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讲的是什么(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讲的是什么(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有感)(1)

01

长妈妈,已经说过,就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的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长妈妈,是一个孤孀,大家对她的称呼“阿长”是上一任保姆的名字,因为习惯,再度延续到她的身上了。

她长得“黄胖而矮”,非常爱说话,又很迷信,还踩死了鲁迅先生童年时期救养的隐鼠。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我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02

长妈妈常常喜欢给小时候的鲁迅讲“长毛”,“长毛”指的是洪秀全军和土匪强盗都算在内。

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

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扔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

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在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想之外,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去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是我退让。

这一段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天真可爱,童趣无穷,让人忍俊不禁。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讲的是什么(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有感)(2)

03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的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其严重的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是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我哀悼隐鼠从而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我”从远房的叔祖那里了解到《山海经》本书,被里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吸引了,但是自己没办法得到这本书。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有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文中的“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我”想让叔祖去寻找,但是又不好意思麻烦他,毕竟叔祖是疏懒的。当“我”询问别人的时候,他们又都不肯真实告诉我。“我”自己又买不了。

只有长妈妈把“我”的渴望放在心中,专门请假替“我”买书。

04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讲的是什么(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有感)(3)

小时候的我们询问大人一些事,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我们,不肯认真对待我们,理由就是我们是小孩子。

长大了,父母又都操心着我们结婚后、生小孩后的事,他们的眼光总盯着我们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每一个重大的事件,似乎我们的人生就是那每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读到文中这几段,我深有感悟:

一部电影,每一帧组合在一起才成为连续的画面。如果我们看电影只盯着那最后的高潮部分,对前面所有的铺垫和伏笔——那些平铺直述,那些细节,都视而不见,那么最后的高潮部分怎么能给我们极大的冲击和震撼呢?

我们只有认真地看完每一帧,我们才能知道它是不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人生也就像一场电影,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很重要,父母关注的焦点绝不是那仅有的几件人生大事,孩子的日常更重要,孩子的心声更重要。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讲的是什么(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有感)(4)


总结:

文章全文主要围绕着“我”对长妈妈产生敬意的两件事展开叙述,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长妈妈这位旧社会劳动妇女对“我”的重视和疼爱。

作者鲁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他童年的保姆长妈妈,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他对长妈妈深沉的怀念。

END

我是一名95后青年

今年走上了读书写作这条路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

请点个关注和在看

谢谢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