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鳄雀鳝抓到了吗(围捕筛查4万鱼才抓到鳄雀鳝)

银川鳄雀鳝抓到了吗(围捕筛查4万鱼才抓到鳄雀鳝)(1)

银川鳄雀鳝抓到了吗(围捕筛查4万鱼才抓到鳄雀鳝)(2)

银川鳄雀鳝抓到了吗(围捕筛查4万鱼才抓到鳄雀鳝)(3)

银川鳄雀鳝抓到了吗(围捕筛查4万鱼才抓到鳄雀鳝)(4)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本期上榜

自巡查人员2月9日发现最凶猛的淡水鱼类之一鳄雀鳝现身广州白云湖,管理部门至今还在为此忙碌。工作人员连续奋战4天,人工从4万多条鱼中才找出两条鳄雀鳝。然而,这一对生态有极大破坏作用的外来入侵物种,却在芳村花鸟虫鱼市场和淘宝商店上公开售卖。

上榜缘由

白云湖管理处从巡查发现可疑鱼类,邀请专家鉴别怀疑为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到对公众发布信息进行预警,同时咨询专业机构指导处置,再请求专业团队实施捕捞清除,继而对湖区鱼类进行全面分析,定期监测,其整个处置的过程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鳄雀鳝在广州公开水域中出现已不是第一次,在如何科学应对外来入侵物种,如何从源头上和过程上遏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周刊主编:梁建忠

打分对象:

白云湖管理处

本期得分

95

响应速度:25

处理力度:25

处理成效:20

南都评价:25

南都点评:保障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有关外来入侵物种的事件频繁见诸报端,但都是简单地清理,缺乏科学评价和系统防控。白云湖鳄雀鳝的处理可以视为个案处理的样板,但如何保护生态安全,如何更有效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做进一步的探索。

怪鱼现身 全湖搜捕

2月9日,湖区的保安巡查发现,白云湖西湖有一条奇怪的鱼悠然地露出水面。专家对其拍摄的照片辨认,认为很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

鳄雀鳝是淡水肉食类鱼种,原产于美洲地区,成年的鳄雀鳝体长可以达到3米,对小于自身体长1/3的水生生物,大小通吃,被称为最凶猛的淡水鱼类之一,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国内外媒体曾有过鳄雀鳝伤人的报道,而白云湖因其存在自然缓坡延伸到水中,有些游客会涉水游玩。此外,尽管白云湖管理处严禁市民到湖内野泳,但周边一直都有个别人在湖内野泳。因此,白云湖管理处在发现鳄雀鳝的第一天,便打印出相关的图片,在湖边发出安全警示,提醒市民切勿下水游玩,保安也加强了对游客的劝阻。

白云湖管理处咨询渔政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专家们一致认为必须对鳄雀鳝进行抓捕,排除安全隐患。白云区政府留意到湖区内出现大型鳄雀鳝的消息后,对此也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排险。然而,白云湖水面面积达1.06平方公里,在茫茫湖中抓捕一条鱼,并非易事。

此前广州多个小区的湖中也出现过鳄雀鳝,主要是采取诱捕(即下饵钓鱼)的方式,或采取干塘彻底排查的方式进行清除,但这两种办法在茫茫白云湖行不通,湖区太大,水也无法抽放。

最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外来水生生物防控团队和广州千江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后确定以分区围网和拖网捕捞的方式,将湖区内的鱼全部捞上来,然后人工分拣。

捕捞人员首先选定鳄雀鳝经常出没的西湖,用一张张渔网将湖区分隔成三个区域,再用拖网对逐个区域的鱼全部用网拖上来。

分拣4万尾 找到两条鱼

2月13日,捕鱼行动开始了,广州千江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专业队伍进驻白云湖西湖。

2月14日,围捕队伍将西湖分隔成两个区域(每个区域约300亩),合计使用围网约1000米,并配备具有抛网的机动船巡查鳄雀鳝的踪迹并实施抓捕。

2月15日上午8:00,15名专业围捕人员,在围网一侧,投放大型拖网,并进行收网行动。但由于水下情况复杂,拖网围捕行动开展得非常艰难。经与白云湖管理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讨论,确定了进一步方案:增加围网300米,同时对水下复杂地形进行避让,直至晚上8点,捕捞队伍才完成约300亩水域的合围,并于当天晚上11点成功起网,连夜逐尾排查。

此次起网,捞上来3万多条鱼,要从中找出鳄雀鳝,只能人工进行逐一辨认排查。“这种方案是选出来的最彻底的一个,但还会有漏网之鱼。最开始排查了十几个小时,都没有发现鳄雀鳝,我心里也很紧张,要是这样都抓不到那就麻烦了。”负责此次抓捕行动的千江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方灿回忆当时的情景表示。

然而在排查到第18个小时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条10斤重、90厘米长的鳄雀鳝,但和之前发现的鳄雀鳝的照片比对,显然不是同一条。

2月17日,捕捞队伍在多次发现疑似鳄雀鳝的鱼类浮头的区域,也是水底环境最为复杂的区域,进行再一次区域细分围网。至此,将白云湖西湖分隔成3个区域搜捕。

针对该区域复杂的湖底环境,捕捞人员用变频仪器将鱼从复杂的水底环境驱赶出来,确保目标个体驱离复杂水域而落入网中。当天下午4点时,捕捞队伍中传来喜讯,之前报道的那条鳄雀鳝落网。至此,通过4天的奋战,排查4万多条、4.8万斤鱼之后终于找到了两条鳄雀鳝。

无法排除 漏网之鱼

目标个体落网,并不意味着排查和清除工作的结束。2月18- 21日,根据专家意见,为彻底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对西湖未捕捞过的水域进行逐区排查,对拖网渔获物再次逐一排查,未发现鳄雀鳝个体,初步排除西湖还有大型鳄雀鳝的风险。同时对水面面积更大的东湖水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未采集到鳄雀鳝个体及捕获记录。

然而珠江水产研究所对两条鳄雀鳝辨认发现,两条鱼都是雌性的,而其中驼背的那条经解剖发现,体内已经有大量的鱼卵,性成熟程度已经到了4期,很快就能产卵。一旦产卵,就是10万颗以上。“鳄雀鳝的孵化率至少有80%以上,虽然不知道幼鱼的成活率问题,因为我们发现白云湖里面还有其他肉食性的鱼类比如鱤鱼,但只要长到30多厘米,在湖区里面就没有天敌了,这个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陈方灿表示。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表示,从解剖的情况来看,可以确认白云湖是符合鳄雀鳝的繁殖条件的,无法确认湖区内有没有形成种群,有没有幼小个体,如果有幼小的个体,多长时间会长大?这些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根据白云湖管理处的反馈,白云湖蓄水量约为230万立方米,每天有60万立方的水和周围水环境进行交换,外江的生物和湖区的生物本身就有交互和流动,即便目前没有,未来会不会有也存在不确定性。

为此,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胡隐昌认为,从以往广州出现鳄雀鳝和此次白云湖的情况来看,广州其他自然水域中存在鳄雀鳝的风险依然很高。为此,他们建议白云湖对湖区内的水生生物进行定期监测,尤其是加强对影响公众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危险物种监测和防控。

调查

鳄雀鳝在市场热卖

一条鳄雀鳝的出现,让政府部门、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捕捞团队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耗时4天才将其捕捞。然而在芳村花鸟虫鱼市场和淘宝商店上,鳄雀鳝作为观赏鱼,几十块钱一条在公开售卖。

南都记者在芳村花鸟虫鱼市场发现,鳄雀鳝作为观赏鱼有着多个别名,有的取一个好意头而称之为“福鳄”,有的根据其行为习性而称之为“幽灵火箭”。有市场老板表示,他们出售的鳄雀鳝都是人工繁殖而来,根据大小的不同,售价不同,一条20厘米的鳄雀鳝,其价格在50元到60元之间。

一位水族馆的老板对南都记者表示,鳄雀鳝得到很多养鱼爱好者的欢迎,一方面是很好养活,什么都吃;另外是捕食过程凶猛,平时慢慢悠悠地游,捕猎时迅猛,因而给了一个“幽灵火箭”的称号,也因此有人喜欢看鳄雀鳝捕食小鱼的过程。

因为鳄雀鳝最大可以长到3米,在家庭饲养的环境中,也可以长到一米多长,胃口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养鱼爱好者对其失去新鲜感之后,觉得饲养成本太高,也会将其投放到公开水域进行放生,从而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甚至影响公共安全。

除了芳村花鸟虫鱼市场,淘宝网店上也有不少水族馆公开售卖鳄雀鳝,排在销量第一位的店铺,月销量为59笔。店主表示,其实体店就在广州芳村。

记者了解到,国家环保、林业等部门曾发布过多期外来入侵物种的“黑名单”,但鳄雀鳝不在名单之列;而对于市场售卖鳄雀鳝并无明文禁止,对个人放生鳄雀鳝也难以有效监管。

研究观赏鱼和外来入侵物种的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胡隐昌呼吁将鳄雀鳝纳入到外来入侵物种的“黑名单”中。胡隐昌表示,鳄雀鳝最初是如何从南美带到中国来的,很难说,但肯定不是按照正常的渠道引进的,因为观赏鱼以及其他外来物种的引进都需要经过评价,认为不会对本地生态环境产生危害才会被允许。

建言

外来物种入侵缺乏有效管控

胡隐昌表示,外来物种是一个中性词,国内很多经济类动植物都是在不同时期引进的,但由于缺乏对生态安全的充分考虑和有效管控,因而部分对本地生态有严重破坏的物种也被引进来。

然而,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制度性体系,主要以行政审批、风险评估为主,几乎未涉及跟踪监测、综合治理等制度,一旦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单薄的制度建设极不利于入侵物种的防治。

据了解,国内尚没有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概念有明确的定义,胡隐昌认为,所谓外来入侵物种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该物种在本土的历史没有记录,引进后在本土可以繁殖,并对当地生态或产业造成不良影响。鳄雀鳝就属于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

胡隐昌表示,尽管国内外媒体有鳄雀鳝伤人的报道,但从它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其主动攻击人的可能性极低,但其嘴部内布满了锋利的牙齿,又无法排除其意外伤人的可能。“就好比有的鱼身上有刺,你去市场买鱼也有可能被刺伤。鳄雀鳝的生物特征,又很难消除人们对它的恐惧心理。”

胡隐昌建议,无论是出于公共安全角度还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角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鳄雀鳝的管理,想办法禁止鳄雀鳝在国内的繁殖、经营、流通。否则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未来公共水域中依然还会不断出现类似情况。同时也希望对市民加强宣传,让大家不要随便放生。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白云湖清理鳄雀鳝的行动,对湖区的鱼类种群进行分析发现,湖内存在另外四种大约3000条约3000斤的外来物种,主要为清道夫、罗非鱼、麦鲮、露斯塔野鲮。这些鱼类对本地生态也存在破坏作用。

建议尽快完善法律全程管控

胡隐昌表示,我国目前有关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规定是分布在各个不同的行业领域,其制定缺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考虑。而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主要以经济利益为指标,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与管理不是归于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保护这一立法动机上,而是归于各个部门、产业、行业的经济利益需要上。

而外来物种入侵是仅次于生态环境破坏效应的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对全球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严重威胁。

胡隐昌表示,建设完善的外来物种入侵防范与治理法律体系是确保生态安全和人类利益的根本途径。建议结合外来物种入侵的国情,尽快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立法原则的指导下,整合现有法律规定,建立适合我国的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体系,出台专门的《外来入侵物种法》,做到各行各业在涉及外来物种引种时责无旁贷地依法开展工作。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包括:数据库、外来物种名录、可疑名录等的建立和实施;申报、风险评估、批准程序的确定;部门协调沟通机制的明确建立;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

此外,胡隐昌表示,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流域、海域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各生态系统都有历史形成的相对独立性。现有的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与管理并非基于生态系统,而是基于行政区域概念的边界,忽略了国内跨生态系统的物种转移,导致外来物种管理的“生态系统与行政区域的错位”,造成国内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的缺失。外来物种入侵不是仅以国门作界限,也应以跨生态系统为“外来”界限。

据了解,尽管国家层面的法律尚未出台,但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如湖南省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专门举办了立法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最后整合发布了《湖南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从对外来物种的引入、监测、防治、监督管理到法律责任都做了较为系统化的规定,也给其他地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做了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借鉴。

01/08版 采写:南都首席记者 刘军 实习生 韩晓娟 陈萌琪

摄影:南都记者 陈志刚(部分图片由捕捞团队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