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施工脚手架安全措施(安全管理-脚手架安全文明施工操作技术要求)

安全文明施工脚手架安全措施(安全管理-脚手架安全文明施工操作技术要求)(1)

脚手架安全文明搭设一般要求

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1)立杆间距一般不大于2.0m,立杆横距不大于1.5m,连墙杆不少于三步三跨,脚手架底层满铺一层固定的脚手板,作业层满铺脚手板,自作业层往下计,每隔12m必须满铺一层脚手板。

(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一步距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要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布局的1/3。顶层顶步立杆若采用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mm。

(3)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mm。

(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立杆应纵成线、横成方,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立杆接长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的两根立杆接头应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步架内。立杆下脚应设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水平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得超过全长的1/300。纵向水平杆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跨内。

(6)高度在20m以上的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必须用刚性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高度在20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钢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钢筋的柔性连墙杆。

(7)高层施工脚手架(高20m以上)在搭设过程中必须以15~18m为一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撑、挑、吊等分阶段将荷载卸到建筑物的技术措施。

(8)一字形、开口形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高度在20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用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

2. 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1)门式脚手架立杆离墙面净距不宜大于150mm,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2)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交叉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销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3)在门式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墙杆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处必须设置水平架。当门架搭设高度小于45m时,沿脚手架高度,水平架应至少两步一设;当门架搭设高度大于45m时,水平架应每步一设;无论脚手架多高,均应在脚手架转角处、端部及间断处的一个跨距范围内每步一设。

(4)水平架可由挂扣式脚手板或门架两侧设置的水平加固杆代替,在其设段层内成连续设置。当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除脚手架内侧交叉支撑时,应在其上方及下方设置水平架。

(5)当门式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门式脚手架外侧每隔1步设置一道连续水平加固杆,底部门架下端应加封门杆,门架的内、外侧设通长的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柱扣牢。

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搭设

(1)首层组装应在安装平台上进行,水平架及竖向主框架在两相邻附着支撑结构处的高差不大于20mm,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向装置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5‰和60mm,预留穿墙螺栓孔和预埋件应垂直于工程结构外表面,中心误差小于15mm。

(2)脚手架组装完毕,必须对各项安全保险装置、电气装置、升降动力设备、同步及荷载控制系统、附着支撑点的连接点等进行仔细检查,在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承载强度后,方可进行升降操作。

(3)升降操作前应解除所有妨碍架体升降的障碍和约束。升降时,严禁操作人员停留在架体上。特殊情况需要上人的,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4)脚手架的拆除必须按照专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拆除时严禁抛掷物件,拆下的材料及设备应及时检修保养,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予以报废。

(5)升降工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总指挥一人下达,但有异常时,任何人均可立即发出停止指令。

(6)架体长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严禁超载,严禁放置影响局部杆件安全的集中荷载,并应及时清理架体、设备及其他构配件上的垃圾和杂物。

其他附属设施安全文明安装要求

1. 安全网架设

(1)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高处临边架设或拆除安全网,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衣服、鞋子必须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2)作业应由作业班长或其指定的熟练人员指挥,并严格遵守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书面交底的要求作业。所用工具、材料必须有防止滑托及坠落的措施。

(3)挂设安全平网时,其作业点的上方及下方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遇有恶劣天气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架设作业。

(4)架设安全网作业使用的所有材料及材质,必须经过检查并符合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5)使用过一次以上的旧网调入其他工程使用,必须附原始记录及使用记录,并必须按规定进行耐冲击性能检验和耐贯穿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当使用单位无此项检验能力时,应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检验检测单位进行,检验记录应留档存查。对超出产品有效期限的旧网,不得投入使用,必须做报废处理。

(6)架设安全平网,应在拟架设楼层紧贴外墙面连续设置横杆一道,用以固定安全平网的里口。

(7)固定安全平网里、外口的横杆应采用搭接的方式接长。钢管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使用两个以上的旋转扣件扣牢;木、竹材料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m,绑扎不少于三道。

(8)支撑斜杆的设置间距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不应大于3.0m。支撑斜杆的下端应有牢固的固定措施。

(9)首层安全平网的安装高度,其网体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4m,与下方物体的距离应不小于3.0m。网的宽度不小于5m。

(10)安全立网的每根网绳都必须与支撑杆件系结。密目式安全立网的每个开眼环扣都必须穿入强度符合要求的纤维绳与支撑杆系结,或作网与网之间的连接;也可采用不小于14号的钢丝绑扎,但绑扎钢丝的端头应妥善处理,必须朝下并朝网体外侧。

(11)立网的边绳与支撑架体应贴紧。安全立网安装平面每道层间网的间距,不得大于10m。层间网及随层网安装时,网面宜外高里低,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15°。安装后的平网网面不宜绷得过紧,应有一定的松弛度,并使网片初始下垂的最低点与支撑架挑支杆件的距离不低于1.5m。层间网及随层网的安装宽度,推荐3.0m宽的平网安装后其水平投影宽度约为2.5m,可在斜支撑杆上设置水平拉杆,以控制支撑斜杆的角度计网面的松弛度。

(12)当密目式安全网安装在脚手架临边侧作封闭防护时,密目式安全立网应挂设在脚手架的内侧,网的边绳必须与下部脚手架纵向水平杆贴紧,与下部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间隙不得超过100mm。在水平方向上,网与网之间的连接必须紧密,不得留有缝隙。

(13)多张网连接使用时,两张网相邻部分应靠紧或重叠,并用与网体材料相同的连接绳连续地锁紧,不得漏锁或形成漏洞。

2. 坡道搭设

(1)脚手架运料坡道宽度不得小于1.5m,坡道坡度以1∶6(高∶长)为宜。人行坡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m,坡道坡度不得大于1∶3.5。

(2)立杆、纵向水平杆间距应与结构脚手架相适应,单独坡道的立杆、纵向水平杆间距不得超过1.5m。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1m,坡道宽度大于2m时,横向水平杆中间应加吊杆,并每隔1根立杆在吊杆下加绑托和八字戗。

(3)脚手板应铺严、铺牢。对头搭接时板端部分应用双向水平杆。搭接板的板端应搭过横向水平杆200mm,并用三角木填顺板头凸棱。斜坡道的脚手板应钉防滑条,防滑条厚度30mm,间距不得大于300mm。

(4)之字坡道的转弯处应搭设平台,平台面积应根据施工需要,但宽度不得小于1.5m。平台应绑剪刀撑或八字戗。

(5)坡道及平台必须绑两道护身栏杆和180mm高度的挡脚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