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蚯蚓的诗歌(蚯蚓的歌声每日好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诗歌网”

有关蚯蚓的诗歌(蚯蚓的歌声每日好诗)(1)

《蚯蚓的歌声》

作者:侯马

暗夜,蚯蚓用粪便建造了金字塔

这人类难以企及的精良的盾构机

它只有一个意念就是吞咽

它只保留一个器官就是肛肠

但是,当它在柏油马路上面临毒日

升起时水分消失殒命的危险

它依然把救援的手视为加害

蠕动的身躯竟然可以弹簧般跃起

它说沉默是金

它入土为安乐窝

它是不长胡须的法老

恐怖的双面双尾人

它可以但实际上不同自己做爱

但它绝对不能一分为二哪怕平均

它保留吸血家族的古老习性

为星球打工,替蛇还债

我的诗人兄长宋晓贤接受绰号蚯蚓

他最早告诉我说沉默是金

但我听到他一度以祈祷终究还是以梦为歌

我在秋夜大自然的合唱中分辨陌生之音

那把发声器官和裹尸布合为一体的正是蚯蚓

2013年10月5日

有关蚯蚓的诗歌(蚯蚓的歌声每日好诗)(2)

诗人简介:

侯马,1967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新绛县。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96年至199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律硕士学位。1980年代末开始现代汉语诗歌创作,1990年代在《一行》、《他们》、《葵》《诗参考》等诗刊发表诗作。九十年代诗歌代表人物。现居北京。

特邀专家点评

辛波斯卡写过一首关于海参的诗《自割》,“遇到危险,海参就把自己一分为二。/丢掉一个自己给饥饿的世界/留下另一个自己逃离。 它暴烈地把自己分割成毁亡和得救,/ 惩罚和酬赏,曾经和即将”。在这首诗的开端,令人惊异的是一种极其主观的认知是如何以客观的面目和音调出现的,诗人消失在海参里,或者说,从海参中诞生。《蚯蚓的歌声》,某种程度上让我想起辛波斯卡的这首《自割》,因为那种基于精确生物性分析和隐喻上的相似,但可能更主要的,却是因为一种表达方式上的相异。当我们把《自割》作为某种典范,或许会更清楚地意识到,《蚯蚓的歌声》是如何从有可能抵达的高度不自觉地滑落的:它太过直接的想表达自己的洞见,在这种情况下,蚯蚓消失了,消失在过于强烈的人类的歌声中,它过于强调它所是,在静态的字面而不是在词与词构成的行动中。

不过,作者有很好的汉语音律感,这多少挽救了这首诗,譬如“但是,当它在柏油马路上面临毒日 / 升起时水分消失殒命的危险”,这里面的断句就非常精妙,让“危险”从一个简单的宾语升格为某种余音绕梁。

特邀专家:张定浩

中国诗歌网 (www.zgshige.com)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是以建立“诗歌高地 诗人家园 ”为宗旨的官方互联网出版平台。设有品牌栏目“每日好诗”,每天推荐一首原创好诗,并邀请诗坛大咖点评。“每日好诗”稿酬500元。

点评专家名录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陈先发、曹宇翔、耿占春、顾建平、洪烛、霍俊明、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建春、刘向东、梁晓明、卢辉、罗振亚、莫真宝、荣光启、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西渡、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茱萸等。

栏目主持:孤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