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

三国,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至公元280年晋灭吴,一共60年。

这短短的60年却是一个名主、名将、名相辈出的时代。

三国之魅力从不在于其大大小小的战役,而在于那股驰骋沙场的

英雄气

何为英雄气?

此气是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刘玄德欲伸大义,虽千万难吾往矣;亦是孙仲谋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何为英雄气?

此气是赵子龙浑身是胆,是周公瑾雄姿英发,是关云长无双忠义,更是姜伯约热血难凉。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而想要了解三国,就必须先想要从三国的皇帝们入手,今天就让作者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深入了解三国的18位帝王,看遍三国史以及帝王的身前身后事。

仲氏皇帝袁术:嗨害嗨,没想到吧,第一个人是我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

袁术 艺术形象

袁术不仅是四世三公,而且还是汉末三国最早称帝的人,比曹丕早了23年,比刘备早了24年,比孙权早了整整32年。

而袁术之所以敢称帝,是因为袁术手里有一个不得了的东西———传国玉玺,这个历经秦汉两朝和若干个政权的传国玉玺如今落在了自己手中。

袁术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他决定要称帝。

袁术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付出了行动,袁术选定了一个良辰吉日,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

但是自从袁术称帝后,智商就开始大幅度下降。

生活上,他奢靡无度,大兴土木,在他统治下,老百姓没有一天可以吃饱饭,江淮一带,民不聊生,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最终袁术在孙策、吕布、曹操的征讨下,呕血而死。

魏高皇帝曹腾(追封):不是每一个宦官都叫曹腾,也不是每一个宦官都能当上皇帝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2)

曹腾 艺术形象

曹腾虽然是宦官,但他并不是像汉灵帝时期的十常侍一样操控朝政,败坏朝纲。

相反地,曹腾是一个好人,可以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贤宦并称。

他虽然没有写出什么名扬中外的史书,也没有发明出什么可以造福后世的东西,更没有七下西洋,但他还是凭借自己对汉室的忠心而名留青史。

曹腾身处宫中30余年,一身侍奉了安帝、济北王、顺帝、冲帝、质帝、桓帝6位皇帝,未尝有过任何过错。

身在宦官的位置上,做好属于宦官应该做的事情,这才是一代贤宦。

魏太皇帝曹嵩(追封):我儿子为了我把徐州给屠了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3)

曹嵩 艺术形象

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操的父亲。

董卓入朝,杀少帝,朝堂上下乱作一团,曹嵩先是带着小儿子曹德跑去琅邪避难,可能是感觉不安全,曹嵩又准备去投靠如今已割据兖、豫、徐、司四州的曹操。

曹嵩与曹德从琅邪郡出发,结果刚走到一半就出事了,父子二人全都被人杀害。

这人是谁呢?

据《三国志·吴书》记载,这个人徐州牧陶谦手下的都尉张闿。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干?是不是陶谦指使的?我们并不知道。

但是曹操可不管那么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曹操出兵攻打陶谦,并对徐州城内的百姓展开了疯狂的屠杀。

魏太祖武皇帝曹操(追封):我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尊王攘夷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4)

魏武帝 曹操 画像

曹操,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

有人说他是古往今来、数一数二的权臣,当皇帝的家,做皇帝的主,就差把皇帝踢掉自己单干了。

生性多疑残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也有人说他满怀赤子之心,为了国家的一统和稳定,奔波了一辈子,一心匡扶汉室。

为国讨贼,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其野心仅限于汉相和魏王。

关于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这里并不想加以赘述,因为寥寥几百字根本无法说清。

但是我可以引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答案。

《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大魏学驴叫第一人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5)

魏文帝 曹丕 艺术形象

当曹丕还是魏王世子的时候,他就与“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有着十分深厚的交情。

一次,王粲跟随曹操南征孙权,在北还途中不幸病逝。

曹丕自降身份,亲自前去哭吊,灵堂之上就属曹丕哭得最撕心裂肺,曹丕嚎啕大哭,表示大兄弟,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你走了,我该怎么办呀?

光哭还不够,曹丕还建议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就一起学驴叫来送他最后一程吧。

于是,吊客纷纷学起了驴叫,此事也被一直流传了下来并最终成为了一段佳话。

《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魏烈祖明皇帝曹叡:我爱我的母亲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6)

魏明帝 曹叡 艺术形象

曹叡很爱自己的母亲,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母亲甄氏因怨言而被曹丕赐死。

一次,曹丕带着文武大臣和曹叡外出狩猎,他们发现两只鹿,一只母鹿和它的孩子。

曹丕箭术十分了得,一箭就将母鹿射杀,随后又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

曹丕这时候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他问曹叡,你这咋回事呀?作为朕的长子,不说可以徒手PK大熊,但你也应该能够射一些小动物吧。

曹叡面色如常,对曹丕说了这样一番话,爸爸,你已经杀死了它的母亲,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死她年幼的儿子。

曹叡说完后便哭泣不已。

曹丕放下了手中的弓箭,他知道曹叡是想妈妈了,可是他的母亲早已去世多年,他又能怎么办呢?

曹丕思索了良久,并最终确定了立曹叡为太子的想法。

《魏末传》: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防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

齐王曹芳:司马师,你不讲武德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7)

曹芳 艺术形象

由于前朝的皇帝曹叡并没有留下子嗣,所以皇位就只能从他的侄子中去选,选来选去,最后选到了齐王曹芳身上。

曹芳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经历腥风血雨的皇位争夺。

但同时曹芳又是不幸的,因为他年方7岁,在满朝文武眼中他不过是个小屁孩,没有人会听他的话。

很明显,曹芳成了个傀儡皇帝,曹芳当然不想当一个傀儡,曹芳决定他要做一个有实权的皇帝,他要做自己。

而做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除掉朝堂上权力最大的那个人。

谁的权力最大?———司马师。

这位年轻的皇帝想法很好,但是能力却不足,他没有曹操的城府谋略,也没有曹丕的心思稳重,更没有曹睿的励精图治,他空有一番光复大魏的理想和信念。

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曹芳欲废除司马师,结果却被反杀,这位大魏皇帝被废黜皇位,从此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高贵乡公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8)

曹髦 艺术形象

自从高平陵之变之后,以曹爽为首的曹氏集团彻底倒台,朝政大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权力经过司马懿、司马师两代人的持续发酵,并最终在司马昭手中膨胀到了极点,司马昭甚至有了自立为帝的想法。

这时候,曹髦坐不住了。

你司马昭不过是给我打工的,有什么资格骑在我脖子上指手画脚。

这位年轻的皇帝下令诛杀司马昭,就这样,一场关乎到大魏王朝的未来命运的刺杀行动就此开始。

这位少年天子在那一刻展示出了他非凡的气节和勇气,他骑上战马,佩上长剑,带着几百号士兵,拉起了“讨伐逆贼”的大旗。

曹髦知道自己如果跟司马昭硬碰硬,那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但那又怎么样呢?痛痛快快地战死难道不比被人废除好得多?

这位年轻的大魏皇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大魏还是有血气方刚的皇帝的。

魏元帝曹奂:别看我,我是被拉来背锅的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9)

魏元帝 曹奂 艺术形象

齐王曹芳被废,高贵乡公曹髦也身死乱军之中,司马昭开始物色起了新的皇帝人选。

司马昭拥立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为曹魏帝国的新的傀儡皇帝,司马昭去世之后,曹奂又成为了司马炎的傀儡。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司马炎就像当年曹丕胁迫汉献帝刘协退位一样,如今他也恶狠狠地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于他。

司马炎走上受禅台,从曹奂手中接过了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

由此46年的曹魏帝国彻底宣告灭亡。

对于曹魏的灭亡,我无法将责任全部推到小皇帝曹奂身上,因为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大楼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倒塌的,曹魏,乃至任何朝代的覆灭都是又无数个因果循环构成的。

高帝曹腾、太帝曹嵩在东汉朝堂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武帝曹操穷尽一生时间统一北方,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励精图治,将曹魏帝国进一步壮大,而之后继位的曹芳、曹髦、曹奂虽然只是傀儡皇帝,但是他们有理想,有抱负。

我们只能说曹魏的运气不是很好,最后让司马家族捡了漏。

魏国虽然灭亡了,但是三国的故事还在继续……

汉昭烈帝刘备:想不想来测试一下你有没有当皇帝的潜能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0)

汉昭烈帝 刘备 画像

刘备,西汉孝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蜀汉开国之君。

刘备虽然是汉室后裔,但是由于推恩令,一代一代推下来,最后推到刘备这一代,想当官是没门了,只能乖乖上街卖草鞋了。

转眼间,刘备已经23岁,他因镇压黄巾起义、张纯叛乱有功,被封为了县尉,可惜没过多久就被朝廷遣散了。

刘备在与各路诸侯的对抗中屡遭滑铁卢,因此他先后投靠了公孙瓒、陶谦、吕布、袁绍、刘表。

刘备就好比一台机器,这台机器可以测试你是不是天选之子,你有没有当皇帝的潜能,然而之前提到的收留过刘备的人最后无一例外都领了盒饭。

当然也有幸存下来的,这两个人就是今后与刘备相爱相杀的曹操、孙权二人组。

蜀汉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1)

蜀汉后主 刘禅 艺术形象

不知从何时起,网上突然诞生了一个新的词语“网庙十哲”,网友们精挑细选出了他们心目中十位最伟大的人物,而我们的刘禅小朋友也在其中。

蜀汉灭亡后,刘禅与蜀汉大臣被迁往魏都洛阳居住。

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

宴会上,司马昭命美人跳起蜀舞,季汉大臣回想起了亡国之殇,无不流下了悲愤的泪水,反观刘禅却看得津津有味。

司马昭问刘禅:

安乐公,颇思蜀否?

刘禅答:

此间乐,不思蜀也。

司马昭在心中窃喜: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就算是我一个王者也带不动你这个青铜,何况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黄金呢?

翻阅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刘禅并非一个昏君、暴君,但也谈不上是一个明君。

我想“无为之君”是对刘禅最准确的评价,不过请注意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指无为而治,而是字面意思,没有作为。

刘禅在位40年,横跨整个三国的前中期,季汉在他手里没有变强变富,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对比同时期的帝王,

魏明帝曹叡对外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对内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

吴景帝孙休除权臣,颁良制,惠百姓,创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立五经博士。

在这样的环境下,季汉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追封):老板,你这瓜保熟吗?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2)

孙坚 艺术形象

孙坚或许并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会成为东吴政权的老祖宗,他没有想过僭越,也没有想过称王称帝,他是那个时代里为数不多忠于朝廷的人,他和伏完、荀彧、孔融等人一样,永远热爱着大汉江山,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

孙坚号称自己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但他的父亲孙钟其实就是个卖瓜的。

至于瓜农孙钟卖的是什么瓜咱也不知道,咱也问不到他本人,反正不是刘华强劈的瓜,因为西瓜是五代时期才传入中国的。

孙坚身强体壮,单挑十个都不是问题,会稽之乱、黄巾之乱、凉州之乱、长沙之乱、零陵之乱全被孙坚平定了。

接下来,孙坚又加入了讨董联盟,先后斩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和华雄,击败董卓和他的好大儿吕布,之后更是在洛阳城内发现了消失多年的传国玉玺。

注意:华雄不是关羽砍的。

孙坚虽然在讨伐刘表的过程中遭遇偷袭,孙坚大意了,没有闪,

但是,

在不久的将来,他的两个儿子将谱写更大的辉煌。

长沙桓王孙策(追封):孙权,你怎么也不讲武德?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3)

孙策 艺术形象

讲道理,孙策虽然不是皇帝,也没有被孙权追封为皇帝,但我还是打算介绍一下孙策。

面对父亲的溘然离世,孙策没有被击垮,他反而认清了现实

孙策认为他的父亲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缺少一个强大的后台。

袁绍,四世三公;

曹操,官宦世家;

刘备,汉室后裔……

倘若你有一个强大的后台,天下诸侯有谁会不听你话呢?

当然,孙策不可能谎称自己是四世三公、官宦世家、汉室后裔,

一方面,这东西是祖上传下来的,想改也改不了;

另一方面,说出去也没人会信,大家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彼此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

谁能去充当孙策的后台呢?

孙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当今的皇上,汉献帝刘协,孙策决定挟天子以令诸侯

正好最近曹操和袁绍两人在官渡约架,孙策可以趁此机会从许昌劫走汉献帝。

有人说,这事如果成功了,便不会有后面的三国。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在这万分重要的节骨眼上,孙策遭人暗杀。

我们不得不承认,孙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他在历史长河留下了自己不朽的神话。

现在,孙策将家族的命运交到另外新的年轻人手里,这个人看起来其貌不扬,普普通通,但在不久的将来,他的名字将响彻三国。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不要再叫我孙十万了,求求了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4)

吴大帝 孙权 画像

很多人对于孙权的印象其实并不是很好,认为他只是一个不会打仗的败家子,带着十万大军却冲不过张辽的八百人。

但当我们仔细翻看史书时,我们就会发现孙权并没有那么不堪。

沔口之战,赤壁之战,南郡之战,皖城之战,荆州夺取战,夷陵之战,濡须坞水之战,石亭之战。

这一场场战役都是孙权用他的实力和智慧打赢的。

我们更需要明白的一点是,17岁继位的孙权需要面对的并非一个太平盛世,而是一个烂摊子,而孙权用他的政治智慧巧妙地制衡了江东各士族之间的矛盾,使吴国从一个五线小城市变成了一线大都市。

会稽王孙亮:哥们,我开玩笑的,您别当真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5)

孙亮 艺术形象

孙亮出生的时候跟别人很不一样,他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曾梦见有人将龙头授于自己,不久之后孙亮便出生了。

孙权当时年事已高年,对于老来得子一事而感到十分高兴,因此他特别疼爱这个孩子,不久之后孙亮便被立为皇太子。

孙权去世之前,给孙亮留下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诸葛恪和滕胤,让他们来辅佐这位即将继位的年轻新帝。

然而一山不如二虎,何况朝堂上并不止两只老虎。

诸葛恪独断专权,很快迎来了卫将军孙峻的不满,孙峻也是个狠人,他二话不说直接把诸葛恪给办了。

孙峻比起诸葛恪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回又变成了孙峻当起了权臣。

孙峻死后,他的堂弟孙綝又开始当起了权臣,独揽大权,他还顺便将滕胤给办了,整个朝堂俨然变成了孙綝的个人表演秀。

孙亮忍不了了,你们一个个有完没完了,他决定除掉孙綝。

然而孙亮低估了孙綝的实力,他没有将除掉孙綝,反而被孙綝赶下了皇位。

吴太宗景皇帝孙休:等会我们摔杯为号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6)

吴景帝 孙休 艺术形象

孙休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却并不是很高兴。

此时孙綝在朝堂上说话比他这个皇帝还要管用,他的权力已然膨胀到了极点,路人皆称孙綝有篡位之心,孙休此时正面临着和孙亮一样的命运———被赶下皇位。

孙休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和周围的人商议如何除掉孙綝。

这样的作法很危险,因为前朝皇帝孙亮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孙休明显比孙亮幸运得多,孙綝成功伏诛。

孙休总算是可以大展拳脚了。

去吧,孙休,书写属于你的辉煌。

吴文皇帝孙和(追封):伏诛我咋一下子当上了皇帝?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7)

孙和 艺术形象

随着孙权的长子、次子相继去世,孙权将他所有的爱你全都寄托在了老三孙和身上。

孙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史书记载,孙和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敬师长,让他来接自己的班绝对没问题。

《三国志》:好学下士,甚见称述。

但是孙和被立为太子很快就迎来了孙权的另一个儿子,鲁王孙霸的不满。

鲁王孙霸几乎买通了孙权身边所有的大臣,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对孙和进行百般构陷。

孙权对这位太子近来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他下令废黜孙和的太子之位,并先后将其软禁、流放。

孙和这辈子算是与皇位无缘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孙和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孙皓当上了皇帝,并追谥其为“吴文帝”。

东吴末帝孙皓:打人别打脸,打脸伤自尊

三国帝王排行榜(盘点三国的18帝王)(18)

孙皓 画像

在孙皓登基的前一年,蜀汉灭亡,而在他登基的第三年,魏晋禅让。

此时,司马家族距离统一天下的进度条已经走到了90%,距离东吴灭亡也只差那临门一脚。

现在只有吴国上下齐心协力才可能换来最后的一线生机。

然而吴国此时内部并不稳定,先是交趾发生叛乱,然后又是大臣谋反,更更要命的是,吴国皇帝孙皓在执政前期稍微做出点成绩来,后期就直接暴露出了本性,吃喝玩乐造,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是个妥妥的昏君。

终于,在孙皓继位的第15年,司马炎派大军兵分六路,直逼建业,孙皓一看大势已去,于是就下令像晋军投降,他效仿起了后主刘禅,在脖颈上挂上绳索,用羊车拉着一口棺材,跪在一旁迎接晋军。

历史小总结:

斜晖脉脉,红尘滚滚,多少历史人物,帝王将相,都随着三国乱世的终结而一并消散了。

对于司马氏最终能够统一天下,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武帝曹操有着雄才大略,文帝曹丕心思沉稳,明帝曹叡有勇有谋,昭烈帝刘备广施仁义,大帝孙权善于制衡。

这些人似乎都比司马家的皇帝强上了不老少,但是,请别忘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因此,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司马氏篡权窃国的行为,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应该是学会正视历史。

三国时代已然成为过去,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晋朝,别停下,去留下属于你的脚步。

好了,我是小小影子在努力,本篇文章到此结束。

点关注,不迷路,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