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冰河期几月份(小冰河对于明朝的影响有多大)

当人们回顾明朝覆灭之前的一段历史时,往往会把焦点放在国家内部上,皇帝昏晕、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武将无能、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等这些都被人们反复提起。

当然,这些确实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小冰河期。

小冰河不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只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没有小冰河明朝也会亡,只是会晚一些罢了。

一个巨人,当他内力耗尽、摇摇欲坠时,小小的外力都可能将其击倒在地。

那么何为小冰河?

“小冰河”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太阳活动减弱,地壳运动,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冷,气温大幅度下降,大量的动植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灭亡。

明朝小冰河期几月份(小冰河对于明朝的影响有多大)(1)

面对寒冷,我们现代人可以用暖气,空调,电热毯等来取暖,最不济我们还能穿一身厚衣服窝家里避寒。在古代,避寒的手段并没有那么多,无非就是烧火烧炭多穿衣服,而且古代建筑物的防寒性也不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古代的一些穷苦百姓的生活条件不好,有的穷人家都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面对严寒很难熬得过去。而明朝小冰河时期总体气温比现在要低很多,最冷的时候广东地区下雪。

从竺可桢院士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并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

商末周初是第一次小冰河期,

汉末、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

唐末、五代、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

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发生的重大灾害往往更易引发社会危机, 导致重大农民起义的爆发。

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流离失所,各处逃荒。朝廷无法有效地赈济灾民,就渐渐的演变为流民,进一步成为流寇。

朝廷派军队镇压,只能将流寇打散,无法收编安抚,也不能像后世清军那样大肆屠杀。官兵一撤,流民还是没饭吃,自然又聚集在一起。如此循环,越来越多,更加难以剿灭。

就算剿灭了,国家往往也会伤筋动骨,比如汉末唐末,强如汉唐,在天灾的打击下,也是伤筋动骨。

除了寒冷之外,鼠疫和旱灾也随之而来,这些是小冰河时期带来的次生灾害。

明朝小冰河期几月份(小冰河对于明朝的影响有多大)(2)

气温降低首先造成了空前的大旱灾,随后旱灾又引来了蝗灾。特大蝗灾始于崇祯九年(1636),主要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及河南开封一带,随后开始不断扩散,到崇祯十一年时已形成东西上千公里、南北400-500公里的大灾区,并开始蔓延到长江流域和整个华北平原,直到崇祯十五年才结束。

明朝小冰河期几月份(小冰河对于明朝的影响有多大)(3)

大灾之后是大疫,由于人民大批逃荒,以及农民起义军的四处流窜,把恶性传染病,尤其是鼠疫病传播到全国各地,1641年出现“疫气大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崇祯十六年二月“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

邓拓先生做过统计,整个明朝276年,全境内共计发生各类天灾1011次,平均每年发生3.7次,尤其是明朝后期,天灾之密集、惨烈令人瞠目结舌,老百姓想过一年的安稳日子都成了奢望。

不仅给农业社会带来了灾难,甚至成为社会动荡乃至朝代更替的导火索。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粮食减产,为了改善处境,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南下,大范围的战乱让本就艰难地明朝轰然倒下。

小冰河是全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对世界其他地方影响也非常的大。

伏尔泰曾说:「17世纪是篡权者的时代,世界是抢劫、掠夺、胡作非为的大舞台。」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重认为,在明清易代的十七世纪中期,包括欧、亚、非、美洲在内的世界各地都共同经历了叛乱、起义、战争、政权垮台、国王丧命的历史现象。因此,明亡清兴只是十七世纪弥漫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危机。

英国历史学者霍布斯·鲍姆曾表示,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个经济衰退、粮食减产、死亡率上升、社会叛乱频发的时代,各国普遍迎来了危机,现今的史学界通常将这场危机称为「17世纪危机」。

对于普通人来说,17世纪是一个可怕的时代。如果你没有因为小冰河摧毁了你的庄稼而饿死,那么你可能会在众多战场上战死。

1640年英国发生内战,持续十年,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

1618神圣罗马帝国年开始了三十年战争,把欧洲主要国家都卷入其中,至1648年神圣罗马帝国损失了40%的人口,帝国走向彻底的分裂。

1613年,俄国的留里克王朝衰亡导致了十数年动荡后,罗曼诺夫王朝初建。

1648年法国爆发了多次内战,路易十四两次逃出首都。

明朝小冰河期几月份(小冰河对于明朝的影响有多大)(4)

图片翻译如下:

沙皇鲍里斯的所有活动和野心很快都被一场可怕的饥荒淹没了,这场饥荒可能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夺去了俄罗斯三分之一的人口,使该国大部分地区成为一片废墟。饥荒结束时,在许多俄国人眼里,沙皇鲍里斯的名声已经毁了。饥荒极大地削弱了新王朝的合法性,加深了俄罗斯不断发展的危机,是引发内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已经看到“小冰河期”是如何在16世纪第二次停顿期间造成俄罗斯的发展危机的。除了谷物长期低产量和人口对粮食供应日益增加的压力外,日益寒冷和不可靠的天气使农业生产下降到维持生计的水平,并导致越来越频繁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农奴制在16世纪90年代的发展使这种情况进一步复杂化,农奴制大大减少了农民手中剩余的农产品,从而使他们在歉收时期的安全保障更少。在16世纪末,最恶劣的天气降临北欧,正如早些时候提到的那样,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现代早期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叛乱密切相关。17世纪初的俄国遭受的苦难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在1601年的夏天,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凉爽多雨的天气持续了两个多月。早在7月底,俄罗斯部分地区就遭受了地震袭击

八月,一场严重的霜冻杀死了许多尚未成熟的庄稼

一年四季,秋高气扬的栽植,做成了冻的或发芽。1601年底,食物短缺开始,政府被迫采取紧急措施。

更糟糕的是,1601-2年的冬天非常寒冷。

然后真正的灾难来了;许多春季谷物还没成熟就被可怕的霜冻毁了。那时,许多农民缺乏足够的旧谷物来重新播种,而俄罗斯中部的仲夏霜冻和大雪摧毁了大部分已经种植的谷物。

1602年可怕的饥荒降临在这片土地上。食品价格飙升至饥荒前水平的25倍甚至更高,许多饥饿的人再也负担不起这个价格。他们很快就沦落到吃狗、猫和其他教会禁止的“不洁”食物。许多人还吃干草、草、树皮和根。饥荒的恐怖是压倒性的:有大规模的饥饿和广泛的报告食人。尸体堆积在路边,被野兽啃过。

明朝小冰河期几月份(小冰河对于明朝的影响有多大)(5)

图片翻译如下:

在德意志帝国内部,情况非常糟糕。几十年来,恶劣的冬天和歉收造成了短缺、疾病和焦虑。农村和城市的动荡普遍存在。对女巫的迫害只是社会承受巨大压力的最显著症状。忏悔的仇恨很普遍。”天主教和加尔文主义的积极分子以毫无节制的偏执相对抗。对许多加尔文主义者来说,所有的天主教徒都在“嗜血的耶稣会士”的控制下,他们的领袖正在与马德里和罗马结盟,建立一个普世的君主制。对许多天主教徒来说,所有的新教徒——甚至路德教的忠实信徒——都处于危险的加尔文主义者的控制之下,他们是魔鬼的代理人,旨在消灭天主教信仰,把皇帝和所有的阶层都置于加尔文主义者的统治之下,加尔文主义者是马基雅维里的无情和不负责任的继承人。忏悔的分裂,特别是由此产生的跨越分裂的婚姻禁忌,破坏了德国上层贵族的传统团结。

德意志帝国的整个政治体系似乎瘫痪了。鲁道夫二世和马提亚斯多年的软弱和胆怯的政府削弱了国王的权威。帝国司法系统陷入停顿,无法理解1555年的和解条款。国会也如此分裂,以至于召集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1606年土耳其的威胁减弱了,这使得帝国失去了政治纪律的重要工具。与德意志帝国的精神和所有传统相违背,许多人认为,武装联盟的形成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内战的前奏。

明朝小冰河期几月份(小冰河对于明朝的影响有多大)(6)

国宇航局(NASA)在2018年通过对太阳的观测发现,太阳表面的黑子数量持续变少,这意味着太阳活动在减弱。一项研究[1]预测,太阳活动最早将会在2020年开始大幅下降7%,并一直持续到2050年,地球将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工业社会了,小冰河时期到来,我们也不会像古代那样艰难了。

再仔细想想,估计南方人民会沉浸在玩雪的欢乐祥和氛围中不能自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