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

农历正月初三,雨水

雨水清,春生碧

残雪破冰,草木抽芽

待山野笼上了烟雨润过的新绿

便到了年味最盛时

在闽南吃的年夜饭

总少不了一碗汁血淋漓的血蚶

食蚶肉,抛蚶壳

讨个口彩,祈求新一年的福运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3)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今年的雨水恰好遇上了年,万物似乎攒满了一整个冬日的劲,趁着日趋暖和,萌发一地葱茏的生机。不少街边的树上挂起了彩带灯笼,沿着回家的路走着,也映得人脸上红彤彤的,满是喜悦。

与年前人潮熙攘的街巷相比,城市里已见不到身背行囊赶路的归乡人了。在外奔波了整年,疲惫的游子终于回到家中,吃上父母做的饭菜,踏实地尝到了团圆的滋味。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4)

年前讨论起各家的年夜饭时,来自西南的同事第一次听说闽南餐桌上的血蚶以及丢蚶壳的习俗,惊奇了好一阵子。被点名问到的闽南人更是感到难以置信:“你们都没有吃过血蚶?咦?不是挺普通的么,过年家里一定都会吃的呀。”

闲谈中不禁想到,有多少家乡的食物,我们早已因为太过常见,逐渐淡忘了它们作为地方食物的独特,忽视了传统的年味,甚至于羡慕起别处美食的丰富。等离开了家乡,才慢慢惦记起那些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一层层地,便裹起了乡愁。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5)

闽南人常吃的血蚶又称作花蚶或泥蚶,壳面灰白且薄,表面布着锯齿状直棱纹路,似旧时屋顶的瓦楞。壳内蚶肉鲜红饱满,有汁似血,略微烹煮后鲜甜甘美,佐些温热的酒最佳。

到市场里买血蚶,比起洗刷干净的,更偏向于那些还沾着厚厚灰泥的。再仔细看壳瓣,若有微张开一条小口,露出血红的蚶肉,买到鲜活血蚶的几率便大了。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6)

人们多畏其血肉丰满,有同事初次见到血蚶,惊得摇头摆手,只觉场面血乎淋漓的,腥臭难忍。可对于嗜食血蚶的人而言,这一小口肉,鲜美更胜过海味山珍无数。

汪曾祺先生在《初访福建》中记录他在云霄吃蚶:

“我吃泥蚶,正是不加任何作料,剥开壳就进嘴的。我吃菜不多,每样只是夹几块尝尝味道,吃泥蚶则胃口大开,一大盘泥蚶叫我一个人吃了一小半,面前蚶壳堆成一座小丘,意犹未尽。”

丨 雨水 年味食单 丨

/ 烫血蚶 /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7)

丨食材丨

血蚶、蒜、姜、辣椒、香菜等

丨步骤丨

1/ 将新鲜血蚶在水中养上半日,待吐尽泥沙后刷洗干净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8)

2/ 锅中烧水呈蟹目状(八九分),下血蚶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9)

3/ 数七八秒,蚶壳张开前捞起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0)

4/ 葱姜切细,依照个人口味调制蘸酱即可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1)

烫血蚶看似简单,短短数秒的过程需一气呵成,全凭多年的经验与眼力。血蚶以六七分熟为最佳,起锅过早则蚶壳紧闭难开,且腥气过重;若起锅太迟,则血汁尽失,蚶肉枯黄干瘪,寡淡无味。

掰开烫好的血蚶,第一颗习惯不沾佐料一口嘬入。血红浓稠的汁水与嫩滑饱满的蚶肉在唇舌间滑过,带着柔和的海腥咸味,咬下口感微脆,不一会儿舌根回甘,便又咂着嘴掰起第二颗了。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2)

潮汕地区会将血蚶浸入酱油、醋与蒜辣拌的酱汁中,腌上一两日后食用,咸香脆嫩,又是另一种风味。《随园食单》中,还记载了取蚶肉入汤做羹的食方,吃法也更加考究些。

然而只有在家里的餐桌上,亲手掰开一颗颗血蚶,直吃得满手满嘴血色斑斑,再仔仔细细吮干净手上的血汁,似乎才更能感受到吃年夜饭的那份仪式感。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3)

丨 抛蚶壳的习俗 丨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4)

在古时,贝壳是人们交易物品时的货币。血蚶壳又形似簸箕,簸箕在闽南的传统中有着收纳聚财的意味。再加之蚶壳相摩的声音清脆,极似铜钱的声响,因此过年时食血蚶,总会堆满一桌蚶壳,寓意吉祥。

吃完年夜饭,便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了——大人将蚶壳仔细洗净,每人抓上一把,撒在床底或屋顶,叮当作响,嘴里一面念着,“蚶壳钱,赚大钱”。大年初五时再收拾扫起,希望来年可以兴旺生财。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5)

不知觉间

随着不时不食的味觉旅程

我们又馋着吃过了一年

你家的年夜饭上

是否也有如血蚶一般

独特的地方菜肴呢?

每一个节气到来时,中古厨房把当季的食材以文字与图像的方式传递分享。而这一次,沿着画笔落于纸上,我们将这份触手可及,能够留藏的食光印记,分享给你。

丨参 与 方 式丨

参与留言互动

告诉我们

你在这个节气里吃什么,怎么吃

我们将从微信与微博留言中

各选取5位朋友

在年后送出中古厨房 24节气明信片

/ 截止日期 /

2月21日18:00

除夕夜时,我们征集了来自不同故乡的年夜饭。

在征选的照片中,看着每一桌丰俭不一却同样用心的饭菜,仿佛也跟随着镜头,去到了来自大江南北的游子们各自魂牵梦萦的家乡。感谢每一位参与投稿的朋友们,也感谢每一位认真对待三餐饭食,不忘家味的人们。

一桌年夜饭,久等了。

闽西客家的年夜饭,白斩鸡白斩鸭是必备的,靠山吃山基本没有海鲜,只有一条红鲤鱼,预示年年有余,红红火火,还有一个必有的汤是冬笋猪肉汤。。@紫龄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6)

除夕,也是老妈生日,特别的年夜饭老爹亲自出马,我负责食材准备、食器支持,以及给老爹打下手。土鸡炖山药、荆州鱼糕、金华香肠爆脆笋、汕头牛丸煮青菜同步上桌,老妈评价“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真美” @云上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7)

坐标广州,喜欢什么做什么。 盐煎大虾:笑哈哈,烤鸭:全家团聚、红红火火,冰花煎饺:招财进宝,清蒸鱼:年年有余,梅菜扣肉:家肥屋润、团团圆圆,烤生蚝:过年一定豪! 酱牛肉:牛气冲天,潮式腌血蛤:财源滚滚!桂花糯米藕:甜甜蜜蜜@逆光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8)

四川。今年年夜饭的照例是一大桌子,家里人会提前一天就开始忙活,备好除夕晚上6点能准时开席。一整盘腊味拼盘,将辣的不辣的香肠和酱肉拼在一起,还有在外地吃不到的家常鱼和辣子兔的味道,最后再吃上两个刚刚蒸好的叶儿耙,是最满足的事。 @ssi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19)

广州的盆菜@海⭐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0)

厦门@miu~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1)

豫浙结合的一桌子菜@书祎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2)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3)

福建@陈雪洁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4)

山东@木丁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5)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6)

深圳,两个人的年夜饭 @汤阿汤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7)

重庆@小梅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8)

广西河池@狮子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29)

江苏人在浙江 @左咡

白蚶子怎样活得久(不时不食雨水年)(30)

入选的朋友们

可将地址私信中古君

我们将在年后寄出中古厨房小礼物一份

编辑|LING

插画丨肉肉

图文版权归中古厨房所有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中古厨房】微信后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