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1)

京剧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剧目叫《沙桥饯别》,演的正是唐僧西去天竺取经时唐太宗率领文武百官为他送行的动人故事,太宗皇帝的唱词可谓情真意切,动人心弦,在此咱们不妨一起欣赏其中的一段:

天朝无有真经卷,

怎令人悟道与参禅?

你今替孤行方便,

披星戴月去往西天。

孤念你万里征途路遥远,

孤念你千山万水跋涉艰难;

孤念你黑夜里投宿在庵观寺院,

孤念你夏日受暑冬日受寒。

但得是此去能如愿,

请到了真经即回还,

那时节孤领众僧人去把真经念,

才知晓那西方的佛祖法力无边。

御弟你才算是功行圆满,

王封你一代国师万古流传。

和京剧相比,小说《西游记》里的唐太宗送别唐僧就明显是轻描淡写了,但是,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相比,小说中的场面就绝对是浓墨重彩了,因为唐僧当年其实是秘密离开长安,然后偷渡出境的。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2)

唐僧,即唐玄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还得从唐朝初年的佛道之争说起。

《西游记》中其实也有初唐佛道之争的影子,请看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正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的中段:

唐王传旨,着太史丞傅奕选举高僧,修建佛事。傅奕闻旨,即上疏止浮图,以言无佛。表曰……太宗闻言,遂将此表掷付群臣议之。时有宰相萧瑀,出班奏曰:“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佛,圣人也。非圣者无法,请置严刑。”傅奕与萧瑀论辩,言礼本于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萧瑀不生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

萧瑀但合掌曰:“地狱之设,正为是人。”太宗召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问佛事营福,其应何如。二臣对曰:“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太宗甚喜道:“卿之言合理。再有所陈者,罪之。”

但是,历史上的佛道之争比这激烈的多,有时甚至称得上惨烈,唐朝初年也不例外。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3)

正如小说所言,傅奕是首先向佛教发难的那个人,他的奏章不仅言辞犀利,而且颇有文采,简直可以和著名的《讨武曌檄》相媲美,若有疑问,下文为证:

缙绅门里,翻受秃丁邪戒;儒士学中,倒说妖胡浪语。曲类蛙歌,听之丧本;臭同鲍肆,过者失香。复广置伽蓝,壮丽非一;劳役工匠,独坐泥胡。撞华夏之鸿钟,集蕃僧之伪众;动淳民之耳目,索营私之货贿。女工罗绮,剪作淫祀之旛;巧匠金银,散雕舍利之冢;粳粱面米,横设僧尼之会;香油蜡烛,枉照胡神之堂。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4)

傅奕认为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坚决要求予以罢黜,唐高祖李渊虽然宣称自己是道教始祖老子的后人,但还并没有打算对佛教动武,所以他把傅奕的奏章暂时放到一边,静观事态发展。

尽管唐高祖未置可否,傅奕上书灭佛的消息却已传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当时的名僧法琳本来就担心道教得宠后佛教会受到压制,听到此事再也坐不住了,他写出了一篇《破邪论》反戈相击,并且请四朝元老,著名诗人虞世南做序,请太子李建成呈献给皇帝,唐高祖一看佛教的影响如此之大,就暂且放弃了兴道罢佛的想法。

佛道之争的第一个回合以平手结束。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5)

公元624年,傅奕再次向唐高祖上书请求灭佛,名僧释明概撰文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这时京城清虚观的道士正式参与进来,祭出两篇重磅文章对佛教展开激烈批判。唐高祖看了由傅奕转交的这两个奏章后,又有了禁佛毁寺遣散僧尼的想法。

唐高祖和太子李建成谈起灭佛话题时,太子偏向佛教并且为之申辩,他表示如果“今欲并令还俗,无别贤愚,将恐火纵觉山,玉石同浮;霜飞奈苑,兰艾俱催。高祖皇帝听了太子的意见,灭佛的决心又动摇了,佛教暂时躲过了一劫。

两年后,玄武门之变发生,唐高祖被迫退位,唐太宗李世民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历史进入了贞观时代。

贞观初年,太史令傅奕和名僧法琳展开了新一轮的论战。唐太宗最终站在了道教一边,他先下诏批评“诸夏之教,翻居一乘之后”,对佛教势力大于道教表达不满,而后命令“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6)

这道诏令一出,京城一带的僧人们对皇帝把道士的地位置于僧人之上深感愤怒,名僧释智实等人攻击道教“常以鬼道化于浮俗”,希望皇帝收回成命,强势的唐太宗当然不会让步,他得知佛教界的反应后,下达了第二道诏令,明确宣布“凡不伏者与杖”。释智实是一个非常倔强的和尚,他宁肯受朝堂杖责也不愿屈居道士之后,但皇帝还没来得及惩罚他,他就连气带病,去往西天找佛祖诉苦申冤了。

佛道之争并没有因为释智实的去世而结束,相反,傅奕和法琳的论战进一步升级了,还把唐太宗也给扯了进去。

在唐太宗登基的第一年,名僧法琳就写出了《辩正论》,对傅奕大力宣扬的道教反佛文章进行反击,希望得到新皇帝的注意和支持,从而扭转佛教受到道教压制的局面,令他失望的是,新君唐太宗和先帝唐高祖一样倾向于兴道禁佛,而且先后颁布了两道对佛教大为不利的诏书法令。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7)

眼见道士女冠(即女道士)趾高气扬地排到了僧人尼姑前面,法琳不由得怒火中烧,一腔愤懑,甚至想和皇帝见面辩一辩佛高还是道高,就在这时,他的对手无意中给他提供了一个进宫面圣的机会。道士秦世英发现法琳的《辩正论》有攻击老子,讪谤皇室的不法言论,于是就向唐太宗予以揭发,皇帝大怒,严令把法琳带上朝堂当面对质。法琳被愤怒和冤枉压迫地失去了理智,他在面见唐太宗时竟然否认李唐皇室出自高贵的陇西李氏,并且对老子的家系出言不逊,皇帝极为震怒,判令将法琳赶出京城,流放益州。

唐朝初年的佛道之争至此告一段落,道教作为国教的地位初步确立,佛教暂时处于劣势。

唐僧,即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离开长安西行取经的,彼情彼境之下,意在兴道禁佛的唐太宗不可能像小说中那样带领文武百官前去为他送行,当然也不可能有戏剧中的“沙桥饯行”。历史上的玄奘在开始取经行程时虽然没有这么风光,但他的这段经历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主要内容(历史上唐僧为啥要西游取经)(8)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上表请求西行,但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玄奘在长安待了一年后,决定“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唐朝廷因关中大旱允许百姓外出乞食,玄奘便混在逃难的百姓之中偷渡出关,踏上了西行之路,这才有了唐僧取经的历史壮举,这才有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西游记》。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独行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