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四时之美立冬)

今年的11月7日是立冬节气,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天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说文解字》:“冬,四时尽也。”冬季是四季中最后一个季节,也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粮入仓,菜入窖”,终日劳作的农民,终于可以休养生息了。冬天,草木干枯,却悄悄孕育着来年的芽;动物冬眠,为迎接春天养精蓄锐。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把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冬天来了,水开始结冰,土地开始上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其实是古人的误解。雉指野鸡,蜃为大蛤。立冬以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的大蛤外壳与野鸡身上的条纹相似,古人便误以为野鸡怕冷躲进水里变成大蛤了。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冬天的特征:冷。

宋代陆游《立冬日作》中有诗句:“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九月授衣”,十月(农历)立冬,此后,寒风乍起,气温骤降,皮裘、棉服等厚衣服终于派上用场了。

孔子博物馆现藏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孔府旧藏织绣类文物共8000余件。其中有不少漂亮又保温的棉服,为漫漫冬季增添了一抹亮色。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四时之美立冬)(1)

孔子博物馆藏

清道光绿暗花绸云肩镶边绣花棉袄

清道光绿暗花绸云肩镶边绣花棉袄,孔府旧藏,现藏于孔子博物馆。身长86厘米,通袖长140厘米。圆立领,右衽,大襟,平袖式袄。绿绸织暗八仙、祥云等暗花纹袄料,红素绸衬里,中絮棉。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四时之美立冬)(2)

孔子博物馆藏

清道光红绸绣三蓝牡丹蝶袄

清道光红绸绣三蓝牡丹蝶袄,孔府旧藏,现藏于孔子博物馆。身长117厘米,通袖长141.5厘米,圆立领,大襟,右衽,平阔衲,左右开裾。红绉绸织花蝶暗花纹袄料,黄暗花绸衬里。通身满绣三蓝牡丹、蝴蝶纹,色彩艳丽,绣工精细。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四时之美立冬)(3)

孔子博物馆藏

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夫人陶氏画像

图中陶氏着便服,身着竖领浅灰蟒纹大襟袄,下身着蓝色马面裙。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冬天不仅有凛冽的寒风,还有漫天飞舞的雪花,以及踏雪寻梅的浪漫与喜悦。让我们捧一本书,尽享冬日的闲适,静待又一个四季的轮回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