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小实验全过程(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学生在家可以做的科学实验)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火山》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教学中鉴于学生在生活中不可能亲眼看到火山喷发的样子,即使对火山有所了解,那也是肤浅的、基于表面的,所以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为学生提供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启发学生在事实基础上思考火山喷发的原因,借助观察火山喷发的外部现象进行合理猜测,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火山的成因,这在教学中是个重点和难点本课是典型的“解暗箱”式的课堂教学类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五年级科学小实验全过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五年级科学小实验全过程(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学生在家可以做的科学实验)

五年级科学小实验全过程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火山》。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教学中鉴于学生在生活中不可能亲眼看到火山喷发的样子,即使对火山有所了解,那也是肤浅的、基于表面的,所以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为学生提供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启发学生在事实基础上思考火山喷发的原因,借助观察火山喷发的外部现象进行合理猜测,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火山的成因,这在教学中是个重点和难点。本课是典型的“解暗箱”式的课堂教学类型。

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的器材作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情感目标

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而引发的一种自然现象;能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具准备:

1.学生用:土豆泥、番茄酱、200ml烧杯、漏斗、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2.教师用:自制PPT、“危地马拉火山”视频资料、“火山形成原因”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

1.创设情境,发现暗箱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2010年5月27号危地马拉火山喷发现场),想不想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

师:谁来说一下,通过这段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生1:火山喷发时有红色的岩浆喷出,同时还有浓烟冒出、石块飞出。

生2:我看到火山喷发时红色的岩浆像液体一样流出。

生3: 火山危地马拉实地记者阿其拉被火山喷出的石块击中导致身亡。

生4:造成至少3名儿童失踪、59名居民受伤,上千人不得不进行暂时生活转移。

生5:火山喷发的烟灰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危害。

……

师:大自然在赐予我们人类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覆盖了城市,夺取了人们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火山、认识火山。(师板书课题:火山)

师:对于火山,你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

生1: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

生2: 火山喷发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关系吗?

生3:怎样才能防止火山喷发?

……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想要研究的问题,说明大家对火山很有研究兴趣。同学们认为在所有这些问题中应该先解决哪个最基本的问题?

生:我们首先研究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

师:对,要想了解火山喷发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以及怎样来防止火山喷发,前提必须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

板书问题:火山的形成?

【通过观看火山喷发的新闻片段,引领学生对火山喷发的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梳理,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是火山的成因,问题确定了,暗箱也就出现了。】

2.依据事实,猜测暗箱

师:研究火山的成因,我们要能钻进火山的肚子里去看个究竟就好了,但这可能吗?(不能)既然钻不进火山的肚子里,那我们只能从火山外部来寻找突破口了。刚才我们在看危地马拉火山喷发新闻片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通过这些现象你能猜想到火山的成因吗?小组内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

师:根据火山喷发时的现象,谁能猜想到火山的喷发可能是什么成因呢?

生1:我看到火山口有红色的岩浆喷出来,同时有浓烟和石块飞出,可能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

生2:在看火山喷发视频时,我还听到有轰鸣声,也说明火山喷发时地壳下面可能有很大的压力。

生3:我看到火山口岩浆像液体一样向外流出,而且是红色的,很炽热,这说明地球内部可能不光压力大,温度可能也很高。

【根据火山喷发时所呈现的外部现象:浓烟冒出、石块飞出和红色岩浆喷出、周围温度很高等等,来推断火山内部的成因:高温高压。这是打开暗箱的突破口】

……

师:通过岩浆喷出,大家猜测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因为受到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作用。(板书:高温高压)为什么岩浆只在这儿喷出,而不在其它地方呢?

生:可能这里的地壳比较薄弱。

师:同意,也就是说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来。(板书:薄弱地壳)

师:那为什么不是常年累月经常喷出?而是喷后要隔好长年月才有可能再喷呢?

生:可能是地壳内部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达到一定程度,力量足可以冲破地壳,才会喷薄而出。

…………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我们的猜想?

…………

生:地壳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岩浆就会沿地壳薄弱的地方喷薄而出,形成了火山。

师(总结):也就是说同学们认为地壳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岩浆就会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薄而出,形成了火山。对不对?

生:对

3.模拟验证,揭示暗箱

(1)制定方案

师: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用番茄酱来代替岩浆,用土豆泥来代替地壳模拟火山的喷发,那高温高压的条件应该如何产生?

生:用酒精灯加热。

师:好,这些材料老师都给大家准备好了,除了以上这些,还有烧杯、玻璃长颈漏斗、三脚架、石棉网等。小组长负责把材料领回去。(组长领材料)

师: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来运用这些材料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方案说出来和大家共享一下?

(生汇报实验方案)

生1:我们组想用番茄酱、土豆泥和酒精灯来研究。具体方法是在烧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番茄果酱,把长颈漏斗倒扣在烧杯里,用土豆泥将漏斗和番茄酱接触的地方封紧,把漏斗口也用土豆泥封起来,然后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生2:……

师:大家设计的很好,想一想在实验时该注意什么呢?

(生自由说)

师:对,要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观察实验现象时,不能在漏斗口上侧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还要注意小组内团结合作;最后还要做好实验记录。(发实验记录单)好了,开始实验吧!

【结合假设,在头脑中初步想象勾勒火山形成的过程,把这个脑中虚拟的火山形成的过程,与生活中的某些材料进行类比,用语言把模拟虚拟火山形成过程的实验操作方法描述出来,就是制定解暗箱的方案,也就是建模(虚拟表象)、类比,制定方案。】

(2)实施探究

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约10分钟)

(3)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

生1:我们在加热番茄酱时,看到番茄酱先是沸腾了,从漏斗口冒出了大量的热气,继而发现沸腾的番茄酱从漏斗口喷出来。

生2:汇报。

师:同学们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已观察到番茄酱喷发的现象。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结合我们的模拟实验,谁来解释一下地壳内部火山形成的原因?

生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会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可能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生2:叙述。

【结合模拟实验,试着解释火山的成因,初步解开暗箱】

(4)揭示暗箱

师:那火山的成因是不是和我们分析的一样呢?请看科学的解释。

(播放课件:火山的形成视频。)

师:除了火山形成的视频资料的科学解释,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段火山形成的科学文字资料。

小资料: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烧熔了的岩浆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出示火山形成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彻底打开了暗箱,形成科学的认知。】

4.拓展应用,升华暗箱

师:科学的解释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同学们所具备的联想力和探究能力。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想到火山的成因的?又是怎么验证的呢?谁来说一说?

(师生共同回顾猜想探究过程)

师:人类能够防止火山的喷发吗?课下请用搜集资料或用其他的研究方式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知道,火山的喷发有时会引起地震的发生,而地震的发生也常常伴随着火山的喷发,所以对于地震的研究也是我们进行科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一课,那怎样来研究地震呢?我们今天的研究方法对你有所启发吗?下节课期待着你们出色的表现!

【引导学生用探究“火山的成因”这一暗箱的技能去尝试解决“地震的形成”这一暗箱,让掌握的“解暗箱”方法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