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现在情况(普通学生眼里的母校)

西南联大,即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因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并于同年4月,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南联大现在情况?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西南联大现在情况(普通学生眼里的母校)

西南联大现在情况

西南联大,即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因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并于同年4月,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

这所传奇的大学,在1937年-1946年,8年零11个月期间的办学期间,培养了毕业生3343人(含初级部、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 )。这些毕业生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发挥着他们的光与热。比如抗战年代主动投笔从戎的1100多位热血学生,其中834位的名字镌刻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比如参与应用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等基础科研工作的毕业生们;比如为「 两弹一星 」工程付出美好年华的毕业生们......随着这些毕业生,在各自领域的成功,西南联大越来越被大众关注。

但是,除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一百多位人文大师,一百七十多位院士.....还有许多的普通西南联大毕业生。那他们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离开学校之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最后的西南联大》的作者想方设法逐一寻访健在的西南联大校友,并将这20位在世西南联大校友的口述回忆,整理到书中。

就当一个普通人的吴德鋐

开篇的西南联大校友吴德鋐,与影视作品中的联大校友形象并不一样。

正如篇章名所描述,他立志当一个普通人,也真的没有辜负恩师的教诲——当了一个普通人。

因为炮火的推动,江苏人的他来到了四川,参加了考试,成为了西南联大政治系的学生。

离开西南联大后,时局的动荡让他立志投身经济工作,并在纺织行业工作几十年......

文武双全的夏世铎

战火纷飞的年代,很多青年学子投笔从戎,夏世铎就是其中一位。

1939年,高中毕业生夏世铎考取了西南联大;但读书时,他就萌发了投笔从戎的想法,并在一年后,报考军校,来到黄埔军校读书......

毕业后,成绩卓越的夏世铎却无法上战场,因为他被留校了......

之后诸多机遇巧合,夏世铎一次次错过上前线的机会、也一次次错过到美国留学的机会......

出身联大世家的凌宏炜

凌宏炜的父亲凌达扬是西南联大师范学院英语系的教授,他的哥哥凌宏焜是西南联大的学生,而他自己则是西南联大附中的学生......

这一家子,就像是西南联大毕业生的缩影:有专注育人的夫妻、有成为水利专家的哥哥、还有多才多艺但普普通通的凌宏炜......

目录

读着这些西南联大人的故事,我不禁唏嘘万分。他们从战火中走来,带着西南联大人高贵与优雅的底色,面对在时代浪潮下、在命运的安排中走了快一个世纪,然后在古希之年,面对作者这样年幼的采访者,回忆着他们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这些,让我想起写下《东京梦华录》的孟元老,想起他垂暮之年回忆当年汴京惬意生活时的恍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