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

现实中很多人对「抗氧化」、「自由基」不陌生,尤其是爱美的女性,护肤品会打着各样「抗氧化」的广告,但你真的了解什么是「自由基」、「抗氧化」吗?

MED24医学传媒在「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全体委员会议暨学术年会」期间采访了5位专家,听听他们是如何解读的吧。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1)

年会合照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2)

姚三巧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姚三巧

自由基与雾霾健康危害防治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元素碳、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重金属等。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不同的污染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对PM2.5的贡献各不相同。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大量研究表明,PM2.5诱导氧化应激是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一个重要机制。

PM2.5中本身具有环境稳定性的自由基

  • PM2.5中本身具有环境稳定性的自由基
  • 大量附着在PM2.5表面的有机化合物被代谢激活成为亲电反应代谢物,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或增多
  • 存在于PM2.5上的过渡金属元素,如Fe、Cu、Vn和Mn,通过芬顿反应或干扰某些相关酶的功能而诱导ROS的生成
  • PM2.5介导的炎性细胞的激活能够产生ROS和活性氮分子诱导氧化应激的发生。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3)

钱和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钱和

食品的抗自由基理论

食品能够清除自由基,是因为食品中有一些特殊功能性成分,如水果中的维生素,或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4)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自由基“防御体系”,通常是由酶类和非酶类组成的。酶类主要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还有一些非酶类,包括内源性抗氧化剂、外源性抗氧化剂。

只是防御系统的强弱是随年龄,甚至和情绪、状态等都密切相关。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5)

基于食品的疾病预防策略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6)

赵金垣

医学博士,教授

主任医师、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赵金垣

人体内的自由基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最基本结构是原子核,核外还有电子。假使电子轨道里有单电子,那么该物质就称为自由基。由于孤电子的存在,物质非常不稳定的,急需抢夺其他分子或原子的电子凑对,保持稳定。

人体内最主要的自由基是氧化物,氧化物主要是消化食物当中产生。食物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能量,供人体活动。

但如果因各种原因引起体内氧化机制功能减退或活性氧产生过多,未能得到及时清除的活性,会攻击各种生物膜,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并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从而使得膜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引起细胞器甚至DNA、RNA等广泛损伤,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如肿瘤、糖尿病、老年痴呆等。

由此可见,自由基是人体疾病、衰老和死亡的启动剂和直接参与者。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7)

高志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高志强

自由基清除剂与缺血性卒中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血管不通畅、血栓形成,在血管再通的治疗中,无论是溶栓、取栓、介入均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

如何预防减轻出血转化,一直是医务人员和基础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一种方法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打通血管,这样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相对较少,功能恢复较快。

除了把控好时间窗,研究发现缺血会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自由基增多。如何在治疗脑血管再通时,控制自由基的增多是目前临床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国际认可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应用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依达拉奉。

国际上统计数据表明,临床上最低有5%~6%患者会发生出血转化,依达拉奉应用后,可以降低到1.2%。目前多数中心会将依达拉奉和溶栓药配合使用。

2018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治指南里边特别提到,依达拉奉能够改善溶栓早期神经功能。

自由基抗氧化方法(自由基)(8)

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

北京大学神经病学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樊东升

神经病学与自由基

关于神经保护或脑保护的问题,中国脑血管病指南有建议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来治疗。自由基清除药物依达拉奉就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在神经系统里,大家可能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不了解,它还有一个相对通俗名字——运动神经元病。2014年夏天冰桶挑战就是关于ALS,老百姓一般会称其作渐冻症。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球部、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产生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原因,目前主要理论有:

  • 神经毒性物质累计,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久而久之,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 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
  • 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使神经细胞无法持续生长、发育

依达拉奉早在2000年就应用在临床,但直到去年美国才批准上市,中间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在理论上依达拉奉治疗ALS是有效的,但开始一些研究表明效果不明显。

其实事后分析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运动神经病的自由基都高。只有病情进展快、病程短的患者,效果才明显。实际上现在研究显示,这些病人5年用药和不用药患者的预后差别明显。

他是全国较早一批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医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安徽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的他,常年在全国各地的各类大会上做创新的手术演示,作为安徽医学界的杰出医学专家,他一步步地带领安徽泌尿外科发展并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就。本期的MED24带你走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梁朝朝。

关注公众号MED24,回复“梁朝朝”,查看完整内容。MED24医学传媒面向广大医生及医学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视频资讯平台。敬请关注。

编辑 | 王丽

终审 | 汪言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