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100年,一路走来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辈,有那么多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事迹。

让我们一起走进广州的红色地标,从这些历史建筑里领略他们的时代风采。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

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至少4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

不久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

改扩建后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建筑面积从818平方米增加至2305平方米,历史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等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

1923年6月12日至6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纪念馆内的陈列展览生动展现了这次大会的历史背景、召开过程、重大成果与深远影响。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4)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5)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6)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7)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开展全国农民运动。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8)

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周恩来、萧楚女、彭湃、恽代英等共产党员任教员。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9)

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员,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革命斗争。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0)

学员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农讲所旧址这一古老建筑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这一革命旧址的修缮复原和宣传教育工作。1953年,建立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周恩来亲自为旧址题名。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2)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位于海珠区滨江西路230号,大楼于1920年建成。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3)

整个旧址由南北两幢建筑组成,北面的西式混凝土建筑是当年广东机器工会会所,楼前的花园直通珠江边;南面的大礼堂是当年召开“一劳大”的会场,中式金字顶砖木结构,由旧仓库改建而成。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4)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之后,这栋建筑幸运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火,颇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5)

为传承和活化这栋老建筑,在修复过程中保留了旧址的原木旋转楼梯、窄窄长廊、老旧方格地砖、西式壁炉等民国建筑元素。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6)

目前,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已被确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7)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成立,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和见证。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8)

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被誉为“将帅的摇篮”。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19)

无数青年学子在这里淬炼,经受严格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他们从军校走向东征、北伐、抗日的战场,为反对帝国主义、统一中国建立了彪炳青史的赫赫战功,用生命和鲜血培育了以“爱国、团结、奋斗”为核心的黄埔精神。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0)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和帮助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军校建立后,大批共产党人还积极参与军校的办学工作,尤其是政治教育。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1)

通过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也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并投身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2)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开创的政治教育模式,后来被逐步推行到中国的军队中去,对整个中国军队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3)

广州起义纪念馆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的领导人包括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周文雍等。起义建立了人民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经过3天血战,广东省委书记、起义总指挥张太雷和数名革命者牺牲。

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对“广州起义”基本陈列进行了重点展项提升改造。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5)

在展览序厅,一条被点亮的“飘动”的红布带,似乎带领观众沿着时光隧道走进广州起义。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6)

“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场景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城市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7)

“广州起义”基本陈列提升后,通过多媒体声光电手段的加入,大大增强了观展的体验感、参与感和仪式感,让历史与它所蕴含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传递。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8)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为了让人们永远缅怀广州起义的丰功伟绩,1954年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修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29)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园内的建筑上铭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叶剑英等的亲笔题词。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0)

陵墓大道宽阔,两旁苍松翠柏,其间20个花坛红花吐艳,气魄宏伟,庄严肃穆。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1)

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

在文明路和德政中路交界处路口的西边20米处,有一座四栋相连的三层骑楼,90多年前,它的一楼也是小食店,而楼上办公的是中共广东区委等当时未公开的秘密组织。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2)

中共广东区委在这里领导着革命斗争,也是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地方“纪委”——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3)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4)

最初,中共广东支部及中共广东区委的活动地点设在杨家祠。后来,因革命需要,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转移至文明路,即今文明路194~200号这栋小楼里。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5)

因为当时党的机关没有公开,于是用了“管东渠”这个名字向警察局登记,谐音“广东区”,后来“管东渠”就成了广东区委的代号。

当年,这座四栋相连的三层骑楼,一楼从左到右分别为住宅、生草药店、小食店和鞋店。二、三楼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和青年团广东区委员会办公的地方。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6)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7)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广州市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

从喧闹的中山三路转入东皋大道,周围僻静了许多。沿着东皋大道走,一路有好几处历史建筑,而在礼兴街路口的墙上挂着一块显眼的牌子,上面写着“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馆(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8)

在这座宽敞、幽静的大院中,有一幢米黄色的楼房。

在大革命时期,它曾经是广东80万农会会员的战斗指挥部——广东省农民协会的所在地。至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前,省农会以此为大本营,率领全省农民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39)

1926年初,中共广东区委曾在这里举办党员训练班,培养革命骨干。中共广东区委每周在礼堂举办报告会,由陈延年、周恩来、恽代英、张太雷、彭湃等人作形势报告和军事运动、农民运动报告。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40)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曾长期作为教育场地使用,这也是广州首个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教育馆。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41)

广州红色文化收藏(追寻广州这些红色)(42)

来源丨爱游广州、新快报、广东发布、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越秀光塔、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越秀发布、南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