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简史(博物馆里的话剧史之三)

点击上图,即可进入新刊目录链接

“拉开大幕是真的”,这是北京人艺信奉的若干艺术箴言之一。“博物馆里的话剧史”系列作者刘琳本期带我们走进经典之作《茶馆》的前世今生、台前幕后,去看看“真的”话剧如何诞生。

话剧简史(博物馆里的话剧史之三)(1)

“拉开大幕是真的”——博物馆里的话剧史之三

刘琳

手中是两本老时年间的账本,一厚一薄,不那么规整的手工线装透着不刻意的随性。藏蓝布的封面上,淡墨书写的地方衬了几块红色的高丽纸,内页是极薄的熟宣。翻看账簿,有账房先生清秀的小楷:“一月一、由前账移来结存八拾八萬元”“一月三、付洋五佰贰拾萬元”……再往后翻,仍旧是毛笔字,笔体却粗放起来:“我要不给他分心,他兴许还找不着买主呢”“就是一条狗,它也得托生在北京城”……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台词,还有颇为纪实的内容:“《茶馆》一九九九年七月六日重排”“九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感觉嗓子有点紧”“《茶馆》今天五百场,老先生们全来了”……

这是话剧《茶馆》里一件普通的道具——王掌柜的账本。饰演王掌柜的梁冠华说:“每场演出开幕前和闭幕的时候都要写点东西,我就拿它写《茶馆》日记。”二十多年来,这样的“日记”,梁冠华已经写了好几本。里面除了记录重要的演出时刻、场次、当时的感触,还有演出中发生的状况,比如谁误场了、谁漏词儿了,剧组戏称其为“变天账”。这些看似潦草的信笔涂鸦,真实白描,是梁冠华以“在场者”的视角,对《茶馆》演出最为真切的记录。

话剧简史(博物馆里的话剧史之三)(2)

王掌柜的道具账本

“拉开大幕是真的”,这是北京人艺信奉的若干艺术箴言之一。一座剧院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不断推出新剧目,为观众提供质量上乘的精神产品。北京人艺建院伊始,几位院领导曾动议由曹禺院长主持剧目建设的工作,但身为剧作家的曹禺十分清楚,剧目建设是剧院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剧院的生存问题,于是他要求四位院领导都要重视、参与进来。他们常常一齐出动,三天两头到老舍、郭沫若、田汉等剧作家的家中,恳请他们创作剧本,支持北京人艺。

专业化的北京人艺建立以后,继续延续着和老舍的默契合作。几乎每隔一两年,人艺就上演一部他的剧作。老舍每写完一部剧本,便打电话给北京人艺:“来几个人啊,听听。”1955年首都剧场建成后,距离老舍在迺兹府丰盛胡同的“丹柿小院”仅有咫尺距离,他更是举步便到人艺。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老舍就想写一个歌颂普选、歌颂人民真正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的剧本。1956年8月,老舍带着这个尚未定名的剧本初稿来到北京人艺,像以往一样,他绘声绘色地朗读给曹禺、焦菊隐等几位剧院领导听。

这是个四幕戏,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选,主线是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一家。秦家有三兄弟,但政治主张各不相同。其中第一幕的第二场戏是在清末的一家大茶馆里。曹禺等人听了剧本后,一致认为这场戏非常生动,其他几幕较弱。大家经过几番研究,认为可以以这场戏为基础,再发展出一个新戏。因为茶馆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汇聚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以小见大,是能够反映整个社会的变迁的。曹禺、焦菊隐、赵起扬便带着这个想法到老舍家中商量。老舍听后立刻说:“好!这个意见好!我三个月后给你们交剧本!”老舍说到做到,三个月后果然完成了剧本,这就是《茶馆》。

这一回的三幕戏都发生在茶馆里,原剧本中的秦家三兄弟只留下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但第一幕又充实了社会各阶层的许多人物,整体气势宏大,更为精彩!曹禺后来回忆说:

我记得读《茶馆》剧本第一幕时,我的心怦怦然,几乎跳出来。我处在一种狂喜之中,这正是我一旦读到了好作品的心情,我曾对老舍先生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这四十来分钟的戏,也可以敷衍成几十万字的文章,而老舍先生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把泰山般重的时代变化托到观众面前,这真是大师的手笔。

——《〈茶馆〉的舞台艺术》序言

初稿完成后,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对剧本进行了讨论,大家觉得后两幕仍需进一步加工,欧阳山尊与其他几位同仁到老舍家中,谈了意见。老舍谦虚地接受了建议,并表示希望大家帮助,尤其是第三幕所反映的年代,他当时不在国内,对情况不甚熟悉,更需大家帮助出主意。其后,老舍广泛吸收各方意见,不断丰富修改。比如其中一稿的结尾,原来写的是一位以说书人身份为掩护的革命者,在茶馆暴露了,王掌柜为救他而中弹牺牲,老舍征求于是之的意见,于是之说他希望戏的结尾是“三个老头话沧桑”,然后王掌柜上吊,当时老舍并未有太多反应,没想到最终他真的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发展出后来这个给人无限苍凉之感的结尾。

1957年12月2日,老舍又到北京人艺,首次向全体演员朗读剧本,他一边朗读一边解说人物的性格、生活习惯,并不时演示人物的动作特征等,激发起演员们强烈的创作欲望。读完剧本,夏淳导演当即宣布演员开始申请角色。大家争先恐后,黄宗洛更是表示,哪怕只演一个没词儿的茶客也心甘情愿,没想到导演分配他饰演松二爷,令他喜出望外。《茶馆》由此正式建组,开始体验生活和排练。

话剧简史(博物馆里的话剧史之三)(3)

鲜活的戏剧人物

“《茶馆》这出戏,当作剧本读一读也许有趣,拿到舞台上去可真不好演……”当年看过《茶馆》排演的老舍曾如此感叹。而历来对剧作家给予高度尊重的导演焦菊隐首先考虑的是“怎样运用艺术手段,通过舞台形象,体现作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发挥剧作的文学魅力。剧本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谈起来动人,更重要的是演出来动人。这就要求导演深刻理解剧本,体验作家写作时的思想情感……”

初读剧本后,焦菊隐、夏淳都感到,三幕的风格不太统一,第一幕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像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第二幕倏然冷静下来,有些像生活素描;第三幕有不少人物轮番上场,又近似漫画。这中间如何统一,成为导演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而且三幕戏每幕的时代相隔有二三十年,没有完整的故事,如何让观众在看戏时将剧情自然地连接起来,每幕的结尾处理尤其重要。

面对这些问题,焦菊隐并未犯难,他和夏淳一起聊起剧中的几个时代,从各自的生活经历中找寻难忘的印记,并进一步联想、生发出形象的社会生活场景。比如谈到军阀混战时期,每当“过大兵”时,一条街上的大小铺面都赶紧关门,人们偷偷从门缝里往外看,那种“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景象,给年少时代的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接近眼前,他们的感触和记忆也越鲜活。就这样,剧中的场景和人物由远及近,逐渐在他们脑中清晰起来。

同时,焦菊隐要求演员们从生活和人物出发,去了解、熟悉剧本中的时代和生活,努力挖掘类似的生活环境和原型,尽可能地体验生活。剧组在安定门寻觅到一些茶馆的旧址,房架还依稀可见,在前门真找到了几家小茶馆,那里还有提笼架鸟的茶客和下棋、聊天的老人。经过一段时间泡茶馆,演员们和茶客们混熟了,观察收获了不少创作素材。英若诚虽然没有找到刘麻子的原型,但能看到一些打小鼓、拉房纤的人,他们能说会道、唯利是图、翻脸不认人、心狠手辣,特别是谈生意时,忽而慷慨激昂,忽而悲天悯人,甚至咬牙跺脚、赌咒发誓,这些生动的样貌都被英若诚尽收眼底,使他在塑造刘麻子时有了鲜活的依据。

民俗专家金受申曾是老舍的学生,对京华风物尽在掌握,就连老舍创作剧本时,也要常向他请教。他被请来为剧组介绍老北京的生活情况和风土人情。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生活、不断学习和碰撞,两位导演构思出一幅全新的蓝图——三幕戏的生活背景、场面的环境气氛、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相互关系逐渐清晰。

话剧简史(博物馆里的话剧史之三)(4)

《茶馆》剧照

第一幕是裕泰大茶馆的鼎盛时期,只有此幕的氛围烘托到了,才能与二三幕的茶馆逐渐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突出生活的真实感,导演们提出:第一幕中的所有茶客,都要成为具体的人物形象,要有民族、籍贯、家庭、职业身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乐趣和来茶馆的目的,要明确他与同桌茶客的关系……总之,要有事可做,有话可谈。他要求演员们多做小品,自由地创造,真实地感受,不要怕重复。经过一段时间,剧本中的一句“茶客若干人,都是男的”,终于变成了立体的舞台形象。

此时正值北京人艺建院的第六年,全院都专注于钻研业务,从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到探索“话剧民族化”,大家的创作热情高涨。在正式下地排练前的小品练习中,就有了“鹌鹑斗”这样一个神来之笔。

第一幕中,秦二爷和庞太监上场后发生了“遭遇战”,两人针锋相对,表现维新派与保皇派之间的势不两立,这场戏是第一幕的“魂”。角色的饰演者蓝天野和童超觉得在表演上需要更具体的依托——这两个人一定是在上场前有什么私人过节儿,才会见面就掐,于是他们即兴碰撞出这样一个小品:秦二爷托人物色到一只特别漂亮的鹌鹑,正巧被庞太监看到,他也争着想要。秦二爷年轻气盛,坚决不让。双方争相抬价,刘麻子在两人之间来回说和,甚是为难。最后还是财大气粗的秦二爷争得了鹌鹑,但他为了打击庞太监的气焰,灵机一动,挑衅道:“去,送给庞老爷!”这确实是蓝天野巧妙的即兴创造。而看着送过来的鹌鹑,童超想,这位刚刚战败又遇突然袭击的庞太监,此刻该如何招架呢?有了!他扬声吩咐李三:“把它拿到后厨,给我炸了!”秦二爷这边回应一声:“庞总管,您好雅兴啊!”斗争结束。但此刻观者尚觉戏犹未尽,剧中两人一番斗嘴之后的几声“哈哈”的干笑正好响起。这一段精彩的发挥,令剧组中的演员们禁不住拍手称赞,成为《茶馆》排演中即兴创造的美谈,更在无形中激发起剧组其他演员的创作热情。

“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焦菊隐对演员们提出的创作准则。

童超就特别善于运用形体、声音塑造人物。为了突出庞太监的偏女性特征以及他和康顺子之间的年龄差,他有意识地将庞太监的年龄从四十岁增加到六十多岁,并参考了京剧舞台上太监的形象,最终设计了一个夸张的形体特征:双肩下垂,胸部塌陷,膝关节受损走路腿发直、满脚掌着地。说话的声音也经过修饰,变得细声细气。老舍看了排练之后,觉得这个庞太监还是过于阳刚。童超反复琢磨,觉得是语调语气不足。于是他便找到朱旭的夫人——音色细柔的女演员宋凤仪,请她像扮演西太后那样读庞太监的台词,一句句地学,有的实在学不下来,他就用简谱来记,比如“听说呀”,被他加上“332——”,他先机械地读出来,然后再加上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庞太监变得阴阳怪气、尖酸刻薄、外柔内刚,别具老北京老太太跟人家斗气的“神韵”,人物的感觉越来越生动、真实了。

黄宗洛为了让松二爷在自己身上活起来,在生活中就换上长袍,沏盖碗茶,并特意养了只黄鸟,让它日夜陪伴。每到排练日,他就身着长衫,提着鸟笼,带上早点,溜达着来到排演场,请伙计李三给他沏上一碗小叶茶,开始了一天“泡”茶馆的生活,让自己全身心“晕”进创作状态。而饰演伙计李三的李翔,台词不过一两句,在舞台上的活动量却超过所有人,他要伺候茶馆中先后上场的几十位茶客,以他特有的方式参与场上发生的事件和冲突,不能喧宾夺主,还要烘托其他人物。所以体贴的老舍先生曾对他说:“这是个词儿少、事儿多的大群众,可不好演啊!”李翔懂得老舍和导演对这个角色的期待,耐下心来从练习沏茶、倒水入手,悉心琢磨茶房迎来送往、察言观色的心理状态,为自己找到了“动而不显”地渗入到全场中的表演宗旨,他总结说:

演员在舞台上要时时刻刻严格按照剧本规定的情景及自己扮演的人物的身份、地位去活动,既要积极,又要恰如其分,不能被丝毫自我表现的邪念所诱惑而离开人物去轻举妄动,以致破坏了一出戏的整体美。

——《词少,事多,也要演好》

……

精彩全文请见《当代》2022年5期

参考文献:

【1】刘琳主编:《岁月谈往录——北京人艺口述历史1》,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3月版

【2】刘琳主编:《恰同学少年——北京人艺口述历史2》,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3】《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大事记》第一集(1952—1956),内部资料

【4】刘章春编:《茶馆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蒋瑞主编:《〈龙须沟〉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4月版

【6】周瑞祥、王宏韬、任宝贤、孙安堂编:《秋实春华录》,北京出版社1989年4月版

作者简介

话剧简史(博物馆里的话剧史之三)(5)

刘琳,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研究馆员。长期从事北京人艺院史及戏剧类藏品的研究、整理,致力于话剧史资料的收集与戏剧文化的传播,多次担任焦菊隐、曹禺等名家纪念展及各类戏剧专题展的策展、撰稿,并主持“记忆深处的北京人艺”口述历史项目,抢救性挖掘亲历者的记忆。

未标注图片均为北京人艺资料图,由作者提供

《当代》微店

订阅《当代》:

1.《当代》邮发代号/2-161

2.《当代长篇小说选刊》邮发代号/80-19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