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笔记第一章讲解(CPA学习记录20220324第一章)

科目:会计

cpa笔记第一章讲解(CPA学习记录20220324第一章)(1)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定义:

货币计量,反映监督单位经济管理。

二、会计作用:

1、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2、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根据《会计法》规定,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

(一)基本准则

1、财务报告目标: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3、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6、财务报告:明确基本概念,应包括主要内容和庆反映信息的基本要求。

基本准则作用:

1、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

2、为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

(二)具体准则

基本准则指导下,对各会计要素及相关交易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

(三)解释

对实施中出现问题和准则规定不清楚或尚未规定的问题作出补充说明。

(四)会计处理规定

对某项特定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所作的规定,如《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五)应用指南

准则条款和重点难点提供的操作性指南,利用会计准则贯彻落实和指导实务操作。

(六)应用案例、实施问答、实务问答

帮助理解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财务报告目标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二者各有侧重,往往与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相关。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可预见将来,按当前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不会停业,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该前提下,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年度和中期,中期包括月度、季度和半年度等。

(四)货币计量: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惊讶,具有价值惊讶、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用货币来计量,能充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权责发生制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

以实际发生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1、如实反映,不得虚构;

2、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的前提下,保证信息完整,不随意遗漏或减少应予年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披露。

3、信息中立,无偏。

二、相关性

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报告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或未来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两者不矛盾,不应对立。

三、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说白了,就是出的报告得让人能看懂,不能像看天书一样)

四、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2、不同企业相同期间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按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以交易或事项法律形式为依据。

如:商品售出,企业为收回债款,暂时保留法定所有权,但客户已经取得商品控制权,满足收入其他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应收入。

六、重要性

会计信息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决策判断,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依赖职业判断,应以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八、及时性

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一、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

(一)资产定义及确认

1、资产定义:预期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拥有或控制,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

2、确认条件: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二)负债定义及确认

1、负债定义:企业承担现时义务,预期利益流出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

2、确认条件: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利益金额能可靠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定义及确认

1、权益定义: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对资产的剩余索取 权,能反映投入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2、来源构成:所有者投入、直接计入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确认条件: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四)收入定义及确认

1、收入定义:日常活动形成,与所有者投入无关,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确认条件:履行合同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五)费用定义及确认

1、费用定义:日常活动形成,与分配利润无关,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2、确认条件:很可能流出,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利润定义及确认

1、利润定义: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评价企业管理层的重要指标,使用者决策的重要参考。

2、利润来源构成: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的利得和损失。

3、确认条件:依赖于收入和费用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以前多少钱)

重置成本(再买多少钱)

可变现净值(能卖多少钱)

现值(估计现在值多少钱)

公允价值(大家觉得值多少钱)

(二)各要素计量属性间的关系

历史成本反映过去的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反映现时成本或现值价值,与历史成本相对应。

(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使用其他属性的,应保证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第五节 财务报告一、财务报告及其编制

反映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1、对外报告;

2、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情况;

3、形成完整文件,不应是零星或不完整的信息。

二、财务报告构成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小企业可以不编制)

4、附注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我是寡言少语,一个怀揣梦想的小伙伴[玫瑰]

感谢~点赞~关注~评论~转发~[爱慕]

每天与您分享更多干货[给力]

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比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