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雅专辑离别(萧雅的故乡情萧雅属于宝应)

萧雅的故乡情

文/梁鼎成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头……”

萧雅专辑离别(萧雅的故乡情萧雅属于宝应)(1)

20世纪80年代,这首优美动听的女声独唱曾风靡全国。那清淳浓郁的嗓音,那深沉激越的气声,唱出令人荡气回肠心醉神迷的旋律,使我久久难以释怀。从银屏字幕的显示看出,演唱者名叫萧雅。虽一睹其俊美的形象,但不知道她是何方人士,怎样的生平?不久,央视播出余雍和先生的电视连续剧《上海人家》,因为我与作者在扬州梅岭会过面,便成为该剧的观众。在聆听片头歌时,那熟悉的歌声又在耳畔响起。是谁?她是谁?我首先想到的是萧雅。结果真的是她!我曾多年从事戏曲音乐工作,出于长期形成的审美喜好,我喜欢上了这美妙的歌声,想起唐诗《赠花卿》中的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但不含讥讽之意)。

萧雅专辑离别(萧雅的故乡情萧雅属于宝应)(2)

有一回,从宝应县政协文史资料看到对萧雅的介绍,喜出望外。细阅之后,才晓得她是宝应朱家后裔,随其母朱士英女士回乡省亲,受到热情接待。几年后她又回宝应,我不但近距离地见到了她,而且还和她同桌共进晚餐,并亲耳聆听了她当场演唱的那首成名曲《月亮走,我也走》。那是无伴奏清唱,原汁原味,真情实感,动听极了!多喝了几杯也不觉得。

萧雅本名朱剑玫,1963年出生于宝应,老家原在大众电影院对面,叶挺路和痘神庙街交汇处的西边第一户。她母亲在朱家辈份较长,按排行与晚清名臣吏部天官朱士彦同辈。她的嫡堂姐是县职业学校女校长朱静的母亲原县政协委员朱成范。因为我儿梁军与朱静及其弟有同窗之谊,交往多年等原因,所以,萧雅陪同其母回宝之时,便得到与这位戏歌两栖明星接近的机会。记得那天,我陪同她拜会了时任文化局长王振海先生,参观了周恩来少年读书处等文化设施,并几次合影留念。

萧雅专辑离别(萧雅的故乡情萧雅属于宝应)(3)

萧雅于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越剧班。同年进上海市虹口越剧团任生行演员。在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亲自指导下,主演《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等剧,并运用尹派艺术,主演《一支梅》等10多部新戏,有的被拍摄成电视戏曲艺术片,其中《玉蜻蜓》荣获第15届飞天奖。在获得华东六省一市戏曲演员通俗歌曲大奖赛特等奖后,应邀在歌剧《与我同行》中担任女主角。接着由她主演的《呼伦贝尔情》又荣获全国民族音乐风光片特等奖。她把唱歌的气声、轻声和美声唱法揉进尹派唱腔,形成了更富表现力,增添清新感的独特演唱风格。

2001年,萧雅应邀赴上海越剧院主演《早春二月》获得成功。为适应戏曲表演艺术团体改造的需要,她领风气之先,于2002年成立萧雅艺术工作室,同时,举办慈善演唱会,设立慈善基金,帮助生活困难的老演员和寒门学子,在上海戏剧界和全国越剧界引起很大反响。接着,用民营公司“以戏养人”的新型动作模式,排演了原创越剧《状元未了情》。该剧在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成功后,北上南下千里行,英国BBC广播公司和中国央视采风组一路跟踪报道。后进京参演北京国际戏剧节,受到一致好评,中央领导同志登台表示祝贺。次年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萧雅专辑离别(萧雅的故乡情萧雅属于宝应)(4)

2010年秋,萧雅载誉回乡,在宝淮影剧场隆重上演《状元未了情》。千余观众和领导济济一堂,共同欣赏这位扮相俊美、功底深厚、风度潇洒、唱腔柔美的宝应朱姓女儿的精彩表演,都为家乡出了这样声名卓著的表演艺术家而欣喜和自豪。剧终后萧雅重新登台,用地地道道的宝应话问候家乡的父老乡亲,并演唱淮剧《白蛇传•断桥》中的经典唱段《自从去到金山后》,进一步表达对故土的热恋和感恩之情。

2012年,萧雅又一次荣获梅花奖。梅开二度,是一个奇迹,说明她的演唱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今在新华书店音像制品商店,和一些小商贩的店面或小摊子上,都能见到萧雅表演多种剧目的碟片。她多次应邀参加春晚和元宵文艺晚会。打开电视机,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表演,聆听她那独具特色的越剧唱腔。萧雅属于宝应,属于上海,属于中国!归根结底地说:是宝应朱家开出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香透了神州大地,香遍了华人世界!

来源:宝应杂志|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2018年8月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