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转型蝶变(滨州市滨城区十大变化)

李荣新 张永滨 李苏

滨州转型蝶变(滨州市滨城区十大变化)(1)

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拓新路;

十年创新发展,奋楫扬帆逐浪高。

近年来,滨州市滨城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省委“十大创新”任务要求,落实市委“1 11868”工作体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合作共赢、绿色低碳、数字赋能、产业强区、共富共美等“六大战略”,统筹推进科技动能释放、协同开放发展、生态环境优化、信息技术融合、产业质效升级、幸福品质提升、共富共强领跑工程等“七大工程”,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区域大发展。

作为滨州市主城区,滨城区在加快更高水平富强滨州中心城区建设中迈出坚实步伐,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正阔步前行。

“十大变化”

“数”说时代答卷

“过去的十年,是滨城区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非凡十年,全区在党的建设、综合实力、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工业经济、创新活力、营商环境、城市品质、乡村振兴等10个方面实现飞跃,绘出新时代区域发展的新画卷。”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滨城区发展之路,滨城区委书记单纪亮说。

综合实力更加厚实。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滨城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强化“数据思维、能动思维”,聚焦“量幅比”,经济发展实现量和质的稳步提升。十年来,滨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83.7%,2021年达到535.3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016、21759元,是十年前的1.7倍、2.1倍。

工业经济持续壮大。滨城区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十年间,规上工业企业由72家增加到10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56家。有2家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6家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中裕科技创新入列“山东十年成果”,滨城区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区域股权挂牌企业24家,三元生物成为滨州市首家在创业板上市企业。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滨城区始终把改革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全面融入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十年来,全区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2家,省级52家,市级73家;同时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滨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滨城区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形成了“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浓厚氛围。十年来,全区市场主体由2012年的1.9万户增长到目前的10.7万户,市场主体更加活跃,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城市品质蝶变跃升。滨城区全力做好“四个环境”建设,实现绿环境更靓、居环境更优、车环境更畅、路环境更佳。十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64万平方米,北海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建成开放;累计改造城中村157个、老旧小区446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16个;创新“西瓜地图”等民生举措,切实改善市容及交通管理秩序。目前,济滨高铁已经开工、京沪高铁二线即将开工、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心城区的吸引力、服务力、带动力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提质提速。滨城区锚定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滨城人民,十年来,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三大”国字号园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65个市级扶贫重点村全部“摘帽”,1.4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年前的2.49:1缩小到现在的1.94:1。

生态环境稳定向好。滨城区坚持让绿色成为最亮眼的底色和最大的底气。十年来,按照“四水四定”原则,建设黄河中央生态公园,叫响“一条河、一座城、一处园”品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四减四增”行动。全面提标水和大气“两个指标”体系,实现“滨城蓝”指数更高,“水长清”底色更浓。

民生保障大幅增进。滨城区始终保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80%以上,加快实施各类民生工程。十年来,聚焦幼有所育,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7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9%;聚焦学有所教,新增学位3.79万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部清零,教育质量位居全市前列;聚焦劳有所得,十年来城镇新增就业6.7万人,总量位列全市第一;聚焦病有所医,开展国家级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创建,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聚焦老有所养,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国家试点工作,社保、医保、低保水平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社会治理精准高效。十年来,滨城区建成并运行全国一流的社会治理中心,实现十中心有机融合,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深入推进平安滨城、法治滨城建设,积极打造“两统一融”社会治理品牌,激发全域社会治理合力,全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一排底线”和“一组生态”更加稳固。

党的建设成效明显。滨城区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年来,围绕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构建四化联动考核体系,实施“双领双提”行动。抢抓省委组织部城市党建直接联系点良好机遇,打造嵌入式“红格里”党群服务站,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产业链党建新路径,城乡组织体系全面优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党员先锋力全面提升,滨城高质量发展的思维、路径、方法、作风加快形成。

交出“五张报表”

再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会‘干、算、报’,交出经济、生态、民生、平安、党建五张高水平报表,建成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主城区,在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中当先锋、做标兵。”在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滨城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单纪亮给出“答案”,描绘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聚焦夯基固本,交出高水平党建报表。滨城区坚持党建统领,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区域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中心城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事业强。

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今年以来,滨城区强力推进社区优化调整,全力推进“红色物业”“红色家园”建设,建成“红格里”网格党群服务站598个,覆盖率达92%,城市党建构建出基层治理新格局;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预算1亿元用作党建专项经费,坚持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三线结合”抓党建、夯基础,积极探索构建“142”工作体系,农村党建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探索开展“强基”“赋能”“暖新”“共治”四大行动,打造“向阳花之家”党建品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实现精准服务新突破。

未来发展,滨城区坚持党建统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从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办法,深入实施“双领双提”行动、“头雁领航”工程,推动党组织全覆盖;实施干部清单导航工程、干部一线淬炼工程、干部铸魂赋能工程,培优建强干部队伍;实施“百联工程”、新村融合工程、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党组织聚合力、引领力、服务力、发展力。

聚焦动能转换,交出高质量经济报表。滨城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彰显中心城区强劲的发展韧劲和蓬勃活力。

“走在前、开新局”,新旧动能转换激发高质量发展好势头。

滨城区坚持抓实产业这一发展“命脉”,大力实施GDP、规上工业产值倍增计划和财源建设“百千万”工程,推动滨化等4家企业上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放大中裕“好品山东”品牌价值效能,推进三元生物等企业上市“凤凰工程”,“工业强区、产业富区”势头更强。

未来发展,滨城区不断强化数据思维和能动思维,持续放大比较优势,用好工业产业基础优势、主城区服务业优势;突出服务市场主体,坚持围绕项目转、盯着数据干,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制度,做实项目沟通会商制度,建立金融惠企帮扶制度,健全高效便捷审批机制;延链补链招大引强,明确“谁来招”“招什么”“去哪招”“怎么招”,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企业品牌,通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攻坚突破细分领域、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做强国企品牌等培育地标企业、地标产业。

聚焦群众幸福,交出高标准民生报表。滨城区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区上下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民生有温度,发展才有底气。

让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滨城区全力改善“一老一小”生活,打造“惠润银龄、颐养滨城”服务品牌,持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力促进居民就业创业,至8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000余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80.62%;全力优化医疗卫生保障,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参保巩固提升计划;全力提升教体发展品质,通过省级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区验收,全省首个国家级未来学校实验区落户滨城,建设“十分钟”健身圈200余个。

未来发展,滨城区将始终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将民生实事理出来、惠民政策带下去、急难愁盼解决好、百姓满意提上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抓好沿黄优质小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重点项目,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聚焦环境提升,交出高颜值生态报表。作为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主战场,滨城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描绘“城市工笔画”,生态滨城实至名归。

滨城区聚力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样板”,先后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粮棉果蔬基地、全国水生态城市、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未来发展,滨城区将继续落实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开展黄河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沿黄生态廊道;着力塑造精美的城市生态,加快突破东区、改造提升老城区,持续提升绿环境、居环境、车环境、路环境,优化市容市貌,强化精细管理,对标对表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培植城市“软实力”。

聚焦综合治理,交出高水平平安报表。立足发展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滨城区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平安滨城,幸福美满。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抓严抓细重点人员摸排管控、核酸检测、医疗储备等工作,初步打造起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率先搭建“四源头三探头”疫情防控监管平台;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聚焦重点领域风险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38家,开展标准化提升全国试点企业15家,推动危险化学品领域企业实现智能化风险管控,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打赢平安建设巩固战,密织“全科大网格”。

未来发展,滨城区将继续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抓牢安全生产,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全科大网格”提质增效,用好区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做到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

解放思想立潮头,争先向前勇担当。

滨城区将不断向改革要办法,向创新找出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再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①秀美黄河楼扮靓城市

②三元生物成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

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小村庄办起采摘节

④中裕食品科技创新入列“山东十年成果”

⑤老有所养惠民生

⑥蓬勃发展的城市景象

摄影:李默 张丹 徐志强 赵利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