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

葫芦娃电影jinrongdushenv

文 | 四娃

观众朋友一直以来都对国产抗日剧充满了戒心甚至多半会脱口而出“神剧”二字,毕竟发生在7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在前有商业利益而后有审查威逼的文化环境下,诸如空手接枪子裤裆藏雷等不畏艰险的牺牲似乎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点,甚至不论是否喜剧都多半走的都是「虎口脱险」的荒诞路线甚至呈现出来的面貌往往背离那场战争的实况很远。不过港台的抗日剧似乎不多也可以说因为没有鲜明的冲突和人物让导演们很难找到突破点,而这部融入了香港元素和文艺气息的「明月几时有」则在突破的基础上又刷新了只有手撕鬼子和敌我对立的抗日题材局限。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

但现实情况是这部从名字到主创都没有太多黑点的电影却呈现了评价两极分化的局面,有赞美导演许鞍华女性主义视角和风格化的美学者,也有有批评之声称其冗长无趣且剪辑混乱,甚至不少朋友认为片名的文艺调性多少会有些不合时宜,毕竟在生死存亡的抗战时期应该念些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或是气壮山河的豪放派诗词。而影片虽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出现在“国产保护月”,却也因前有大场面的“虎狼”后有流量明星的“追兵”且被归为相对小众的文艺片而使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从的豆瓣评分从6.7缓慢爬升到7.1来看它并不是烂片,但也的确是部优点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影。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2)

叶德娴的演技堪称定海神针

华语影坛中的女导演相比男导演显然更能把握女性线条的表达与输出而让其成绩斐然,张艾嘉喜欢聚焦女性的婉约心事,张婉婷则喜欢用梦幻的笔触触碰都市情欲。但相比其他女性导演迫不及待祭出的女权主义大旗而言,总是有着冷静客观且对女性描写看不出鲜明好恶的许鞍华则更擅长通过大时代背景来把普通人的粗茶淡饭拍得有滋有味,比如年过半百的普通老妇,相依为命的母女,救世人出水火的乱世英雄以及为爱受苦寒的萧红。此人收获五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三次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香港金像奖史上获奖最多的三个导演之一。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3)

许鞍华在本片中有意选择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这样有历史情怀的题材作为蓝本,并延续了描写小人物人情冷暖和生活褶皱并用温情熨平的惯用风格,甚至整套戏中充满的许式特色和女性视角都与此前同样有独特文艺气质的「玉观音」「桃姐」异曲同工。然而此部新作却也有着与以往作品不同的一面,本片中的女性在那个男性主导界定以及支配女性的乱世中同样有着超乎想象的坚毅,但并不似「天水围的日与夜」中丧父后依然面对生活的贵姐,也不是「女人四十」中和丈夫扶持前进的阿娥,更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穿着针织红泳衣也要进游泳池相差甚远,而是摸索出了一份充满血性且从未展现过的杀气腾腾。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4)

当然,在关注底层老百姓到绿林好汉以及中国人与日本人依靠与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之时,老中青三代兼具实力与偶像的主演阵容也让看不见硝烟的演技比拼成了本片不小的亮点。华语电影界唯一包揽两岸三地最高电影奖项(即金马、金像、金鸡、百花、亚洲影后)的周迅在本片中饰演了偏爱茅盾诗词而后成为地下党成员的方姑,此人多次与香港导演合作而其表演自带的魅力及感染力也得到众多导演赏识及影迷朋友的肯定。然而本片中的周迅虽然演技依旧炉火纯青,却也因年龄和地域差距让其在出演年仅22岁的抗日女英雄时多少有些吃力和出戏,甚至因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桥段而造成最值得塑造的人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5)

相比而言,从奶油小生到实力偶像兼备的彭于晏演绎的严肃中带有幽默的东江英雄“刘黑仔”倒是演技始终在线,此人凭借「基因决定我爱你」入围台湾第44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并因在电视剧「我只在乎你」「我在垦丁天气晴」的出色表现先后入围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男配、男主角奖。然而同为男主演且凭借「花千骨」中白子画一角获得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的霍建华,在本片中饰演的李锦荣一角则遭到了不少吐槽。不知道究竟是鸡肋一般角色的发挥部分本就不多还是老干部演惯了电视剧并沿用了花瓶式的演技,但他和大佐吟诗的违和感以及面部表情的千篇一律着实成了本片的瑕疵。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6)

好在叶德娴饰演的堪称全片最大的亮点的方母为影片注入了一枚定海神针,此人因在刘德华主演的「法外情」系列之中扮演已届中年却被毁容而饱经劫难且处境坎坷的庙街妓女,而奠定了饰演社会最底层人物的位置甚至令她的演技受到广泛认同。比起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桃姐」中洗尽铅华和风轻云淡的气质,叶德娴在本片中则展现了小人物掩藏于市井烟火气下的侠义和执着。不论是求茅盾夫妇留下来不成后拿走米糕到表姐结婚时坚持撒米的市井气,还是得知女儿参加游击队后告诫“别坑队友”的坦然,甚至最后被日本人逮捕后坚持让小姑娘说不认识自己的坚韧都演出了味道,想必明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非她莫属了。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7)

2

周迅联手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

香港作为近代史上的边缘地区自《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很多时候便不再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甚至香港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也往往被绝大多数人忽略,于是导演许鞍华便以历史上不太为人所知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作为影片剧情的切入点。其实这类题材与同样讲述乱世浮萍的「太平轮」「三城记」都指向了同一个命题:离愁。而片名中的“明月”其实也代表了即便在战争时期也同样有自然而美好的东西存在的寓意,然而这些看似最简单且美好的东西很容易得到却也会被炮火摧毁。毕竟香港本身相对大陆来说安全很多也不会看到特别激烈的战斗,但实际上暗地里其实还是暗潮汹涌的。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8)

影片以发生在现代香港采访梁家辉饰演的当事人斌仔的回忆为一条线索串起七十年前的那段抗战故事,而另一条线则是香港抗战史上著名的“东江游击队”真实事迹和传奇女性方姑为代表的仁人志士的抗争故事。影片的开场因真实再现了发生于1942年“香港大营救”故事片段而显得波澜壮阔,据说香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当天也告沦陷并陷入800多名著名文化界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其中的局面。于是在日本军方一直搜捕左翼作家联盟之时,彭于晏饰演的短枪队长刘黑仔也在奉命执行包括梁漱溟、邹韬奋、胡绳、茅盾、何香凝、柳亚子、夏衍在内名人墨客的营救计划,而对于观众来说既是一场认脸游戏又天然带有悬念紧张感。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9)

倘若影片就此线索拍下去无疑也会是部好看的电影,不过故事在大营救成功之后却“话锋一转”改为讲述营救英雄刘黑仔以及协助营救的爱国女青年方姑的故事。当然这两位参与营救文化人士的人物在历史中确有其人,刘黑仔的原型是参与了“省港大营救”的刘锦进,据说此人的确有着直接扮成敌探击毙汉奸特务队长肖九如,化装成日军小部队活捉日军特务东条正之大佐以及设计消灭日军多名密探特工的行动,难怪彭于晏在本片中有种开了挂的嫌疑。而周迅饰演的方姑的原型则是同样被奉为传奇英雄的曾任香港抗日游击队队长兼指导员的孔秀芳,不过本片把她设计成了喜爱矛盾诗词的文艺女青年,且因通过拯救行动逐渐萌生的爱国意识而同意神枪手刘黑仔加入革命组织的邀请。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0)

而与投身革命洪流中很快凭着胆大机灵和聪慧成为港九市区二中队队长的方姑每日负责信息传递和宣传的工作相比,霍建华饰演的曾是方姑青梅竹马李锦荣在与其分手后身处日军指挥部的卧底生活则显得尤为艰辛。他虽因懂得中国诗词并对饮食有研究而深得日军首领偏爱,却也随时面临“数十下做不出关于月亮的诗词就拔枪杀你”的危险之中,甚至在负责传递消息时更是随时面临被曝光后命丧黄泉的命运。事实证明日本军的凶残程度远非你我能想象,当他得知李锦荣的背叛后竟效仿父亲成年礼上对自己的做法而用刀砍其腿部数刀,甚至并未履行放其一条生路的诺言反而一枪毙命。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1)

而本片中最深得人心的恐怕并不是从懵懂青年老师成长为游击队核心人物的方姑,不是从学校老师成长为深入敌后间谍并壮烈牺牲的李锦荣,也不是从街头小混混成长为游击队队长的刘黑仔,而是叶德娴饰演的方兰母亲这个充斥着农村妇女形象的配角。此人从开场时表现得很是自私甚至到处贪图小便宜的市侩小妇人,逐渐发展到发现女儿参加地下工作后默许担忧并在知道怎么也叫不回女儿时还毅然走上了和女儿一样的革命道路,甚至在面对即将来临的严刑拷打时仍然声音发颤的用“千万不要说你认识我”试图搭救同样被日军抓获的地下党小姑娘。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2)

当故事发展到方兰和刘黑仔两个人打算去宪兵大队营救被日军抓住的方母这个本该是全片最大高潮之时,影片却并未走上俗套的商业片中或有人牺牲展现英雄主义或在千钧一发之时上演大团圆的套路,而是另辟蹊径选择让方兰在知晓目前状况根本无法救出母亲甚至救援行动可能会让游击队付出全军覆没惨痛代价后,代替母亲做出了牺牲的决定并在背对镜头时不再伪装情绪而是崩溃失魂。好在牺牲并不是无意义而普通人用笨方法也能收获奇迹,影片的结局选择让地下党在香港的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爱在心头口难开”的刘黑仔也道别了方兰并接受了新的游击队行动。

抗战题材影片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影片最大胆的地方在于将宏大的抗日战争背景从被普通人抗战的故事和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中展现,导演也没有采用好莱坞式强逻辑的方式来强化戏剧冲突而让事件的关联性似有似无甚至人物的轨迹也稍显散漫混乱而被人诟病。不少认为影片很烂的朋友大多觉得电影在抗日背景下显得整体过于平缓而没有亮点可寻也没有记忆深刻的地方,结尾的仓促处理和主线的分支太多更让故事显得杂乱并与暑期档电影相比变得让人顿生无聊和困倦。但要清楚一点的是:影片引起观众如此强烈的“不适感”其实并不是导演的水平问题,而是来源于它的取材。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3)

其实影片有别于抗日片中让人心潮彭拜的打斗戏而稍显平淡的原因是它将背景放在了远离正面战场的香港,而这个远离大陆的地理位置和也决定了在这里不存在大规模的战役和激烈的战斗,而更多的是一种小规模且零星的游击抗争以及文化上的斗争与宣传。再者说来电影的角度也是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小人物对战争时的心态和生活写照来展现当时战争的大背景,但当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那种隐晦且属于常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开始展现时就势必会稍显不对味,甚至因与熟知的抗战历史完全不同而导致不少影迷朋友顿感困惑。或许这种属于新的地域故事,只有正确理解地方的差异后才能习惯本片中的别样视角吧。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4)

当然,影片除了方母身上从吝啬小气的房东到凛然大义英雄转变的亮点外,故事安排上没有特别清晰主线的缺点其实也间接让这部本身就稍显平淡的抗战片更为混乱。“香港大营救”的撤离行动与此后讲述的英雄故事差不多各占一半则显得影片没有侧重点,导演大概想要通过大篇幅刻画沈先生夫妇以及众多文人离港来托出穷乡僻壤之间小人物的生命力之强,但在四娃看来废笔较多反而冲散了主线而茅盾存在的唯一功能其实不过就是启蒙方姑加入地下党。以至于既想讲明白母女故事又想推出某种群像式素描的结果就是可能就是两部分都讲不好,甚至很多像方姑与男友感情的重点情节则变成了没下文的境地。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5)

「明月几时有」既不算写实也不够主旋律的故事,外加稍显混乱的叙事结构显然颠覆了大多数人心目中抗战片的形象,但这种“突破”又何尝不是香港抗战片在当下语境中最大的价值呢?无论电影的票房如何亦或是被多少大陆人不解,依旧应该庆幸许鞍华的坚持而让我们能在类型缺乏且浮躁的内地电影市场中看到这部风格化明显的影片。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电影全集(周迅彭于晏上演乱世风云)(1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除)

关注“葫芦娃电影”微信公众号

一起小打小闹吧!

gzb00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