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今天,评价一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君子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君子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君子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今天,评价一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这句话出自元好问悼念友人的《四哀诗·李钦叔》。李钦叔,金朝人,是贞祐三年(1215年)状元,死于国难,时年42岁。其最为人称道的不是才学,而是勇于任事、忠于社稷、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清代曾国藩也认为,为官从政者在其位不谋其政,避事而不积极干事,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

《后汉书·虞诩传》中记载:东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叛匪连年聚众作乱,攻杀县吏,州郡无法平定。大将军邓骘便命虞诩作朝歌县官。当虞诩的故人旧友都替他担忧时,他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古往今来,庸碌无为的官员往往为世人所不齿,而勇于担当者则被广为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舍生取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为了国家民族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的担当精神。

今天,评价一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责任担当,重于泰山。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避事”不干事,“躲事”不问事,都是不可取的。现实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在干部队伍中并不鲜见,有的还十分突出。如,有的干部庸庸碌碌混日子,面对歪风邪气就视而不见,见到困难矛盾就退避三舍,遇到事故责任就推诿扯皮。为官不为,与纪晓岚笔下木雕泥塑的“公堂木偶”有什么差别?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靠的是信念,讲的是付出,比的是智慧,拼的是定力。面对复兴伟业、时代重任,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强化避事平生耻、无功即是过的观念,勇于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争做“劲草”“真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