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开场白和结束语嘉宾(讲座侧记妙特邀嘉宾致辞简直)

【写在前面】这是一篇将仙气和烟火气结合得极妙的讲话稿,小编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才华,我愿用我的颜值去换啊!

在寻龙诀:从龙城太原到佛国五台专题讲座

仪式上的致辞

忻州文化研究院(五台山研究院)

副院长 康艳飞

(2022年7月10日)

讲座开场白和结束语嘉宾(讲座侧记妙特邀嘉宾致辞简直)(1)

讲座开场白和结束语嘉宾(讲座侧记妙特邀嘉宾致辞简直)(2)

特邀嘉宾康艳飞致辞(摄影/边升权)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上午好!

又到盛夏时节,又见清凉世界。很荣幸和大家相聚在太原晋商博物院,共同欣赏姜剑波老师主讲的“寻龙诀:从龙城太原到佛国五台”专题讲座。这个讲座旨在连线太忻两地,聚焦太行山脉与汾河谷地这条“龙脉”,从“天人合一”思想解锁五台山自然和人文密码,启发人们以徒步巡礼的方式净行朝台,实现人生福瑞与生命智慧的双重增长。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极具创意的策划,通过五台山全景地理研学,发勇猛精进之心,践成己利人之行,唤醒和激活太忻两地更多的人文元素,对于助力五台山打造品牌IP,对于传播太忻一体化理念、促进太忻历史文化研究、助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都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忻州文化研究院(五台山研究院)对这次讲座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用心灵和禅悟讲述五台山的姜剑波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本次活动的各位来宾朋友致以诚挚的祝福!

来之前,主办方的文案曾给我写过一个简短的致辞,我看后,觉得不错,写到五台山的立体、多元、厚重,写到五台山有故事的春花、青草、奇石、怪树、珍稀古建,写到一个人因为五台山而不再孤独。写得很有感觉,一瞬间照亮了我。按照惯例,我打印出来,拿到现场,照着念就可以了,但我没有这样去做,因为我与五台山也有着深深的缘分。

我的母亲生前是一个虔诚的在家修行者,她没有去过五台山,但一直在日常生活中用善良在跋涉与仰望,对我人生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广。如果她识字,我想她一定会知道那个美丽的传说: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有一位菩萨在守护他,所生之日与有缘之佛结缘,被称为“本命佛”。按照这种说法,我属兔,“本命佛”就是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她的道场就在我们忻州五台山。我曾数次到访五台山,也知道体现佛法本源的佛教四法印,就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修行者的标准: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也就是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也就是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也就是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也就是涅槃寂静。这四法印为佛陀创教时对佛法的本质认知,也是我对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本质认知。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只要内心遵从并践行四法印,我们即使人在红尘,置身世俗,也完全是一个合格的修行者,根本无须让自己的外表从衣着到举止看起来像一个修行者!这也正是我对来五台山朝圣的四面八方的信徒、全副武装的背包客、悠闲自在的独行侠、胸怀信仰的朝台者,心生敬意之所在。的确,修行不问出处,修行不讲高低,修行无关美丑,修行不分先后,修行全在于心,全在于行。正是和五台山的这种特殊缘分,也基于对主办方这次净行朝台活动的激赏,我决定亲自动笔,撰写这份致辞,表达我内心的敬仰之情。我相信,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定把撰写并宣读这份小小的致辞也当成了一次朝圣。是的,朝圣无处不在,朝圣就在眼前,朝圣就在今天,朝圣就在脚下。

我们的脚下太忻一体化正如火如荼,置身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不能缺席,智慧不能隐匿,心灵的修为不能止步,人生的精进不能躺平。忻州文化研究院加挂五台山研究院的牌子,并设立五台山研究室研究所,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忻州对五台山的重视和偏爱。我们期望,像这样融入个体生命体验的专题讲座越多越好,像这样追求身心双重出发的研学活动越多越好。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以及各位的亲朋好友,有机会多到五台山走一走,看一看,多到我们忻州走一走,看一看。我相信,有了大家的关注和加持,奔赴和朝圣,太忻两地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朝圣,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次自省之旅,这种自省就是不断地自我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今天我们选择在自省堂举办讲座也许是一个巧合,更可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一向以为,自省的人会遇见更多的清凉,朝圣的人会收获更多的清凉。清凉是打开五台山的一把关键钥匙,那么,就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清凉的会场,循着姜剑波老师的流畅思维、飞扬文采,一起深入探寻五台山的秘密,倾情聆听这一出富有山西特色的《寻龙诀》吧!

预祝本次讲座圆满成功!

预祝本次五台山全景地理研学活动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来源:五台山

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