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白术枳壳甘草陈皮佛手砂仁(气到胃痛选取柴胡)

中医认为情绪不畅、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功能,经常情绪不好的人难免有没胃口、胃疼等不适,

不妨通过方药、茶饮、穴位来调理,尽快消除生气对脾胃的损伤。

气到胃痛小妙方

有些人生气后会有“气到胃疼”的感觉,情绪恼怒不畅时疼痛可加重,嗳气、矢气后症状暂时缓解,中医认为这与情志不舒引起的肝气郁滞、胃气失和有关,不妨辨证使用一个小方子来治疗。

选取柴胡15克、白芍2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枳壳15克、延胡索15克、沉香5克、青皮15克、木香6克、川楝子15克、甘草5克,加水没过药1寸,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倒出药汁;

白芍白术枳壳甘草陈皮佛手砂仁(气到胃痛选取柴胡)(1)

柴胡

再加水稍没过药材,以同样方法水煎30分钟,两煎相合,早晚各服100毫升,能够起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效果,改善胃脘胀满、有气撑顶胁肋、胸闷、喜欢长叹气、大便不畅等生气引起的脾胃不适症状。

白芍白术枳壳甘草陈皮佛手砂仁(气到胃痛选取柴胡)(2)

白芍

总生闷气 ,喝喝茶

中医认为愤怒的情绪与肝相应,使肝气郁结,继而影响脾胃功能,可以通过茶饮来调理。

对于容易生闷气,伴腹胀、肠鸣、没食欲的人群,可取佛手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薄荷5克代茶饮用,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茯苓健脾宁心安神,陈皮理气健脾,薄荷也有疏肝行气的功效,四味药合用一共发挥疏肝、健脾的作用,缓解郁结的肝气对脾胃功能的影响。

白芍白术枳壳甘草陈皮佛手砂仁(气到胃痛选取柴胡)(3)

夏枯草

如果频繁生气,容易口干舌燥、排便不畅,多为肝火旺盛,容易引发胃热或耗伤胃津,此时可取夏枯草8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沸水冲泡或加水稍煮,有助清肝泻火,舒缓情绪,以免胃脘胀痛、呃逆嗳气、饥不欲食、嘈杂吞酸等不适。

快速消气,按穴位

中医认为,生气可致肝气郁结、肝胃不和,出现胸闷胁痛、脘腹胀满、口苦嗳气等诸多不适,不妨按揉两个穴位来快速消气。

内关穴:强忍着生气不发泄往往十分难受,常伴随胃痛、呃逆、心慌等不适,此时可以按揉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条大筋之间,能够发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帮助心情尽快平复,调整易怒状态,改善伴随症状。

太冲穴:如果生气发怒,情绪久久不能恢复,出现胁肋胀痛、腹胀、嗳气、口苦等肝胃病症,此时可按揉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可以平肝息风、通络止痛,有助调畅郁结的肝气,尽快消气,缓解肝胃不适。

按揉穴位缓解紧张

日常生活中不免需要面临一些情绪紧张的场面,如工作、学习、考试等,

有些人会出现偏头痛、睡不着、胃口差等紧张综合征,不妨通过按揉穴位来缓解。

坎宫穴:如果额头、太阳穴部位出现疼痛,好像脉搏跳动,伴随头晕、眼花等不适,可用两拇指的桡侧,沿眉心到眉梢的直线推开,能够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缓解头痛。

太阳穴:将掌心搓热,贴于太阳穴,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揉10~20次(也可用拇指按揉),稍稍用力,以微感疼痛为度,能够缓解偏头痛、眼睛疲劳等不适。

劳宫穴:若因情绪紧张出现心烦、难以入睡等表现,可用双手拇指交替按揉对侧劳宫穴(手握拳中指指尖所对的掌心位置)3~5分钟,以略微酸胀发热为宜,能够清心火、安心神。

安眠穴:将食指、中指并拢,睡前按揉安眠穴3~5分钟,位于翳风穴(耳垂后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和风池穴(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连线中点,配合缓慢自然呼吸,有助入睡。

足三里穴:中医认为紧张情绪可致肝脾不和,出现胃口差、腹泻等不适,此时可用双手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有助调理脾胃气机。

合谷穴:如果紧张时感觉胃中胀满疼痛,或腹痛腹泻,可用双手拇指交替按揉对侧合谷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有助宽中理气,缓解肠胃不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