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

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1)

李继德在黄继光家乡

2021年6月23日,由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淄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淄博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办,淄博市文化馆承办的“淄博老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记忆纪实摄影展”在市文化馆开幕。

淄博老兵代表李继德、孙广瑞、王志善,为出席开展仪式的领导干部和观展群众讲述了当年先烈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惊心动魄的故事。少先队员为老兵代表敬献了红领巾,老兵代表勉励他们和现场观众要爱党爱国,牢记曾经的屈辱和苦难,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

在老兵代表当中,86岁李继德老人再次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他和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一个生死约定。

李继德谈真实的黄继光

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2)

上甘岭战役

李继德是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李继德报名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1951年6月,他被编入秦基伟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1排1班,成为该班最年轻的战士,人称“小李子”。

李继德与黄继光在一个班,班里有16个人。李继德说他和黄继光的关系最要好。黄继光是个圆脸,长得很敦实,1931年出生的黄继光比李继德大5岁,像大哥哥一样照顾着他。在朝鲜战场上,平时吃得很差,偶尔吃点好的,黄继光舍不得吃,就给李继德,说:“你太小,正在长身体呢。”黄继光称呼李继德为“小李子”,但他却不让李继德喊他哥哥,说:“你就叫我同志”。

1951年12月下起了鹅毛大雪,晚上气温降到零下39摄氏度。敌人趁着封冻把公路桥梁全部炸毁,掐断了志愿军往前方运送粮食的运输线,送粮食只能靠人背。一天晚上,李继德所在连接到任务,要连夜往前方运送粮食。他们每人背了一袋50斤的大米,借着雪光来回走了70华里。刚开始还好,到了下半夜,天太冷,士兵们又累又饿,李继德提议让战士们休息下,连长就说,“原地休息15分钟,多了不行。”没想到15分钟后,李继德和黄继光都站不起不来了。

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3)

李继德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黄继光的脚冻黑了,李继德的手指头也冻烂了,还有一些战士也冻伤了。上级想要安排他们回国,黄继光对李继德说:“小李子,咱们不能回去,咱们还没上前线,还没立功,回去怎么交代啊?”李继德听了就说:“好,我去找连长说。”到了连长那,李继德把黄继光的话又对连长说了一遍:“我们不回去,我们还没上前方,人家都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还没见过敌人就回去吗?”

连长请示上级后,批准他们就地养伤。他们就在防空洞里养,那时战士们每人一个被窝,一件大衣。黄继光对李继德说:“咱俩挨着吧,能暖和些。”李继德就就钻进了黄继光的被窝,两人盖着两床被子、两件大衣,在防空洞里养了近一个月。

1952年5月,李继德所在部队接到命令,镇守上甘岭。李继德说,刚开始的几个月,敌人不打我们,我们也不打他们。但当时的敌人非常嚣张,在对面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让他们的军长秦基伟感到愤怒,于是就调了一台电影放映机送到前沿阵地放电影。

当时放的电影叫《普通一兵》,讲的是一名苏联战士为了战争的胜利,亲自堵枪眼的故事。晚上,黄继光问李继德:“小李子,你看了电影有什么想法?”李继德说:“这个战士真勇敢!”黄继光说:“换成是我,我也这么办。你想想,牺牲一个人能救出多少人来!”

一会儿,黄继光忽然很严肃地对李继德说:“小李子,咱俩说好了,如果这次战争我牺牲了,你就给我家写信,到我家看看;如果你牺牲了,我就给你家写信,到你家看看。”就这样,李继德和黄继光立下了一个生死约定。

黄继光英勇堵枪眼

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4)

黄继光烈士牺牲处

1952年10月14日早晨,上甘岭战役打响了。敌人用飞机和火箭炮向上甘岭597.9高地猛烈轰炸。炸弹像下雨一样把山头炸了一遍。之后又发燃烧弹,打烟幕弹,不超过5米就看不见人了。

之后,敌人攻上来,6连的战士把他们打下去。第二天敌人又进攻。到了18日,6连全体指战员100多人大部分牺牲了。紧跟着4连上,又牺牲了。再派9连和8连上。

10月19日,敌人的炮弹继续倾泻在上甘岭,志愿军失去了上甘岭全部的表面阵地。志愿军只能退入坑道,而能够退入坑道的官兵也所剩无几。

李继德说,阵地失守了,营长和连长脸上的汗滴答滴答地,军长秦基伟下了死命令:597.9,一寸土地也不能丢!只许前进,不能后退!今天晚上必须夺回阵地!

秦基伟集中了44门重炮和一个火箭炮团的兵力,对上甘岭两个重要目标537.7和597.9实行反攻,师长崔建功命令所有干部下派一级,团长到营,营长到连,全部到前线参加作战。经过大半夜激战,志愿军收复了537.7全部阵地和597.9大部分阵地,唯独0号高地未能拿下。

距离天亮还有40多分钟,营长心急如焚,叫来通信员说,马上去6连,务必在天亮前拿下0号高地。这个通信员就是黄继光。

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5)

冲进6连的指挥所,黄继光发现原本100多人的连队只剩下16人。为了让连长能够继续指挥战斗,黄继光、吴三羊、肖登良三位通信兵组成了爆破组一起冲了出去。黄继光和肖登良炸毁了敌人阵地上三个地堡中的两个,只剩下了中间的一座地堡。

在冲过敌人封锁线的过程中,吴三羊、肖登良先后牺牲了,黄继光也受了伤,他扔出了一颗手雷,敌人的机枪哑火了。6连的战士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但敌人却从另一个机枪口开了火。

李继德说,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倒下的黄继光却又猛地爬起来,冲上敌人的地堡用身体堵住了枪眼,敌人的两挺机枪都压力。

1952年10月20日清晨,阳光照在597.9高地上,志愿军夺回了上甘岭全部阵地。战友们看到,黄继光仍旧趴在地堡上,双手紧紧扣着地堡上的麻包,敌人的子弹打穿了他的胸腹,在他的背上,留下了一个碗口大的窟窿。

李继德实现当年的生死约定

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6)

1953年1月,因受伤返回国内治疗的李继德痊愈后,再三要求重返战场,但医生给下的结论却是“不符合部队工作条件”,李继德因此退伍。

退伍后的李继德返了乡,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和黄继光的生死约定。但李继德只知道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至于黄继光的家在哪个乡哪个村,他父母叫什么,李继德却不知道。他只好在信封上写: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家属收,后来又联系老部队,但那时志愿军番号已撤销,信件没法邮寄出去。

直到2015年3月,因有人在网络上诋毁黄继光,李继德知道后很愤怒,要求为黄继光作证,他先把自己是黄继光战友的情况反映给木李镇的通讯员,通讯员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县里以及各大媒体,李继德和黄继光的故事开始被各大媒体报道。

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淄博老兵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7)

烈士黄继光的母亲(中)参加追悼会

2015年4月23日,两辆车从高青出发,经过两天多两千多公里的行程,到达了四川中江县。4月27日,李继德先来到黄继光纪念馆,看见黄继光的铜像,李继德不由老泪纵横,他抚摸着黄继光的雕像说:“我来看你了,我的好战友,我的好哥哥,我60多年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第二天,李继德又来到黄继光妈妈的坟前,流着泪说:“黄妈妈,黄妈妈,我对不起你,我来晚了!我找了你60多年,今天终于实现了!明年清明,我要再来给你上坟,替黄继光尽孝!”

第二年,中央得知了这个消息,派车把李继德送到四川,给黄妈妈上坟。回来路上,李继德去了在湖北的老部队,找到了老6连。在老6连,80多岁的李继德换上军装,戴上军帽,扎上腰带,拿着枪走到哨位上,为祖国、人民和牺牲的战友站了最后一班岗。

部分资料参考央视新闻、央视纪录片、环球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