中,充当着它们的思维基础。

除此之外,青年学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国曦今博士在讲解这本书的时候还指出,这种交感巫术的思想也渗透在如今的某些行为当中,现在美国的许多小偷还会佩戴老鼠毛,来保佑自己像老鼠一样灵活。


02.巫术与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异同


在我们讲述交感巫术时,你或许也感受到了,我们和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在某些方面并非完全迥异,甚至现如今的科学与当时发展的巫术也有相似之处。

如果古代人被木头砸了,他可能会说,之前接触过的某某事情延续到了现在,出现了报应,所以我们才会痛;如果我们被木头砸了,我们可能会说,木头给了我们一个力,让我们的表皮神经受到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播到大脑当中,产生了痛觉反应。

虽然二者的解释与反应不一样,但是这两种思维都是在寻找疼痛的原因,试图解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件。它们中并没有什么神灵,它总是以一种纯粹的形式出现,相信自然严整有序、前后一致,具有不可避免的因果定律,并且人类可以运用这些定律造福自己。国曦今博士甚至说:

「巫术其实跟科学是同构的。」

如今,巫术不再被相信,也不再实用,只不过是因为它坚持了错误的自然规律,也就成了一套谬误的行为准则。这是它与现代科学最大的区别。

弗雷泽在《金枝》中解释到,顺势巫术是错误地把相似的事物当作相同的事物,接触巫术的错误则是,把瞬间接触的反应看作永久的。但巫术本身对于客观事物的一般总结的思路却是没错的,起码我们现在还在用,从牛顿定理到元素周期表都是依照此推断出来的。

讲到这里,或许你已经认识到,它与另一种思维方式——宗教的巨大不同。

当然,现如今宗教已经不能一言蔽之了,作者弗雷泽也只是指出了宗教的一种特性,也就是信仰。弗雷泽指出,宗教存在着对神灵的信仰,而巫术则不具备。像科学一样,巫术也不相信任何神灵,而是觉得自然暗含着不变的法则。

或许有些巫术会向神灵祈祷,贡献贡品,但是他们并非是虔诚地信仰某个神灵,而更多的是索取。比如说,在中国古代,有些地方会有巫师做法求雨,会供奉龙王庙。但如果龙王不显灵,就会把龙王像搬到外面来暴晒,甚至有些习俗会鞭笞龙王,以示惩罚。

这些巫术并不是信仰龙王,而是认为即使有非人力量操控着一切,人们依然可以以某种仪式、咒语、巫术来巧妙地操控这种力量,并利用其造福人类。它把神灵看作是一种工具,像自然法则一样。

在《金枝》中记载了这样一句印度的俗语:

「整个宇宙听从天神的支配,天神们听从符咒(曼哈斯)的支配,符咒听从婆罗门支配,因此,婆罗门是我们的天神。」

而在某些天主教国家,一些受古老巫术影响的乡下人依然会认为神父可以具有督促神为他们做事的力量。

古代流传下来的这种巫术的祭司就等同于神灵一般,他们拥有着操控天神的力量。因此,在古代,他们具有非常大的权力,于是这种神权与王权也就以此合并在一个人的身上。


03.古代迷惑行为的原因


这个既是王又是神的人对于古代民众是如此的重要,比如,在美洲的扎波特克族,他们的祭司(暂且这么称呼)就备受尊崇,他被认为是太阳也不配照耀的人,脚踏在大地上也会被土地玷污。他的生命代表着这块土地的生机与好运,如果他生病,田地就会荒芜,他死亡,天地就会崩溃。

祭司是如此的重要,古代的民众必然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保证他一直都身强体壮,生命安康。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回想到开头那个例子,人们并未保护他们的祭司,反而是纵容杀戮。这不是与他们的初衷相悖吗,他们为何不保护他们的王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古代人如何理解生命的?

古代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灵魂。人活着是因为灵魂在他的体内,保护一个人就是要保护他的灵魂。比如在东南亚,古代达雅克人的巫医在行医时手上都带着一只鱼钩,依据顺势巫术,他认为鱼钩可以勾住人的灵魂,并将灵魂送回病人体内。

那么保护祭司的生命,最本质的就是要保护祭司的灵魂。

也正因如此,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比如,为了避免有邪灵从嘴巴进入体内,从而伤害灵魂,祭司吃饭时不能有任何人看到;祭司的衣物、头发等随身物品,都不能流传在外,避免有人用接触巫术诅咒;甚至人们把祭司关在王宫里,避免他的灵魂被玷污。

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要确认,祭司的身体足够强壮,能够担得起他的灵魂。

中非的卢安格的国王兼祭司在一年一度的节日里,必须按照惯例在王宫的城墙上,当着臣民的面跳舞。而且在跳舞的过程中,他还必须身上背着一袋沙土,以代表自己有能力担负圣灵般的灵魂,以继续从事巫术的工作。否则,他将面临着废黜,而最常见的废黜模式就是死刑。

当时的人们认为,唯有死亡才能使祭司灵魂的力量得以更新换代,让神力重新寄居在下一个强盛的生命里,为人们继续祈祷和诅咒。

所以死刑成为祭司迭代的常见方式。在非洲的刚果,如果他们的大祭司快要死去,原定继承他职位的人就会用一根绳子将其勒死。非洲的法佐尔的某些部落,祭司要每天到一棵特定的树下审理事务,如果他一连三天都不能履行,那么就要被吊死在这颗树上。

在《金枝》中,弗雷泽对此评价道:

「这个风俗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奇怪,都是直接由于他们对神王的深厚敬意……他们杀死国王的做法,正是他们崇敬自己国王的最好证明。」

而我们的故事开头,古代罗马内米的祭司制度或许也部分地符合了这样的思维,他们寻找最为强壮的人杀死虚弱的祭司,只是为了让祭司的灵魂在更加强盛的身体上存活。

《金枝》研究了灵魂、生育观念、动植物崇拜、农业生活、王权等等方面的巫术习俗。里面既有古代社会如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等地的社会风俗,也有较为原始的如澳大利亚、非洲、印第安部落的图腾、仪式、社会文化等等。所以说,《金枝》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巫术的百科全书,更是剖析过去巫术,勾勒人类理智演化历程的历史。


神秘主义的哲学家(每一个现代头脑都藏着巫术的影子)(3)

南美洲的阿兹台克人认为,太阳神需要持续不断的人血来维持生命,因此他们不断的牺牲和献祭。在最大的金字塔的落成典礼上,仅在四天内就夺走了84,000人的生命


这本书中还记录了许多这样古老而神奇的事例。你肯定难以想象,为何古代农民(各个地区)每年都会杀死陌生人来祭田?为何怀孕的女人是邪恶的象征?

这些看似迷惑的行为,却的的确确是在和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思维下进行的,而最终,与我们的现代思想一脉相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