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至的俗语有哪些(夏至将至农谚夏至五月中)

文/农夫也疯狂

端午节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在端午节后面紧跟着一个节气,那就是夏至节,即24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夏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于夏至的解释是: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在汉代的时候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了,而在宋朝的时候甚至会文武百官放假三天。这个在宋代《文昌杂录》中就有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在过去有些地方还有在夏至节气祭祖的习俗。那今年夏至节气是哪一天呢?农谚“夏至五月中,多雨又多风”是啥意思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关于夏至的俗语有哪些(夏至将至农谚夏至五月中)(1)

夏至和冬至是对应的,其也是反映季节变换的重要节气,古人通过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夏至节气,据说这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在夏至节气这天,太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因此这一天也是北半球各地中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并且是越往北则白昼的时间越长。从这一天以后白昼时间就要开始缩短了,而夜晚时间逐渐增长。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道理。

关于夏至的俗语有哪些(夏至将至农谚夏至五月中)(2)

夏至节气在公历的时间比较固定,在每年的6月21-22日。我们都知道冬九九歌,从冬至这天开始就要开始数九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就结束了。其实在夏至节气这天开始,也开始数九了,那就是《夏九九》,只不过《夏九九》没有《冬九九》传播广,因此很少被人所知道而已。随着夏至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盛夏已经开始了,在后面的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炎热。这里我们可以从夏九九歌就能明显看出来:

关于夏至的俗语有哪些(夏至将至农谚夏至五月中)(3)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了解了这些,我们来了解一下农谚“夏至五月中,多雨又多风”。夏至是五月节,而其在农历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夏至节气在农历五月的上旬,有时候在农历五月的中旬,有些年份还会在农历五月的下旬,波动幅度还是比较大。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说在农历五月份的中旬夏至,那当年的雨水比较多,并且风也比较大,这样对于庄稼的生长是有点不利的。假如夏至在五月的上旬,那就是“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意思是说,夏至节气提前了,这样对于庄稼的生长不利,当年的粮食收成可能会歉收。而夏至如果在五月份的下旬,则秋季的时候粮食会迎来大丰收,因为“夏至五月后,馒头夹着肉”,预示着当年会五谷丰登,农民都能吃上肉夹馍!

关于夏至的俗语有哪些(夏至将至农谚夏至五月中)(4)

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九日。根据古人所总结的这句农谚来看,今年夏秋季的雨水不仅多,而且风还比较大,提醒农民要注意洪涝灾害。农村的这些农谚,都是古人长期观察之后经验的总结,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一定的局域性的,并不是全国各都适用的。同时气候也是变化无常的,就算是在今天依靠了高科技技术也不能准确预测。因此对于这些农谚,我们也仅仅是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也不能盲目的相信。毕竟时代不同了,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农民朋友们还是要相信科学,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哦,农夫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